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空业困境下的豪赌:苏-57E打包售给印度 | |
www.wforum.com | 2025-07-08 17:52:40 星球调研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近日,俄罗斯向印度递交了一份军售方案,内容包括苏-57E隐身战斗机的全套技术转移、先进发动机的供应以及低价高效的交付计划。 这一方案不仅展示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无所不卖”,也让人不禁思考,印度是否会接受这份“橄榄枝”,以及这笔交易可能对南亚局势产生的深远影响。 俄罗斯的方案分为三个核心部分。首先是苏-57E的技术转移。俄罗斯承诺将苏-57E的制造技术全面转让给印度。 俄方强调,苏-57E与印度此前生产的苏-30MKI技术相似性超过60%,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曾成功生产超过150架苏-30MKI,这为印度快速消化苏-57E技术提供了基础。 俄罗斯预计,印度能够在三年内实现苏-57E的量产,同时借助这一合作为其国产隐身战斗机项目奠定技术基础。 其次,俄罗斯提出提供先进发动机和源代码技术。方案中包括两种发动机:AL-41F1S和177S。其中,AL-41F1S可直接应用于苏-57E,而177S则进一步提升了隐身性能。 此外,俄罗斯承诺提供完整的源代码,支持印度实现40%-60%的国产化,以便整合印度自主研发的导弹和雷达系统。这一提议无疑迎合了印度希望摆脱外部依赖的军工雄心。 第三,俄罗斯的方案在经济性和交付时间上极具吸引力。相比印度此前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高达2.6亿美元的单机成本,苏-57E的报价仅为0.8至1亿美元。 同时,俄罗斯承诺三年内量产20架苏-57E,并在2030年前完成首批50架的交付。此外,俄罗斯还递交了苏-35M的出口方案。这款四代半战斗机价格更低,配备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经过实战检验的R-37M超远程空空导弹,适合印度在短时间内提升战斗力。 然而,俄罗斯的“慷慨”背后是航空工业的困境。俄乌冲突持续三年,俄罗斯航空工业并未从中获益,反而因制裁和技术封锁导致技术进一步落后。 隐身战斗机已成为全球空军的主流,但俄罗斯的苏-57产能至今未能铺开,迄今仅有不到20架服役。此次向印度递交的方案,被视为俄罗斯航空工业为求订单的“输血之举”。 尽管方案诱人,印度是否会接受仍存疑问。首先,印度能否快速消化苏-57E的技术转移存在挑战。苏-30MKI的生产线已停转多年,设备老化,熟练工人大量流失。 其次,苏-57E的隐身性能一直备受质疑。与美国的F-35和中国的歼-20相比,苏-57更像是“四代半+”,在隐身战斗机时代的竞争力有限。此外,俄乌冲突中苏-35M多次被击落的消息,也让外界对俄制战机的性能产生质疑。 与此同时,印度近年来倾向于多元化采购武器,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尽管俄罗斯是印度传统的军火合作伙伴,但印度近年来已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并传出可能接触美国F-35的消息。 俄罗斯向印度递交的方案,既是其航空工业困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印度空军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多重选择。无论印度最终选择俄制战机还是西方战机,这一决定都将对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和全球军火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份方案能否成功落地,或许将决定苏-57项目的未来命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