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战略物资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战争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实践真理,战士上战场,无谓生死,却怕没有后勤物资保障用于武装力量作战。要知道现代战争是大规模的科技拼搏,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考验,想要撑起长久的规模战争,也就只有世界前十的经济强国才有资本,例如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的就是战争消耗物资的庞大输出。曾经,印度著名媒体展开了一个访问调查。假设“印度的总人口每人都捐100元,这些资金能撑起多久的现代战争”?答案很出乎意料,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并不认为能撑过久。
虽然印度人口基数大,有13亿,要是每人都出100美元支持战争,那么总额就达1300亿,这个数字很宏观,但却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听听印度专家的专业分析就知道了。
根据现代战争的作战因素来说,1300亿美元不值钱,只能支撑一段时间的战略物资,打不了大规模的现代战争,撑死也就一个月,为啥这样说呢?从美国这些年对中东发起的战争所用战物资金就明白,1300亿真的是小儿科,都不够几发弹药,只够一个月的物资储备。在上个世纪,42天的海湾战争中,美军耗费了六千多亿,如果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估计都得超万亿了吧。
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差点被战争拖垮,但其“以战养战”,强大的军火库能外贸回补资金。所以每年美国的军费支出非常的庞大,每年都保持在6千亿到8千亿之间,如果是参加有局部战争的话,这个费用就更庞大了。要是发生大规模战争,美国必定加大资金总额度,从伊拉克战争中就知道,美国动用了3万亿美元的军费支出。所以一旦发生战火,13亿人每人捐100元也不足以撑起,这个答案可能会令很多好战分子失望,但对于和平的世界发展趋势却有很大的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