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当年那么强大的美国,为什么没有打赢越南战争?
www.wforum.com | 2019-08-26 21:24:3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为什么正当国力鼎盛时期的美国,却连一个小小的越南都打不赢,在被誉为越南战争泥潭中被拖垮,最终仓皇撤出越南?

越南在1885年到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期间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世称“北越”。法国则扶植保大皇帝在南方建立了政权。

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进行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又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法国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控制西贡、河内等主要城市,但广大农村已经落在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游击队手中。1954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

图2:奠边府战役失败法军就此撤出越南

战事结束后,双方开始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谈判,1954年7月21日美国、苏联、法国、英国、中国、北越、南越、柬埔寨、老挝九国外长,达成协议,史称《日内瓦协定》。根据这一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十七度线为界实行分治,越南北部由胡志明统治,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

《日内瓦协定》的重点是:法国撤出越南,并承认越南、柬埔寨、老挝为独立国;以北纬十七度为界,分割南北越南;南北越为中立国家,不得与任何国家缔结军事同盟,不得进口军火,不得依附任何集团或国家;南北越在1956年7月以前实行普选,由普选的结果来统一全国。

按照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却没有举行。同时北方也没有同意进行选举。最后,美国和南北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半岛一样。

后来只有法国和北越签署了这个协议。法国撤出印支三国之后,美国为了阻止北越向南越扩张,全力支持吴廷琰(也有翻译为吴廷艳)在南越建立政权,1955年,吴廷琰在西贡发动政变推翻保大,建立越南共和国,也叫南越。

法国退出印度支那后,1955年1月起,美国将“美驻印支军事顾问团”改为“美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1954年至1959年平均派遣军事顾问650人。1960年上升到900人。1963年底,美国在南越的军事顾问和支援部队达16300人。

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1960年1月17日夜,槟椥省北越支持者首次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南越政府的一个据点。1960年12月2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并发布十点纲领,纲领号召成立一支人民的军队,推翻美国在越南南方的统治,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在南方实现独立民主、改善民生、和平中立,进而和平统一祖国。1961年2月15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把越南共和国境内各地的人民武装统一组成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从事游击战,事实上由越南劳动党南方局实施集中统一领导指挥。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称:“为确保自由的存在和自由的胜利,我们将付出任何代价,承受任何负担,应付任何艰难,支持任何朋友,反抗任何敌人。这些就是我们的保证——而且还有更多的保证。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最后,不论你们是美国公民还是其他国家的公民,你们应该要求我们,献出我们同样要求于你们的高度力量和牺牲。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可靠的奖赏,历史是我们行动的最终裁判……但我们知道,确切的说,上帝在尘世的工作必定是我们自己的工作。”

图3:肯尼迪总统决心介入越南战争

这标志着在美国主流民意推动下,肯尼迪政府将率领美国军队发动一场不宣而战的“特种战争”,一步步战争升级,把美国带入越战泥淖。

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吴廷琰政府,美国副总统林登·约翰逊访问西贡,与吴廷琰签署“联合公报”,派遣100名美军特种作战部队人员进入南越,开始特种作战试验,开启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美国的越南战争开始的标志。

随后美国又提出在“18个月内绥靖南越并在北越建立基地的‘斯特利计划’”。这场特种战争实质就是由美国提供财力与作战物资、由美国顾问指挥南越军队进行的战争。

1961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面。赫鲁晓夫肆意欺凌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使他在某些关键争端上向苏联让步。特别是柏林,那里大量的技术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鲁晓夫的恫吓行动步步升级;8月,柏林墙在一夜间修成,西柏林被东德封锁;9月,苏联恢复核试验。严峻的形势使肯尼迪认为,“如果美国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均势。”这时候中南半岛的冲突是当时冷战中唯一的热战。

肯尼迪和他的顾问很快决定,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共产主义的决心。同时认为,冲突最好遵循朝鲜模式,只局限在通过代理方使用常规武器,作为减轻两超级强权间直接核战争威胁的一种方式。

1961年10月,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赴南越实地研究派遣美军后续部队问题,提出一套“政治改革”方案,从而形成“斯特利—泰勒计划”:在南越内部,要在18个月内建立1.6万个“战略村”,控制农民,枯竭越共武装力量的人力物力来源;在南越外部,封锁南越与外界的联系,切断越南北方的支援。

图4:美军二战名将马克斯韦尔·泰勒

1961年末,美国开始增派军事顾问,深入西贡军队各级训练和指挥其作战。

1962年,中苏论战爆发,中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共运”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此都积极支持北越在南越发动的人民战争。

1962年2月,美国在西贡设立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负责特种战争指挥,大量向南越运入美军人员和作战物资。至1962年底,在越美军人数达到1.2万人,飞机约240架。

1963年1月10日,保罗·哈金斯总结1962年特种战争战果,称“共杀死敌人3万人,美军与南越军损失兵员1万人。”

1963年,由于特种战争不顺利,美国决定支持南越军方于11月1日发动军事政变,军方推翻并枪杀吴廷琰.由杨文明组成军政府控制南越政权。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林登·约翰逊接任美国总统,他扩大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角色,标志着美国对越政策进入全面战争的新阶段。

图5:林登·约翰逊总统进一步扩大战争

1964年1月,南越陆军第一军军长阮庆发动军事政变,自任越南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总理。

1964年2月,美国成立南越问题特别委员会,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访问南越,与阮庆拟订“重点清剿”的麦克纳马拉—阮庆计划。3月,约翰逊总统批准美军轰炸北越与老挝、柬埔寨境内的越共庇护所的作战计划。

至1964年底,美国派遣到南越的军事人员增加到三万多名,对南越政权的援助,从1954年至1964年共达40亿美元,其中80%以上是直接的军费开支。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从1961年初到1964年6月,消灭和击溃敌军30多万,包括2000余美军,摧毁80%以上的“战略村”,解放三分之二以上土地和七百多万人口,迫使西贡政权的统治收缩在城市和交通沿线。

至1964年底,南方越共在巴地省平也取得胜利,在连续几天的战斗中,抗住并击溃敌军先后投入有空军支援的十个营的兵力的进攻,歼灭南越陆军两个营又一个连后,安然转移,标志着“特种战争”的破产。

南越正规军面对被俗称为“越共游击队”的民族解放阵线节节败退。为了阻止北越对越共游击队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南越海军对北越沿岸海军基地进行袭击。美国海军也派出舰艇协助,进行电子战支持,即靠近北越军事基地,挑起沿岸设施使用雷达从而暴露位置,由南越舰艇炮火予与摧毁。

1964年7月31日,南越海军从岘港派出几艘炮艇,炮轰北越北部湾的两座小岛,美海军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在附近游曳。8月2日,“马多克斯”号称在离海岸30海里的国际水域内遭到3艘北越鱼雷艇袭击,并在附近的航母“提康德罗加”号支援下击沉一艘北越鱼雷艇。8月4日,“马多克斯”号与“特纳·乔伊”号驱逐舰往北航行时,称后者被雷达讯号追踪并宣称受到攻击。美国以轰炸北越海军基地作为报复,这就是著名的“东京湾事件”(又称“北部湾事件”)。

图6:“东京湾事件”标志战争全面升级

东京湾事件是越战的重大分水岭,北越和美国双方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强硬反应。越共游击队对多处美军基地进行报复性攻击。北越第325师进入南越领土集结,标志着北越正规军(越南人民军)对南越的公开进攻。美国政府宣称北越攻击位于公海上的美国军舰,但并未提及他们的任务。

8月5日,美国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北越。北越防空部队击落美机8架,击伤3架,俘虏1名美国飞行员。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当夜宣布增兵越南的六点计划。

美国国会于8月6日召开秘密听证会,8月7日众议院以400票对零票、参议院以81票对2票通过“东京湾决议案”,授权总统以他的判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装部队——去援助东南亚集团防御条约中的任何一个为保卫其自由而请示支援的成员国或条约签字国。”

1964年11月,约翰逊在美国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当选总统,体现国内同仇敌忾的战争决心意志。

为赢得战争,约翰逊总统采纳美国著名智库人物、战略大师赫尔曼·康恩的“逐步升级”战略,“战争逐步升级是一个‘赌决心的竞争’,而衡量决心的,常常是为了追求某些目标愿意付出代价的程度。一方或另一方可能仅仅因为它觉得已经吃够了苦头而决定降级。”

1965年2月7日凌晨,美军在波来古空军基地遭到越共游击队攻击,伤亡上百人。约翰逊立即命令对北越实施报复性轰炸。2月7日13时50分,美国航母出动舰载机猛烈轰炸北越广平省洞海市。2月1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交对北越实施战略空袭的“滚雷”作战计划,并得到约翰逊批准。3月2日,“滚雷行动”开始。

图7:对越南实施战略空袭的“滚雷行动”

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成为第一批进入战区的美军战斗人员。1965年3月底,美陆军在西贡成立作战指挥机构,开始实施“墨渍”战略战术,即在南越沿海设立基地据点,构成环形防御圈,逐步向北越占领区渗透,寻找北越地面部队主力决战。这标志着美国在越南的“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1965年7月,约翰逊决定动用B-52轰炸机,对北越进行地毯式空袭,代号“弧光作战”。同时,美国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李梅上将宣称,要把北越炸回石器时代[注 1]。约翰逊政府认为,只要美国地面部队直接参战,就能在越南南方取胜;只要美军飞机对越南北方地毯式轰炸经济目标与城市,就会使北方因为“有一个工业体系要保护”而屈服,从而实现美国的越战目的。

7月24日,约翰逊总统将在越美军总兵力增至12.5万人;翌日,第101空降师的4000名人员进入越南。11月27日,五角大楼要求进一步增加在越美军兵力到40万人以便执行计划中的大规模扫荡行动;到1966年8月,在越南美军总兵力已经多达42.9万。

1965年8月1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5500名士兵发动战争中的第一场大规模陆战,成功摧毁越共在祥云的基地。1965年11月,美军发动第一次旱季攻势,爆发美军及北越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经3天激战北越阵亡1037人,美军阵亡234人,以平手收场,但北越将南越分为两段的计划也因此失败。这两场战役使北越从此决定避免与美军进行正面冲突,改而采取游击战的战术。

图8:美军开始展开大规模地面作战

空中作战也同样的大规模提升;约翰逊批准轰雷行动(滚雷行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然而美国对北越的所有轰炸行动与目标都由华盛顿进行严密的控制,每天的轰炸目标的选择由国防部和白宫来规划,前线指挥官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加以修改。

偏偏国防部与白宫非常担心与中国或苏联引发正面冲突,对于轰炸目标的选择与交战规则有非常多的限制,而这些限制往往与美国追求的战术或是战略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因此,旨在阻止北越对南方的渗透的“轰雷行动”在这种绑手绑脚的指挥下,几乎无法发挥功效。北越部队依然以惊人的速度通过胡志明小道,顶着空袭,进入南方集结。

1966年2月,在地面上,成功获得大规模增兵的驻越美军最高司令官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发动一系列“搜剿与摧毁”战略战术取代“墨渍”方案。同时,北越军队则执行消耗战略,在精心准备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军进攻,激战至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撤离战场。北越已做好准备承受巨大的伤亡,并且坚信无限制的消耗战最终会迫使美国人撤出越南。此时不论是威斯特摩兰将军或华盛顿的政治人物都不断表示美军正在取得胜利。但战术上的胜利无助于改变美国的困境。

1966年至1967年美军发动第二次“旱季攻势”。采取固守与清剿相结合的战略战术。美军地面部队主力集中到内线,固守西贡、顺化、岘港、溪山等主要城市和基地,构筑堡垒障碍,制造无人区,隔绝北越南下通道;以小股兵力在不远离设防驻地,实施小规模的搜索围剿攻势作战。而在南越广大农村,以美国空军支援南越陆军作战。此时,美军驻南越总兵力已近47万人。

这时,为了吸引北越军队进行正面战斗并阻止物资不断透过胡志明小道进入南越,美军决定投入大量部队进入溪山基地。依照计划,这将迫使北越部队发动一场类似十年前,越南部队击败法国军队的奠边府战役的攻击。从1968年1月底到4月初,历时77天,4万北越军围攻6000名美军据守的溪山。此战,美国强大的后勤力、直升机、空中力量等,以数百的伤亡消灭数倍的敌军。然而事实上,这似乎是北越为了使美国分心的结果;因为美军高层注意力几乎都在溪山,以致于对接下来的春节攻势几乎完全没有准备。

图9:血腥惨烈的溪山战役

1968年1月30日,北越发动规模空前的春节攻势。兵力超过32.3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200多个市镇和农村地区发动“总攻击”,包括南越36个省会、5个大城市、64个县城和50个战略村,西贡机场、总统府和南越总参谋部。美国驻西贡大使馆也遭到攻击,引发美国舆论哗然。

然而南越并没有爆发预期的暴动,使北越人民军在遭受美军和南越政府军压倒性打击下,大部分的攻势都在最初的几个小时内被击溃,但在西贡中维持长达三天。在南越第三大城及王朝旧首都顺化市激战甚至持续一个月。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

尽管在春节攻势中,北越遭到了很大损失,但到了5月,就恢复了进攻能力。春节攻势的惨烈状况在美国公众中造成巨大震惊,国内反战浪潮日益高涨。尽管约翰逊总统和威斯特摩兰将军一直宣称北越军事力量受到削弱,并承诺战争会在短期内结束,但春节攻势表明北越依然具有巨大的军事力量,战争的结束依然遥遥无期。

图10:春节攻势意味战争的结束依然遥遥无期

北越军事上的失败,却同时是精神上以及宣传上的大捷,使春节攻势成为越南战争中的转捩点。美国政府高层内部因为春节攻势而失去战意。当威斯特摩兰将军计划动用再增兵20万的要求被泄漏出去时,美国民众更是普遍认为这表示驻越美军无法挽回局势,迫使原本同意增兵的约翰逊总统放弃增兵计划。

1968年3月31日,约翰逊发表演讲,部分暂时停止“轰雷行动”(即“部分停炸”),表示美军将逐步撤出越南,并宣布放弃竞选下任总统。

1968年5月13日至10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与美国在巴黎举行双边会谈。

1968年10月31日,约翰逊宣布暂时全面停止轰炸北越(即“完全停炸”)。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新一届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宣称:“我们陷入战争,需要和平。”“我们陷入分裂,需要团结。”

1973年1月,北越、南越解放阵线和美国、西贡政权四方在法国巴黎达成和平协议,美国从越南全面撤军。

1975年3月,北越违背巴黎协定,大举进攻南越,仅仅一个多月就攻占南越首都西贡,完成了南北越的统一。

图11:北越坦克进入西贡市区,南北越南统一

由此可见,美国与越南之间并没有国家之间的宣战,只能算是地区局部战争。而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执政之争,决定了越南战争。两党之争,引发了民意的反战情绪高涨,美国当时正在经历能源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中,共和党为了赢得执政,就必须顺应民意结束越南战争。所以,美国不是失败,而是撤军,抛弃了南越政权,真正的输家是南越政权。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唯一一个以色列不敢空袭的阿拉伯国家?
一辆坦克歼击车能瞬间摧毁一个装甲营?
善防无人机!中国新型神盾坦克出现
发射30枚导弹只命中3架 北约这是咋打的?
美方今日突下重手!北京错愕愤怒质问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唯一一个以色列不敢空袭的阿拉伯国家?
一辆坦克歼击车能瞬间摧毁一个装甲营?
善防无人机!中国新型神盾坦克出现
发射30枚导弹只命中3架 北约这是咋打的?
美方今日突下重手!北京错愕愤怒质问
反毒稀土靠边站!北京对美拿出重大谈判筹码
2声巨响 中国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
印度的一张王牌
川普下令增兵 第二个“委内瑞拉”浮出水面
川普喊“留下来训练美国人” 遭拒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