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澳专家:南海是测验中国崛起试金石 中国很清醒
www.wforum.com | 2015-06-04 17:54:51  观察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孙建国在香格里拉对话晚宴上和新加坡防长进行交流。

 在国际军事外交舞台,各国国防部长都希望听到中国的声音,中国得说话,沟通得不好也比什么都不说要强。

  无论卡特说什么,中国的回应,都做到了有礼有节,发挥周恩来总理的外交艺术。除了30日防长午餐会上的短暂寒暄,孙建国和卡特二人在这届“香会”没有正式见面交谈的机会。

  近来,南海局势持续紧张,中国在保持克制的同时,也不断地重申了自己的立场。在上周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孙建国率领的代表团再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贯的、坚定的立场,并有力驳斥了南海和平稳定的不负责言论。

  6月4日,南方周末发表文章《硬派防长柔软外交》。文章记述了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代表团的立场和态度,以及一些参会学者、官员对于中国在香会上表现的评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克里斯多夫·罗伯茨则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南海是测验中国崛起的一块试金石。国际社会想要看看,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到底能表现成什么样?

  以下是《南方周末》原文

  标题:《硬派防长柔软外交》

  南方周末记者 郭丝露 赖竞超 南方周末实习生 薛小丽 王乐

  “到目前为止,中美两国都很清醒,就是要寻求合作和理解。”

  “现在,南海是测验中国崛起的一块试金石。这是对中国的‘测试’,国际社会就是要看看,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到底能表现成什么样?”

  中国的军事外交正在向积极主动过渡。

  “此次香会火药味很浓,会有很强对抗性。”2015年香格里拉对话还未开始,这样的猜测就已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场内外弥散。一度有传言称,中国军方将降低规格参加香格里拉对话。

  这不是空穴来风。数天前,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在夏威夷直指中国。日本ZAKZAK网站据此引用日本外务省官员的判断,“美国姿态发生大转变,转向对中国实施强硬政策”。

  2015年5月29日晚的香会开幕式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做开幕发言,竭力强调国家间“平衡”。李显龙讲话时,卡特听得认真,还不时扶扶眼镜。

  猜测,需要得到验证。当晚21点半,宴会主宾寒暄良久后,南方周末记者来到卡特身边:“卡特博士,明天你会对中国说‘硬话’吗?”

  这位物理学博士出身的国防部长嘟起了嘴,用力地摇头:“当然不会,我的讲话会和李显龙总理一样,你会看到的。”

  “你想过要和中国的军方高层进行沟通吗?”

  “当然想,虽然我还不知道中国军方有谁来了,但我当然想和他们见面聊天,在中国我有很多朋友。”

  其实,距离卡特身旁三米的餐桌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孙建国正与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交谈。

  卡特提前放出“不说硬话”的态度,副总参谋长孙建国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听其言,观其行。

  2015年5月29日晚中美团长和南方周末记者的这两段对话,为接下来的香会,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注脚。

  “一切都是正常的”

  卡特不是第一次来到香格里拉酒店。早在2002年,他就以学者的身份参与香格里拉对话。与他共同参会的是彼时仍是参议员的查克·哈格尔。后者已于去年12月辞去国防部长职务。

  与经历过越战的哈格尔不同,卡特是“学院派”,也是“知华派”。“十几年前,‘卡特教授’常到中国北京参加学术讨论,这是老一辈国家战略学者都知道的事情。”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小卓说,许多中国学者甚至曾帮卡特太太在北京找房子。

  “但‘知华派’并不等于‘挺华派’。”国防大学教授、解放军少将金一南说。

  5月30日上午9点,香会开幕后的第一个议程,就是卡特的主旨演讲。与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严厉语气不同,卡特神色平静,语调适中。

  “2002年第一次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以来,我就很喜欢到这儿来,因为在这里可以见到美国在亚太的朋友们……”

  卡特的主旨演讲,以朋友开头,透出平衡和克制。韩国外国语大学外事局长黄载皓认为,卡特这一次,明显是想用外交的词汇,来低调处理南海问题。

  演讲开始五分钟后,浓浓的火药味就已开始散去。这让台下的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顾问高木诚一郎感到有些失落。

  “美国其实是故意不想针对中国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说。中美经贸协定在今年就将签署,习近平主席也计划访美。在美国看来,这个时候再强硬“很可能出岔子”。

  针对此次香会相互间的“柔软身段”,可能早已达成默契。

  “聚同化异”

  孙建国是潜艇军官出身,曾因创下核潜艇连续海上巡航90天的世界纪录而闻名军界,人称“小巴顿”。

  香会开始前,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曾分析,作为“老海军”,孙建国精通国际海洋法以及中国的长期海洋战略,这有助于他在香会向国际社会解释中国在南海的行动。

  “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发出中国声音的。”参加本届香格里拉对话的金一南少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中国国防部对本届香会的重视显而易见。5月28日凌晨,中国代表团就已抵达新加坡。孙建国、关友飞、金一南、赵小卓、陈舟、张军社、鹿音……国防部派出了近几年参加香会的“最强阵容”。

  在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丁树范看来,香会这样的多边场合,对中国军人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军事外交历练”。 各国防长们也希望听到中国的声音。

  “中国得说话,沟通得不好也比什么都不说要强。”澳大利亚防长凯文·安德鲁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同意这种说法:“无论卡特说什么,中国的回应,都要做到有礼有节,发挥周恩来总理的外交艺术。”

  对于孙建国副总长来说,他的香会之行是谋求“聚同化异。”

  孙建国上将在31日上午第一个发言,在卡特略为“含蓄”的演讲之后,孙建国也显得克制:“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不能以大欺小。小国要有小国的责任,不能挑事找事。”

  在提问环节,十五个问题中有十三个都指向孙建国:国际法原则,南海岛礁建设,甚至是否在南海设置九段线和防空识别区的话题……绵里藏针的提问被一一抛出。

  “这些问题,我不知道目的是希望中美在南海问题上发生冲突呢,还是希望保持和平。冲突不利于地区安全,也不利于中美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少将说。

  同孙建国一同坐在主席台上的德国防长冯·德莱恩感受到了会场紧张的气氛。“但现在这个时刻还是有机会能找到解决办法。各方行动起来,就能找到一条新的路。” “领土的问题一直都十分敏感。”缅甸战略和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Khin Mavng Win看来,西方的人正在企图引领南中国海的话题,而孙“很好地做了回应”。

  “我们不应该指望人家完全接受你这套语言体系,但是会慢慢认真思考。”王义桅说。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力量研究中心副教授克里斯多夫·罗伯茨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西方的情报专家都已经将重点转到了南海。“现在,南海是测验中国崛起的一块试金石了。”罗伯茨说,“这是对中国的‘测试’,国际社会就是要看看,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到底能表现成什么样?”

  31日并未出席峰会的卡特,没有看到提问环节的紧张交锋。除了30日防长午餐会上的短暂寒暄,孙、卡二人在这届“香会”上亦没有正式见面交谈的机会。

  答记者问的最后,孙建国一字一句地说:关于南海问题,我刚才讲话当中实际上已经作了回应。我要说的是,信不信,都得看行动。

  当天,卡特飞往越南——在那里,他与越南国防长官冯光青会谈,并签署强化美越防卫合作的文件。

  微妙的“分”与“合”

  香会正式开幕前,孙建国与越南副防长阮志咏的双边会晤就已经开始。这次的谈话,超出预定时间整整20分钟。

  谈话间,阮志咏表示“愿以同志方式与中方就南海问题交换意见”,并感慨“作为两个专业军人,我们终于能够坐下来讨论,说说各自的意见”。

  除了阮志咏,孙建国还会见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尼和欧盟各国等十几个国家的防长级代表,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双边会议中,南海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南海问题是地区的事情,印度尼西亚反对任何形式的武力。”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利亚米扎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本次香会中,这样的声音并不少。

  “相互指责和争辩对任何国家都没有好处。”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沙姆丁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缅甸战略和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Khin Mavng Win认为,总体来说没有人愿意看到南海问题发展得太快,“你听防长们的讲话,就可以知道他们有各自的立场”。

  日本,也希望能够保持谨慎的沟通。在5月30日上午,卡特演讲结束后的间隙,中谷元突然走到孙建国面前,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很高兴见到你”。

  面对中谷元的“主动”,孙建国的回应是:“希望(我们)共同把中日关系建设好,向正常的、好的方向推进,您作为防长有很重要的责任。”

  寒暄过后的中谷元对簇拥而上的媒体感慨,“能见面真好。”然而,在香会期间,这成为中日双方防长级官员在公开场合下唯一一次交集。

  金一南认为,这次香会,大国在南海问题头脑很清醒,“起码美国到目前为止保持清醒,我们中国也很清醒,就是要寻求合作和理解。”

  中美如此定调,让与会国之间微妙的“分”和“合”在会场轮番上演。

  亚太再平衡进入了新阶段?

  其实,早在28日香会正式开幕前,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为首的中国学者们,就面向各国媒体,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阐述中国对一带一路的理解。

  “中国在多边军事外交场合,正变得越来越主动。”在金一南看来,多边场合主动抓住话语权,是中国正在学习的技能,也映射着中国走向大国强国的历程。

  在恐怖主义和地区威胁的分论坛上的提问环节,美国参议员麦凯恩首先说到在反恐上和俄罗斯的合作。“和俄罗斯合作?俄罗斯?”麦凯恩表现出夸张的拒绝。坐在他右侧的就是鹿音,她马上接话提到中国和俄罗斯的反恐合作。

  “其实我只是想和麦凯恩先生小小地打趣一下。”鹿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中国军人应该能够有这种自如应对的精神。“现在军队也加大这方面的培养,希望我们今后出去,能发挥更大作用。”

  “在南海问题上,大家的利益关切非常不一样,我们怎么才能彼此倾听,找到和平解决的办法?”围绕中国南海的激烈提问,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向南方周末记者感叹。

  “大国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丁树范认为,香会上各国防长的一举一动都有迹可循,是国际形势在会场中的映射。香会现场舞台虽小,却能从不同参会者的关注点滴中窥见世界格局。

  鹿音所在的分论坛之外,记者们对于南海问题的追问仍未停止。就在孙建国与印尼防长见面的同时,日本记者团团围住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

  “刚刚中方在演讲中表示说中方的举动并没有影响南海海域的航行自由。您认为现实中已经产生了影响吗?或者是将要产生吗?”

  “即便日美发出了自己的主张,但中方依然认为是正当的,对此您怎么看?”

  尽管卡特在主旨演讲中谈到“解决南海争端的问题上日本应更多参与”,尽管中谷元已被逼问得渗出汗,他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提问。

  “日本当然不会主动挑起与中国的争端。”丁树范说,“日本社会老龄化很严重,你想想看,一个老龄化的国家,它怎么去搞军工,它哪儿有那么多人力?”

  5月30日上午中谷元主动走向孙建国与之握手的画面,被日本记者评价为:正式会见需要理由,在这种环境下见面、表达立场是最自然的。

  “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面对内政外交压力,都需要中国。”王义桅说。

  但美国的情况则略有不同。在王义桅看来,从去年参会的防长哈格尔开始,美国在香格里拉不断强调其领导力。“目的就是让盟国们相信,美国能够继续领导这个世界。”王义桅表示。

  卡特的演讲中,一项启动资金达4.25亿美元的新“东南亚海事安全倡议”被提出,旨在加强美军在该地区先进武器和能力的投入和建设,帮助包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在内的盟国和伙伴国提升海上安全能力。

  “(这是要)强化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尤其是海洋方面。”陈舟认为,美国正试图将“亚太再平衡”推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就中国而言,“大国崛起过程中,谁没有关注和非议?美国当年一样被欧洲人非议得很,关键是不要影响合作的大局。”王义桅说,在军事外交上,中国正在从被动反应逐步向积极主动过渡。

  “我们以前特别怕别人骂,别人一骂我们就很火,现在我们观念转变了。你骂说明你不理智,我想办法让你理智,告诉你道理怎么讲。”金一南说,开放是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这火力居然是边防部队?越南士兵表情复杂
全球第一!中国为何打造庞大的护卫舰群?
在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军舰 不可能拖走了
054B护卫舰全球第一?其实差距不小
中国最新隐形战机又曝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这火力居然是边防部队?越南士兵表情复杂
全球第一!中国为何打造庞大的护卫舰群?
在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军舰 不可能拖走了
054B护卫舰全球第一?其实差距不小
中国最新隐形战机又曝光
没苦硬吃?越南女兵戴着防晒面罩排练阅兵
瞒不住了!中国最新型“东风快递”频繁亮相
五艘小型055黄海集结 中国“下饺子”神舰
中国军方罕见一幕
普京真不想打了 12万平方公里换停火?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