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设生产线:俄乌冲突消耗美弹药库存 | |
www.wforum.com | 2025-09-05 14:30:29 前沿深度解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俄乌、中东冲突快速消耗美国等西方国家联盟弹药库存,为此美国陆军已批准加盖155毫米弹药工厂,并探索各种方法加速生产线进度,以求使目前每月4万枚炮弹产量,提升至2026年中期的10万枚。 一、新建工厂加设生产线 据《星条旗报》报道,捷克以其国内军工巨头捷克斯洛伐克集团(CSG)投资美国方案,使其子公司MSM在美投资建设155毫米炮弹工厂,已于近期获美国陆军批准同意,并签署价值6.35亿美元的合约,在美爱荷华州建立新的炮兵园区。这是继2025年4月美陆军与通用动力在阿肯色州卡姆登启用全新155毫米炮弹生产厂后,美陆军最新的扩大产能动作。 报道指出,这些新设施将于2029年8月完工,将依靠AI机器人技术来运送、组装和包装155毫米炮弹。美国陆军7月曾指出其目前的月产量为4万发,目标是提升到月产量达到10万发,但后来这一目标被推迟到2026年中期。美国陆军还表示,陆军生产的弹药也将为各军种及盟友国家提供。此次捷克投资设厂的方案,已是美军今年第二个设厂合约。 此外,据悉,美国国务院今年3月曾表示,自俄乌冲突以来,美已向乌克兰援助超过300万枚155毫米炮弹。 二、援乌对美军弹药库存的影响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对美军的弹药库存造成了显著冲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弹药库存快速消耗。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300万枚155毫米炮弹,几乎耗尽了美国陆军的库存。据悉,乌克兰在冲突初期仅8周内就消耗了美国一年产量的155毫米炮弹。此外,美国还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毒刺”导弹和“爱国者”导弹拦截器,导致相关库存显著下降。 二是库存不足引发担忧。据美国《防务新闻》称,美国陆军的“萨德”反导系统拦截导弹库存“低得令人无法接受”,可能使美军在未来大规模冲突中“变得脆弱”。而美军前顾问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也称,美国用于防御和进攻的导弹库存仅够维持约8天。对此,2025年7月,美国国防部以“需要保证自身弹药库存”为由,暂停了部分对乌克兰的武器交付。 三是军工产能不足。美国军工企业长期以和平时期需求为标准,导致弹药产能严重不足,难以快速补充库存。再加上美国军工厂设施老化,供应商有限,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不愿冒险投入巨资扩产。此外,美国军工生产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进一步影响了美国军工产能。上述原因叠加造成了美军的弹药库存危机 四是未来潜在冲突的担忧。俄乌冲突暴露了美国军工体系的脆弱性,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弹药储备和生产能力,引入盟友投资加设生产线即是解决方案之一。美国智库分析指出,如果美国介入台海冲突,现有的导弹库存(如战斧导弹、AGM-158C反舰导弹)可能在几周内耗尽。 总的来看,俄乌冲突中美国对乌克兰的大规模武器援助对美军的弹药库存造成了显著冲击,暴露了美国军工产能的不足和库存管理的短板。对此,美军一方面加大新建、扩建军工厂的力度,一方面动态调整援外节奏,还与捷克、波兰、挪威等盟友企业合作,试图在欧洲建立北约共享弹药生产线,以减轻美本土压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