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因此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怎样利用体系的支持(比如预警机、天波雷达、地波雷达、米波雷达等等)来破解敌方的隐身能力,使我军现有的武器装备(比如第四代战斗机、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等等)能够有效应对敌方隐身战斗机的入侵,这是一种典型的防御性作战思维。随着中国军队的建设指导思想从被动的国土防御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攻势防御的转变,对中国空军的装备条件和作战方式都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歼20作为我国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而研制生产的一款关键主战武器装备,在借鉴、吸收先进国家发展隐身战斗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需求,解决了应对主要假想敌隐身战斗机威胁的迫切问题,大大加速了中国空军实现“攻防兼备”战略转型的进程。
歼20于2011年1月首飞,2017年6月交付空军列装服役,2018年1月部署作战部队开始形成战斗力,这样惊人的速度在世界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史上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那么随着歼20的强势加盟,将给我军的作战体系带来怎么样的飞跃性提高呢?其实早在十多年前F22刚刚服役的时候,美国人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由于当时美军在第五代战斗机领域的一骑绝尘,F22并没有将如何与对方的第五代战斗机直接对抗作为主要的考虑内容。
而且当时普遍的观点是:隐身战斗机与隐身战斗机交战,存在机载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探测功率不够大、探测距离不够远、探测范围相对狭小等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导致作战效率大大降低。就如同两支球队在没有灯光的球场上踢球,大家都很难看清楚对手在什么地方。因此美军赋予F22的主要任务是扮演刺客的角色,神不知鬼不觉地猎杀敌方重要的空中节点目标,从而事半功倍地瘫痪敌方的整个作战体系。然而我国凭借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进一步将隐身战斗机的任务要求从“避实击虚”提升到了“以强制强”,歼20不仅是一个刺客更是一个猎人。
与F22这个独行侠相比,歼20不仅在信息化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更是专门针对空中隐身目标的特点,拥有一整套从搜索、发现、跟踪到攻击的手段与方法,也就是说歼20从一开始就将利用多平台多模式传感器、高性能电子对抗系统以及先进空对空武器系统来猎杀敌方隐身战斗机作为顶层设计的核心要素。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全新的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阵面尺寸和面积更大,T/R组件数量更多功率更大,对微弱信号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更强,迅速从海量的微弱疑似信号中筛选识别出敌方五代机的准确信息。
第二,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TS光电瞄准系统构成的全向感知能力,对F22级别的隐身战斗机跟踪发现距离达到百公里级别,可在不暴露自身电磁信息特征的情况下实施隐蔽接敌、隐蔽攻击。第三,网络中心战能力,通过歼20自身的火控雷达和被动感知系统、神盾驱逐舰、空警系列预警机、无人预警机、陆基反隐身雷达等多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实现CEC模式下的A射B导。第四,以PL10、PL15、PLXX为代表的机动性好、命中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先进空空导弹,性能足以有效锁定攻击第五代隐身战斗机。
综上所述,歼20彻底改变了过去我军依靠非隐身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系统对抗隐身战斗机的不利态势,也扭转了隐身战斗机不能有效反制隐身战斗机的传统观念,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成为我军引领空战规则的新一代杀手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