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辽宁舰参加阅舰式如何进出港 要靠这型不起眼的小船
www.wforum.com | 2019-04-22 19:00:3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平时我们从新闻画面中可以看到,“辽宁”号离港时,众多小型拖船位列四周,从空中角度往下看场面非常浩大。有读者不禁问道,“辽宁”号周围为什么要并行这么多拖船,它们在干嘛?

  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一一拖船

  “辽宁”号周围的拖船,显然不是为了营造一种好看的场面,而是在履行自己特殊的重要工作——为航母的安全进出港进行“穿针引线”。

  由于航母的吨位和惯性比较大而不易控制,进港出港往往都带有一定危险性,复杂程度可比汽车入库和倒库难多了。通常来说,航母在进出港时必须保持较低航速,但在航速较低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舰艇的操纵性,特别在有较大风浪影响或港口地形复杂、机动区域较小的情况下,必须借助拖船配合才能确保进出港口安全。根据权威机构统计,近五年全球船舶36起主要事故中,发生在进出港期间的有25起,进出港时舰艇安全操作的高风险性可见一斑。

  拖船是以推动或者拖曳方式为舰艇提供动力的船只,使用拖船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舰艇靠离码头时主机频繁启动和低工况使用等对主机使用寿命的影响,进一步延长舰艇动力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港口,舰艇不但需要拖船协助靠泊码头,有时舰艇需要换一个泊位也需要拖船的协助;而舰艇准备出港,也首先需要拖船协助将其从泊位拖至航道,然后舰艇利用自身动力出港。

  拖船的典型工作方式

  舰艇进出港口拖船的拖曳操作又分四种形式:

  舰首拖曳。即拖船位于舰艇的艏部,从拖船艉部拉出拖曳索,系于舰艇的艏部。这种拖曳方式难以精确掌握拖曳航向,适用于水域较宽的港口环境。

  拖船顶推。在舰艇本身无动力或进出水域狭窄的港口,此时需要精确控制舰艇的航向,一般采取拖船顶推的方式帮助舰艇进出港。采用顶推方式一般需要2艘以上拖船,可以位于舰艇同侧的艏部或艉部,拖船同时用“以头顶之”的方式,为舰艇提供动力。若舰艇首尾同侧的多艘拖船同时顶,可以使舰艇平行靠上码头。

  侧面拖曳。在拖曳距离较短或者是受保护的水域进行拖曳,使用侧面拖曳的方式,侧面拖曳能够在拥挤的港口中精确控制被拖舰艇。使用这种拖曳方式,通常也是需要至少2艘或更多的拖船。侧面拖曳在作业时需要多根绳索,通常包括连接舰首的绳索、连接船体中部的绳索、连接舰尾的绳索。这些绳索一般都由拖船携带。当拖船停泊于被拖航母侧面时,使用引缆将绳索从拖船传递到航母上,首先传递连接舰艇中部的绳索,接着传递舰首绳索,最后传递舰尾绳索。在绳索传递完成之后,它们被系于位于拖船舰首或舰尾的缆柱之上。拖船舰首和舰尾的绞盘机紧张绳索,使它们在操作工程中保持拉紧的状态。在拖曳完成后,首先从航母上解下舰尾绳索、接着是舰首绳索、最后解下拖曳绳索。通常,像航母这样的大型舰艇上也会配有近300米长,直径 63.5毫米的电镀金属备用拖曳索。有些配备两条,有些只有一条。

  艉拖制动。由于港口水道往往狭窄且环境复杂,进出港需精确控制其航速,以免发生碰撞。但对于排水量较大的舰艇,例如航母这种数万吨级大舰,具有较大惯性,因此,其航速控制往往还需要采用艉部拖船协助制动,即拖船位于航母舰尾,由船头出缆,联接于航母艉部正中。当需要对航母进行及时制动时,拖船开倒车反向用力对其制动。拖曳绳索应保证一定的长度,但太长又会导致缆绳入水,妨碍螺旋桨转动。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是多种拖曳方式相结合的。例如航母进港时,在接近港口俄较宽水域,通常采用舰首拖曳和舰尾顶推的方式帮助航母靠近港口,进入港口之后,水道变窄,通常采用艉拖制动和侧面拖曳的方式拖曳航母至码头;靠近码头后采用顶推方式帮助航母停靠码头。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B-2轰炸机,悄悄撤了?
几日空战,暴露了印巴的一个共同困境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B-2轰炸机,悄悄撤了?
几日空战,暴露了印巴的一个共同困境
印度全程控场:打节点、断跑道 实现了战役
邀请J-10C参与巴黎航展 法国人的姿态真够高
有关中国核动力航母发展和六代机上舰
购买百架韩国FA-50 埃及为何如此选择?
中东两国狂砸1450亿美元 依旧没有得到F35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