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落户中国:或是一场骗局 | |
www.wforum.com | 2016-09-01 20:37:4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中国空域产业集团与乌克兰安东诺夫国有企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达成多项共识,双方就目前世界最大运输机A-225正式落户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后,中国空域集团将获得A-225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所有技术、图纸和产权。 以上是多家媒体所发布的新闻稿,让众多网友们兴奋并且有所质疑,疑点大多集中在中国空域集团这家公司上。现在我以个人观点分析下这个小新闻: (一)商业部分(假设项目成立) 一,众所周知世界最大飞机为AN-225或作安-225,而不是“A-225”。这是常识,不会多家媒一起错在同一个常识上。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企业自己发给媒体的通稿,媒体照转而已。这样又引起另一个问题:企业新闻稿可能错了呢?但是有经验的人自然知道,新闻通稿不是一个人说了算(除非小公司小项目),要经过多重审核才能定稿,国际项目更是考虑双方语言翻译问题更是严谨,不可能出现A-255这样的错误。 二,安东诺夫是乌国有企业,不是纯商业公司,如此重大的技术国际打包转让,不可能没有政府部门介入监管审查,必然会有政府间协议,也就是说中方要有对接政府部门,中方应该是发改委或工信部及其省市相关部门。 三,空域产业集团公司据百度和网友查询得知是一家多元经营的港企,但没有发现其有实业工厂,应该是一个投资类公司。其他不明。 四,安东诺夫方面并没有同步发布该消息,亦没有相关重要人物在国内出现。技术转让一般需要总字辈人物签署同意意向书,然后政府审批,最后才能签署合作或转让协议书。 五,技术层面: ①安东诺夫联合体已经没有AN-225的全套资料图纸了,因为AN225不是安东诺夫的自主量化产品,而苏联航天的定制产品,有相当技术资料图纸在航天部门手中,苏联解体,乌俄分家时,从安东诺夫设计局中俄罗斯又拿去了部份技术资料。 ②AN225并没有生产线技术,因为一开始这东西就不会批量生产,安东诺夫并没有做生产技术整合,只是简单存档备修检用,从而没有生产技术整体资料,这也是AN-225技术资料分散的原因。 ③空域产业集团没有生产能力,安东诺夫的技术转让不能有限制条款,不然空域产业集团只是买了本天书。但是安东诺夫如果提供技术支持,那安东诺夫已经做不到了这一步了。 (二)破局部分: 先来新闻:俄罗斯RT电视台报道,全球著名的飞机制造商安东诺夫公司将不复存在。乌克兰经济发展部称,乌克兰政府已经对安东诺夫公司进行了清算,将其旗下的几个部门并入到乌克兰国有军工企业Ukroboronprom中。安东诺夫将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存在。 2015年春季安东诺夫公司的资产被转移到Ukroboronprom,7月份乌克兰政府更换了安东诺夫的管理层。以上,安东诺夫在一月份已经被乌政府整合掉了。还会有以“安东诺夫”为名的协议吗?注意去年资产已经被转移了,现在的安东诺夫是个空架子了。 (三)骗术破解 一,首先用“A-225”这个似是而非的名字来筛选掉一部分懂行的人,避免谎言越来越大,需要的解释越来越多,难以圆谎。 二,用钓鱼台来吸引不了解内情的人群,毕竟钓鱼台名声在外,高大上。同时再筛选掉一部分商场中端人群——他们知道钓鱼台的经营模式,会去怀疑该项目的真假,会去求证,同时避免招来一些招惹不了人物。 三,通过上面二层的筛选,剩下的几乎是圈外人和一些不解世事的有钱人,忽悠起来成功率高些,工作效率更好些。 |
|
|
|
![]() |
![]() |
中国潜艇突破封锁 洲际导弹3次险些“点火” |
![]() |
阿塞拜疆真敢对俄下手?车臣:有点小激动 |
![]() |
俄军迎来两大亚洲强援?大量炮弹抵达战场 |
![]() |
直-10ME震撼入列巴铁 改写南亚空战规则 |
![]() |
中国003航母即将服役 疯了,两攻也用电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