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次将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挑战” | |
www.wforum.com | 2025-07-29 14:21:3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日本这份《防卫白皮书2025》与其说是安全评估,不如说是一份精心设计的战略动员令。当日本首次将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挑战"时,背后藏着三个不能明说的算计:一是为突破GDP2%军费红线找借口,二是给美日军事捆绑续费,三是试探东亚各国对日本重新武装的容忍度。 但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份报告刻意模糊了两个关键事实——中国军舰穿越西南海域的三倍增长,究竟是从每年10次增加到30次,还是100次跳到300次?这种数据魔术恰恰暴露了日本安全焦虑的根源:它害怕的不是中国今天的军力,而是明天可能失去的军事代差优势。 (图1) 中俄联合巡航在日本列岛画圈绝非偶然。去年北海道附近的图-95与轰-6编队(图1),故意贴着日本防空识别区边缘飞行,这种"擦边球战术"比直接闯入领空更让日本头疼。 就像围棋里的"试应手",既测试美日反应速度,又考验日本民众的神经强度。更致命的是经济维度:当三菱重工还在为F-35J的国产化率不足30%发愁时,中国歼-20已经实现95%供应链自主。日本防卫省最新采购的12型反舰导弹单价高达3亿日元,这个价格够解放军造3枚鹰击-18,这种成本失衡在长期军备竞赛中会要命。 日本2014年解禁集体自卫权时,恐怕没想到十年后日本会公开讨论"先发制人打击朝鲜导弹基地"。如今出云号甲板正在灼烧改造以适应F-35B起降,这种"准航母"的文字游戏骗不过中国。中国海军去年在宫古海峡的电子干扰演习,让日本宙斯盾舰的SPY-1D雷达屏幕飘满雪花,这种非对称打击手段比导弹数量更令自卫队恐惧。 日本现在最纠结的是:若台海开战,是配合美军封锁巴士海峡,还是优先保卫冲绳的爱国者阵地?这个选择题背后藏着日本战略界的致命伤——他们至今没算清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真实杀伤半径。 (图2) 日本陆自新建的"水陆机动团"值得玩味:这支号称专守防卫的两栖部队,作战想定却是"夺回被占离岛",明眼人都看得出剑指中国。 美国卖给日本的战斧巡航导弹(图2)藏着陷阱。射程1600公里的Block V型确实能打到中国沿海,但五角大楼拒绝开放源代码意味着每发导弹都需要美军授权。
日本航空自卫队现在最焦虑的不是歼-20数量,而是解放军空警-500预警机在东海中线建立的24小时监控网,这套系统能让F-15J的超视距攻击优势归零。 日本防卫预算飙升到8.7万亿日元看似惊人,但拆解采购清单就暴露软肋:12架F-35B要价1500亿日元,相当于中国建造两艘055大驱的费用。 (图3) 台海才是真正的火药桶。日本那霸基地的E-2D预警机(图3)最近将巡逻半径扩大到600公里,这个距离刚好能覆盖台湾北部空域。但解放军在福建部署的S-400防空系统也不是摆设,俄乌战场证明,现代防空网能让预警机变成高空靶子。 更微妙的是经济链:台积电在熊本建厂后,日本突然对"台湾有事"异常热心,这种芯片供应链焦虑比安保条约更真实。中国反制手段早就升级——去年《海警法》修订案明确授权对"外国军舰"使用武力,这条款就像悬在出云号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日本现在疯狂采购MQ-9B无人机,却回避一个核心问题:当北斗三代的定位精度达到0.1米时,依赖GPS的美日联军还有多少胜算? 从出云号改装到F-35J部署,日本所有军事动作都在证明同一个逻辑:它正在赌美国能赢下大国竞争。 但这个赌局有两个致命漏洞——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饱和攻击能力已经让航母战斗群退到第二岛链,而日本列岛的地理位置注定它要当第一波冲击的肉盾。当自卫队军官在硫磺岛演练"岸舰导弹游击战"时,他们心里清楚:这场21世纪的"本土决战",剧本可能比1945年更惨烈。 |
|
|
|
![]() |
![]() |
难怪泰国敢这么横 背后影子盯的是中国? |
![]() |
等同于宣战?32国联手围剿俄罗斯 |
![]() |
运20B刚服役 涡扇20战略作用就开始显现 |
![]() |
中共官媒不敢报:战机沦空中炸弹 10年摔毁 |
![]() |
这门重炮服役近60年 解放军为何爱不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