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火力越打越猛 幕后设备来源被曝光了 | |
www.wforum.com | 2025-07-19 17:47:49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天,但俄军的炮火强度不减反增,当前还在多个区域进行持续推进。 这一现象让西方感到困惑:即便有朝鲜的炮弹援助,但俄军的炮管消耗量应该也不小,但为何还能一直持续输出呢? 众所周知,炮管是火炮的核心部件,但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中,它的损耗速度极快。 以常规坦克炮管为例,其寿命为500-1000发炮弹。而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这一数字可能会大幅缩短。俄军在战场上频繁使用各类火炮,按理说至少需要更换上万根炮管。 然而,俄军的火力却始终保持旺盛,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据俄罗斯独立媒体《The Insider》披露,一家西班牙公司被发现向俄罗斯提供了一台可以制造大口径炮管的锻造机,这台机器大幅提升了俄罗斯持续生产火炮的能力。 一家西班牙公司被发现向俄罗斯提供了一台奥地利GFM公司生产的110吨级数控锻造机。这台设备是制造大口径火炮炮管的关键技术装备,直接解决了俄军工业在炮管生产上的瓶颈问题。 此外,俄罗斯还通过其他渠道,从亚洲国家采购了大量高精度机床设备。这些设备的到位,使得俄罗斯的武器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这并非孤立现象。现代战争的本质,早已不是单纯的武器对抗,而是国家工业体系的较量。俄军能够在高强度战争中维持火力,正是因为其工业体系具备强大的韧性。相比之下,许多国家在高强度战争中难以持久。 此前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中,12天的战斗就让以色列的反导系统弹药告急,最终不得不选择停火。这些例子都表明,高强度战争不仅需要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需要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作为支撑。 俄军的表现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尽管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但俄军通过隐秘的供应链和其国内工业的调整,依然在战争中保持了强劲的火力。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其在制裁执行层面,特别是在高精度设备和核心技术的管控上仍存在漏洞。 战争从来都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它比拼的不仅是战场上的武器,更是背后的工业体系和国家韧性。俄军的火力持续性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而这场战争也为未来战争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
|
|
![]() |
![]() |
中国核潜艇究竟差在哪 为何“五常垫底”? |
![]() |
歼-16发动机裸机公开 工艺水平赶超欧美 |
![]() |
歼-35的首个买家取消交易 巴铁不”铁“了? |
![]() |
“枭龙”飞抵英国 首次向北约展示PL-15实弹 |
![]() |
10式12.7mm大狙 粗壮的像是一门轻型火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