乌克兰战争,打破一个旧世界 | |
www.wforum.com | 2022-03-01 05:04:23 熊飞白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今天熊叔不想谈乌克兰战场形势了,没什么好谈的,一方顿兵城下,后勤拉垮,另一方士气旺盛,后援不断。胜负虽然未分,但克里姆林宫里那位大概心中有数了。 所以,普京祭出核讹诈,颇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如果他还有一点正常人类的良知,就别试图按那个按钮,否则他就要与希特勒之流并列,永世不得翻身。 熊叔写稿时,俄乌谈判已经开始,这样也好,现在不是乌克兰想着如何体面和平的问题,是俄罗斯要想想该如何收场。 昨天,熊叔注意到一个外交新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接纳乌克兰加入欧盟,她说:“归根结底,他们属于欧洲。他们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希望他们加入到我们中来。” 这个表态肯定不是冯德莱恩个人的表态,是欧盟27国内部协商过,取得的一致意见。 对于过去多年一直谋求加入欧盟的乌克兰来说,这是用血泪换来的资格,他们的不屈、顽强和坚忍不拔,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不仅如此,还有几件大事汇合在一起改变历史进程,德国重新武装;瑞士、瑞典、芬兰放弃中立态度或地位;俄罗斯重新成为西方主要对手,中或最赢。 总之又一个四十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就在乌克兰人的顽强抵抗中发生了。 泽连斯基(中)签署乌克兰加入欧盟申请。 01 乌克兰以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赢得全世界尊重 熊叔知道,很多人肯定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乌克兰加入欧盟是对俄罗斯的威胁,是西方挖墙角,是境外反俄势力亡俄之心不死的阴谋。 但熊叔要说,在双方撕破脸皮,打了一场战争的情况下,你还能指望乌克兰跟俄罗斯保持友好邻邦的关系吗? 况且,乌克兰大多数人希望加入欧盟并非一天两天了。 乌克兰在前苏联解体后于1991年独立,随后一直在推动加入北约和欧盟,但一直遭到俄罗斯强烈反对。 2004年,亲西方的尤先科在12月26日获得大选胜利,他一上台立即重申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愿望,但因条件并不成熟被欧盟拒绝。 2008年,在布加勒斯特峰会上,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准备宣布将接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在不远的时间加入北约,但在激怒俄罗斯之后,北约达成妥协,原则同意乌克兰最终将加入北约,但没有具体时间表。 2010年,乌克兰亲俄派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启动该国与俄罗斯和解的进程,同时仍然强调加速推动该国与欧盟的融合。 但是在2013年11月,迫于克里姆林宫压力,乌克兰总统在最后一刻拒绝了与欧盟签署协议,并重新启动与莫斯科之间的经济关系。从而导致在亚努科维奇政府被民众推翻。 2013年,乌克兰人民要求加入欧盟的集会。 可以说乌克兰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尝尽了苦头,老百姓就是一心想加入欧盟。 如今欧盟终于毫无顾忌地向乌克兰敞开了大门,乌克兰人几十年心心念念的目标终于达成了。 只是,乌克兰人民为此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 可能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昨天最大的新闻,是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新闻,比什么俄乌谈判,俄罗斯核讹诈都大得多。 欧盟是一个意见分歧很大的组织,难得的一致决定,要知道在此之前处在欧洲边缘地带的国家想进欧盟难比登天,如土耳其这样的北约成员仍然没法进入。 进入欧盟最直接的好处是获得经济援助、投资、金融、物流、人员流动等巨大利益,对国家经济会带来巨大的提升。 乌克兰为何那么想加入欧盟,实在是因为独立前作为前苏一员,经济上跛脚,军工、农业很发达,但有啥用呢,其他的工业能力严重缺乏。 军火生产出来能卖给谁?根本无法支撑经济发展,能源工业又被俄罗斯控制,乌克兰一直仰人鼻息,完全无法自主发展经济。 曾经生产出世界最大飞机A225的乌克兰,军工产业曾经很厉害。 对于经济长期不振的乌克兰来说,什么地理、政治都是假的,获得经济上的实惠,获得安全保障,改善人民生活是历任政府追求的目标,也因此造成了与俄罗斯越来越大的裂痕。 如今乌克兰人用一场卫国战争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未来,作为曾经与乌克兰有着相同命运的中国人,熊叔向他们致敬。 02 国际上进行了一场援助乌克兰的赛跑 记得熊叔在危机发生时,曾说过,普京的冒险是西方的绥靖造成的,但当战争一旦发生了,过去所有的绥靖,退缩都烟消云散了。 熊叔观察到一个情况,在战争开始时,欧美主流媒体包括但不限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BBC、CNN、美联社等,第一时间不是报道乌克兰的抵抗,而是把目标对准了乌克兰人逃离国家,波兰、匈牙利边境的难民潮。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是美国询问总统泽连斯基是否要离开基辅,被泽连斯基明确拒绝。 这些消息透露出一个意思,以北约、欧盟为首的国家大概率判断乌克兰会脆败,可能连制裁措施没出来就投降了。 所以从政府到媒体都没有料到,乌克兰能顶住俄罗斯的骄兵悍将,48小时,72小时,96小时,乌克兰人不屈不挠,仍在战斗。 这种顽强足以让世界动容,也彻底将欧美的绥靖打个粉碎。 纵然还有未爆炸的火箭,乌克兰人民还是从容地上街购物。 经过最初象征性的制裁后,从26日开始,西方世界突然强硬,首先是协调美元结算体系swift。 主要推动者是英国、波兰,英国挑头强烈主张把俄罗斯踢出swift,但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塞浦路斯等国态度暧昧。 接着乌克兰与波兰各个击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给意大利、匈牙利领导人打电话,并成功说服对方。 波兰总理特别跑到柏林与德国总理舒尔茨做说服工作,要说全欧洲谁在德国那最有牌面,非波兰莫属。众所周知,德国历史上对波兰做的那些破事,所以波兰总理出马成功说服德国。 最后几个障碍跨过,于是到了27号,国际结算组织宣布将大部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只留下少数几个银行进行能源交易。 踢出Swift曾是普京警告过的核弹级别的制裁,曾被认为是不可完成任务。 这个制裁一出,意义非凡,因为把俄罗斯金融系统剔除,会损害许多国家的利益,上述那几个态度犹疑的国家正因为利益勾连才一直从中作梗。 Swift是西方国家倒下的最大的骨牌,紧接着,大部分国家都进入了争相支援乌克兰的赛跑中。 一名乌克兰士兵背着一堆打空了的反坦克导弹发射器。 26日,美国表示向乌提供3.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接着拜登总统向参众两院提出给予60亿美元的大规模援助。 法国向乌克兰提供3亿美元援助资金,并承诺提供防御性武器。 27日,荷兰宣布向乌克兰援助500枚毒刺防控导弹。 比利时将提供2000挺机枪及弹药和3800吨燃料。 捷克共和国向乌克兰提供一批价值760万欧元的武器援助,包括枪支弹药。 爱沙尼亚为乌克兰提供的第二批标枪反坦克导弹,野战干粮和医疗设备。 丹麦虽然只向乌克兰支援2000件防弹背心和700个军用急救箱,但首相宣布允许志愿人员加入乌克兰的国际军团。同样允许的还有英国,外长特拉斯表示允许英国志愿兵参战。 28日,挪威宣布提供2.3亿美元的军事(非杀伤性武器)和经济援助。 葡萄牙也宣布为乌克兰提供包括枪支弹药、防弹背心在内的军火装备。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加拿大将向乌克兰运送反坦克武器系统和弹药。 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26日晚在推特上表示,欧盟将协助向乌克兰运送军事援助物资。稍后欧盟宣布准备动用的资金4亿5千万欧元,另外增加5千万欧元用以帮助乌克兰购买医疗用品。 欧盟还允许成员国的战斗机援助乌克兰,随即波兰、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原有的米格29战机飞往乌克兰。有消息称,美国承诺将向三国赠送库存F16战机填补空缺。 波兰空军的米格29。 最让人瞩目的援助来自于三个国家: 德国总理舒尔茨宣布,德国打破不向交战国输出杀伤性武器的政策,向乌克兰援助1000枚反坦克火箭和500枚防空导弹。 瑞典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和资金援助。其中包括5000个反坦克火箭筒,5000件防弹背心,5000个头盔,135000份野战口粮。价值总计4亿瑞典克朗(约合2.69亿人民币)。 芬兰先是在27日承诺提供防弹背心、头盔、卫生救护在内的物资,昨天又承诺为乌克兰援助杀伤性武器。 为何这三国的援助令人侧目呢,全因他们向来是奉行和平主义的国家,如今竟然打破过去一向传统,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是数十年没见过的。 而德国自二战之后,坚持和平主义,战争成为这个国家的政治不正确,德国人连谈论起战争都被按上纳粹嫌疑。德国政府也长期拒绝参与任何北约义务之外的战争,包括对参战国援助、出售武器。 此番德国、瑞典、芬兰这些国家打破一直以来的和平主义外交政策,意义极其深远。 德国总理舒尔茨在国会发表重整军备演说。 03 一场战争重塑国际形势 战争是最好的国际局势洗牌的工具,这五天时间,世界走完了三十年的路,从此以后,它将截然不同。 当柏林墙在上世纪90年代被推倒之后,北约失去了敌人苏联,欧美国家弹冠相庆,仿佛世界和平永久到来了。 在随后三十多年时间里,大部分国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像德国这样的世界大国,坦克数量只有244辆,萎缩到与新加坡一个量级的地步。 而另一边,冷战体系并没有完全结束,俄罗斯仍然固执地保守着周边一圈的所谓缓冲国,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等。 欧美国家也一而再再而三地绥靖、容忍俄罗斯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不断对格鲁吉亚、对乌克兰(克里米亚、乌东)动武。 如今,俄罗斯终于在绥靖纵容下因东扩问题上,公然对主权国家发动全面战争,这场战争也导致了冷战后世界局势的大洗牌。 熊叔的判断,主要影响有三点: 第一,这场战争即使俄罗斯取得胜利,欧美国家在安全威胁下,绥靖政策将走向式微。新的,类似于冷战的欧洲安全体系将建立。 瑞典、芬兰在二战后作为中立国,一直在北欧充当着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缓冲,既不得罪苏俄,也保持自己的和平。 前苏联解体,两个国家更加觉得没必要加入北约。 1939年,只有300万人口的芬兰与100万苏军打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冬季战争。 但乌克兰战争,就如一声惊雷,让两国如梦方醒,开始认真考虑是否加入北约的问题。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对两国发出邀请。 随即,俄国警告他们不要加入北约,否则将会采取报复措施。 这激起了瑞典和芬兰两国强烈反弹,他们回怼,加不加入北约是两国自己的事务,俄罗斯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连瑞典、芬兰都要威胁,要知道两国在欧美心中的地位肯定比乌克兰要高,俄罗斯这一招不仅没有起到喝阻的作用,还进一步把他们推向北约。 然后更大的惊讶还在后面,德国在援助乌克兰之后,总理舒尔茨宣布德国将重整军备,将在未来两年设置1000亿欧元的国防基金,德国军费将超过GDP2%+,德国GDP3.8万亿美元,也就是军费达到800亿美元。 为什么德国这个政策转变具有历史性意义?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德国战后的政策转变。 德国在二战后分裂成东西德,西德采取阿登纳路线融入西方加入北约,加入欧盟,与德法友好。 60年代社会民主党上台,开始了勃兰特的东方路线,对苏联势力缓和示好,提供经济援助。寄望于让东西德统一,但勃兰特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随后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奉行和平主义路线。特别是默克尔上台之后,德国与俄国建立紧密的经济和能源关系。 即便2008年俄国入侵格鲁吉亚,2014年俄国吞并克里米亚也未更改。甚至和法国一起斡旋俄乌签了明斯特协议,牺牲乌克兰利益绥靖俄国。 这一次,德国朝野经过四天对默克尔路线的批判反思之后,做出国防战略180度大转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 除此之外,德国还在讨论能源依赖问题,战时一开,德国立刻彻底搁置了北溪二号输油管。过去德国一再对俄罗斯绥靖,就是石油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供给。如今德国将重新检讨重开核电站,以及对石油煤炭等非清洁能源的使用。 川普曾多次敦促默克尔重新调整国防政策,但一直被对方拒绝。 过去十年美国一直让德国重整军备,承担更多安全义务,都没有成功,五天的战争却让德国转变。 不止如此,目前最新消息是,连万年中立的瑞士都加入了对俄罗斯的制裁之中,考虑冻结俄罗斯在瑞士银行的财产,要知道就连二战时,纳粹的资产也曾长期被中立国瑞士保护。这个表态,也是历史性事件。 熊叔要说,普沙皇一场赌国运的冒险,结束了德国自1945年以来的和平主义,结束了瑞典芬兰上百年的中立状态,结束了瑞士300年来的中立立场。 更重要的是让原来各怀鬼胎的欧美各国团结起来,结束了冷战以来西方的分歧——安全和价值观让位于全球化和重商主义。 所以熊叔才会说普京真是一条好汉,凭一己之力就能改变历史。 第二,俄罗斯此战之后,无论输赢都会继续滑落,经济走向衰退甚至崩溃,继而令已经无以为继的军事能力继续衰败下去,最终失去常规武力干涉周围国家的能力。 此次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仿佛是铁了心,已经体现出一种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试图推翻普京政权的企图。 无论西方国家的企图成功与否,俄罗斯本来已经很差的经济,将随着踢出swift,冻结资产,贸易制裁等措施进一步下滑。 俄罗斯人开始到银行提款,卢布一天内大幅贬值。 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将与我们的广东省越拉越远,这是毋庸置疑的。 经济规模缩小,将导致军事领域特别是常规军力继续衰败,俄罗斯将会把有限资源用于维护最后的底裤——核武器之上。 正如普京在走投无路时向世界发出核讹诈的信号,将成为这个垂垂老矣的帝国最后的尊严。 过去国内自媒体对俄罗斯军队各种吹嘘,战斗民族也好,世界唯一可与美国较量的军事力量也好。 一场战争,便将俄罗斯军队的外强中干展露无遗,日后俄罗斯周边的国家将不再害怕北极熊,这才是俄罗斯真正的噩梦。 第三,最后一个判断,俄罗斯将在可见的未来,将成为西方国家主要敌人。 乌克兰战争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世界大局的变化是非常微妙的,在可见的未来俄罗斯很有可能再度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头号敌人。 港真,各位认真思考一下,普京为何敢于赌国运,和过去几年的国际形势有着怎样的联系? 现在又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走到了面前,就如2001年美国进行反恐战争时,中国迎来了改开以后高速发展的时光,一举成为世界经济规模第二的大国。 假如再给中国10年,乃至二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呢? 改开让中国重新站上世界前列。 所以那些为普京欢呼雀跃的人们,应该再深入理解这场战争为中国带来了什么。而不是盲目地为某方叫好,应该真正站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思考问题。 现在预测战争胜负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的顽强已经赢得了世人尊重。 这让熊叔想起了70多年前,中国面对日寇入侵的铁蹄时的无助。那时,中国环顾世界,几乎没有任何盟友,实力之悬殊,外交之孤立比今天的乌克兰差远了。 但中国人民同样体现出了坚忍不拔,不畏牺牲的勇气,虽然我们一退再退,但死守一条原则,无论怎样,中国绝不投降。 这种勇气终于激起了全世界维护正义的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最后,胜利终归伟大的中国人民。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与君共勉之。 |
|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