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乌军攻入俄本土,车臣部队不战而逃!
www.wforum.com | 2024-08-07 16:27:38  牲产队2024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首次,乌军攻入俄本土,车臣部队不战而逃。很多人对车臣部队都有一个重大的误解,认为车臣部队是一支强大的特种部队,战斗力一流。这是被抖音给骗了。

  真实的情况是,在俄军序列中,排名第一的是俄国防军。这就不用说了,要飞机有飞机,要坦克有坦克,要火炮有火炮,要军费有军费,是绝对的第一序列。

  第二序列则是曾经的瓦格纳雇佣兵。瓦格纳雇佣兵的核心官兵,全部来自于俄国防军,而且是优中选优的精英士兵。因为瓦格纳是私人武装,拿钱干活,不养废物。

  军队里的兵油子,是进不去瓦格纳的。但瓦格纳的缺陷就在于,它没有编制,无法组建坦克装甲部队,也没有空中部队,以精英特种兵为主,打巷战一流,但打不了阵地战。

  第三序列是顿巴斯民兵。有人质疑了,顿巴斯民兵怎么会比车臣武装更强?原因很简单,顿巴斯民兵是一支身经百战的部队。他们从2014年,就开始跟乌军战斗,已经打了8年了。

  在这8年中,由于顿巴斯民兵过于弱小,打不过乌军,为了提高顿巴斯民兵的战斗力,俄军提供大量军援。顿巴斯民兵有单兵导弹,有坦克,有装甲车,还有“山毛榉”防空导弹,武器装备,战斗意志,全面领先于车臣部队。

  第四序列才是车臣武装。为什么车臣武装的排名这么落后?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装备太差了。车臣部队是没有坦克的,一辆都没有,也没有武装直升机,一架都没有,至于战斗机就更没有了。二是,车臣武装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就没怎么打过仗。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富有经验的车臣士兵基本都战死了。如今的车臣部队,是卡德罗夫家族的私人武装。对俄罗斯而言,是绝不允许车臣做大的。只要涉及进攻性的重型武器,车臣部队都拿不到。

  在俄乌战场上,车臣部队主要就是干一些后勤工作。比如,当督战队,驻防后勤线,偶尔去打一下巷战。就这么偶尔的一点点巷战,却被卡德罗夫吹上了天,刷爆全网。

  乌军进攻库尔斯克,驻守边境线的车臣部队,没开一枪,撒腿就跑了。为什么?因为真的打不过。放在边境线上的,本来就是一些普通的边防兵,没有重武器。乌军一个坦克装甲营过来,没有反坦克导弹,根本就没法打。那怎么办呢?就只能一边跑,一边呼叫支援了。俄军紧急抽调战略预备部队,出动卡-52、苏-25等,对乌军实施空中压制。

  但乌军的准备比较充分,携带了专门的单兵防空导弹,连续击落两架卡-52.在这支300人的乌军装甲营的背后,还有远程火炮支援。乌军通过大规模的火炮覆盖,掩护乌军坦克装甲突进。不过,300个人太少了,只能依托于火炮支援,沿着俄乌边境线打,无法突袭纵深地带。

  为什么乌军要这么干?核心就是牵制俄军。当俄军大举攻入哈尔科夫时,乌军不想坐以待毙。而且,双方已经陷入僵持阶段。从正面打,俄军还可以占领一个村,攻下一亩地,乌军就只能被动防守了。那如何破局呢?乌军的选择就是,反攻俄本土,动摇俄军的战斗意志,从后勤线上,撕开俄军的缺口。

  俄军主力部队大都部署在乌东前线了,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等边境线上,防御十分薄弱。这只是乌军的第一次试探性进攻。这个先河一开,俄罗斯边境线就没有安全可言了。

  它意味着,乌军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就可能攻入俄本土,甚至可能反向占领俄罗斯的一个村,二亩地。它的军事意义不大,但政治意义很大。它能极大地提振乌军士气,争取北约更多的军援,还能让俄罗斯颜面扫地。

  俄军必须抽调更多的部队,驻守到边境线上。否则,真让乌军占领三四个村,甚至一两个镇,俄军就要打响边境保卫战,以收复失地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空战输家众多 伊朗或成最大输家?
中国霹雳-15太狠了 飙风成活靶 印军只能
中国红旗-9不给力 防不住法国巡航导弹?
印巴冲突卫星图曝光,空袭打击效果如何?
数十枚钻地弹狂轰滥炸 以色列逮到“大鱼”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空战输家众多 伊朗或成最大输家?
中国霹雳-15太狠了 飙风成活靶 印军只能
中国红旗-9不给力 防不住法国巡航导弹?
印巴冲突卫星图曝光,空袭打击效果如何?
数十枚钻地弹狂轰滥炸 以色列逮到“大鱼”
求购歼-35的消息,在海外刷屏了?
惊掉下巴!朝鲜版PL-12和GBU39/53重磅公开
共军歼-16战机和美军F-35南海缠斗50分钟?
央视证实 歼10CE首次实战 击落多架战机
川普罕见威胁俄罗斯 将发动毁灭性报复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