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苏联?航母地位下降,导弹舰担当主力 | |
www.wforum.com | 2025-08-12 22:26:32 海事先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苏联解体34年后,时间终于证明了苏式航母战斗群的正确性。总爱抨击苏联航母编队发展畸形的美国海军,如今可能走上苏式航母舰队的老路;而中国海军如今对航母的使用,也和苏联十分相似;事实证明,还是红海军有前瞻性! 事情究竟怎么回事呢?原来,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发展了特色鲜明的航母战斗群,也都制定了各不相同的战役理论。其中美国航母编队更侧重以航母发动攻防作战,而苏联则侧重于让航母为大型导弹军舰提供掩护,由导弹舰完成攻击作战。由于苏联解体,因此控制了舆论话语权的西方媒体开始大肆“抹黑”苏联式航母编队,称其发展畸形,拖垮了苏联。 事实上,从二战时期开始,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作战编成就基本固定了,在一个典型的美国航母编队中,主要的攻防作战都是由航母舰载机完成,至于其他的各类大小军舰,都是在为航母编队提供护航。比如,二战时期美军就有了“全甲板攻击”的说法,对敌人舰队位置的侦察依靠航母搭载的侦察机,制空作战和反舰攻击则依靠F4F“野猫”、F6F“地狱猫”等飞机完成,其余军舰在海战中除了打防空炮、反潜,基本没有其他事情,航母在超视距就完成了攻防作战。 到了冷战时期,美国海军更是发展了F-14“雄猫”这样优秀的制空战斗机,搭配A-6系列攻击机或者F/A-18战斗机使用,依然可以在远距离完成攻防作战。至于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也不过是航母舰队的护航军舰。如今的美国海军依然是换汤不换药,航母搭载的F-35C和F/A-18E/F舰载战斗机,以及E/A-18D电子战机等就足够完成攻防作战任务,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也只是承担护航军舰的职责。 而在一个苏式的航母舰队中,比如苏联解体前发展的搜索-突击群中,一般都是“载机巡洋舰”,也就是苏式航母,搭载雅克-38或苏-33等舰载机,进行制空掩护作战。这些飞机并不需要夺取敌人舰队头顶的制空权,而只是配合舰载防空导弹,一起为苏联己方的舰队提供一个安全的空中环境即可。其余的作战任务,则交由大型导弹舰来完成,比如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164型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等,甚至还有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 这些大型导弹军舰可以发射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如花岗岩、火山等导弹,这些导弹一般都有2马赫左右的飞行速度,对于冷战时期的美军军舰来说是很难拦截的,且这些超音速导弹动能大、装药量大,甚至有些如花岗岩反舰导弹等还配备了战术核弹头,因此对美国海军的威胁极大。苏联解体后,很多媒体和专家都认为,苏联的航母编队作战形式是畸形的,所谓的“饱和攻击”和第一波导弹打击理论,都是错误的。因为从90年代美国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大量服役开始,苏联反舰导弹走高空弹道突防的效率越来越低,很容易被标准-2防空导弹拦截,似乎苏式导弹打击思路走到了尽头。 然而时过境迁,美国通过对现代海战的研究和推演逐步发现,苏联的作战形式有其道理,美军也在逐渐的朝着这个方向转变。比如,在美国海军最新一代的DDGX导弹驱逐舰上,也计划搭载LRASM远程反舰导弹和IRCPS高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意味着美国海军可能会把主要的进攻任务交给DDGX驱逐舰来完成,航母则更多为舰队提供远程预警、侦察、制空和反潜掩护等任务。 原因在于,美军经过研究发现,现代战争由于导弹性能的提升,打击很可能是一次性的,双方舰队交战时的第一次攻击,也可能就是唯一一次的攻击,这一次的攻击成效就决定了后续作战的胜败,毕竟如果第一波攻击就能击沉敌人多艘主力舰,那就胜券在握了。这不就是典型的“第一波导弹打击理论”吗?由此可见,现代海军的作战形态,又开始朝着苏联海军的作战方式靠近了。 无独有偶,中国海军的航母舰队也开始走在这条道路上了,无论是山东舰还是福建舰,未来都是以夺取制空权以及提供远程预警侦察为主要任务,而反舰攻击作战任务,则更多交由搭载YJ-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055大型驱逐舰去完成。全球海军强国的作战思想正在殊途同归,可见现代海战理论体系已经开始进入发展成熟的阶段。苏联虽然已经解体,但却是这一理论最早的发明者和践行者,红海军留下来的军事遗产,至今依然在影响世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