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有这类人,不亡国才怪
www.wforum.com | 2025-08-17 12:08:08  历史其实挺有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张彦泽到底是什么居心,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他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兵痞,没有什么文化,非常的残暴,主政地方的时候,用两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变态。

我们说坏人,他自私,所以他对别人都很坏,但是大部分的坏人会坏别人,却不会坏自己的家人。

张彦泽不一样,他的残暴是一视同仁的,包括他的家人。

张彦泽有个儿子,具体叫什么那不知道,我们可以称呼为小张。

张彦泽十分残暴,但是儿子小张和父亲截然不同,脾气好,心地善良,仁德处事,这让张彦泽很不满意,他越看这个儿子越来气,认为小张懦弱无纲,不像自己,所以时常鞭打小张。

老子打儿子,其实是白打,古代社会尊卑有序,你当儿子的,打你也没办法,你也得受着,你敢还手?那是不可能的。

小张总是挨打,有一次他实在受不了,他就从家里逃走,逃到了齐州。

只是小张运气不太好,到了齐州之后,一个没留神,就被齐州当地的官吏给捉到了。

官吏一看,这不是张大人府上的公子吗?不敢怠慢,立刻就把小张给送到开封去了。

当时还是石敬瑭执政时期,到了开封之后,石敬瑭一看,哎呦这不张彦泽的儿子么,于是又把小张送了回去。

折腾一圈,又回来了。

看到因为逃跑回来的小张,张彦泽是暴跳如雷,他立刻就要把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给杀掉。

您说说,虎毒还不食子呢,张彦泽怎么能这样呢?

图片(暴虐嗜杀 张彦泽)

张彦泽身边一个叫做张式的官员就劝张彦泽,说伦常所系,血脉难断,明公一世枭雄,威震天下,若因家宅之怒而手刃亲生骨肉,此事一旦传扬,世人将如何看待明公?

当然史料没有具体记载张式是怎么劝的,这是作者猜测的,但是正常人肯定都得劝,毕竟孩子何辜啊对不对。

实际上那是你张彦泽的儿子,又不是我张式的儿子,我干嘛多嘴呢?你杀害你的儿子,跟我有什么关系?

说白了,人家张式还是人性好,不忍见到父子相残的悲剧,人家这才管你的闲事。

结果,张彦泽大怒,他不知好歹,说我教育儿子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敢非议?

他恶狠狠的训斥了张式一顿,还要派人把张式也杀掉。

张式一看,得了,真是自讨没趣,还牵连自己,他赶紧跑路,

张彦泽说你想跑,没门,专门调了一队兵马,二十多号人,在后头追张式。

好在这个张式啊,江湖上也有几个朋友,在朋友们的保护下,他逃到了商州。

您说张彦泽和张式有什么深仇大恨,人家不是说好话吗?人家不是心疼你儿子么?现在你生气了,你把人家赶跑了,没人管你了,你满意了吧?

哎,张彦泽一点不满意,他决不罢休,动用各方势力,竟然硬生生的把张式给捉了回来。

之后,张彦泽对张式进行了残酷的虐待,割掉了他的嘴巴,肢解了他的四肢,甚至把张式的心脏都剖了出来。

残忍,实在是太过残忍了。

我们想一下,张式其实没有犯过什么错,虽然他是张彦泽的下属,难道因为惹恼了领导就要遭到这样非人的对待吗?

所以,张式的家人很快到朝廷检举揭发,要朝廷为张式主持公道。

图片(后晋皇帝 石敬瑭)

这个案子到了石敬瑭手里之后,石敬瑭说这很难办,因为张彦泽当年是跟我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他有功劳啊,我曾经许诺过不杀他。

这话,其实都是托词,其实最主要的一点,是张彦泽和当时的权臣杨光远是亲戚,杨光远彼时手握大权,他都能动摇到石敬瑭的权力,张彦泽是杨光远的人,石敬瑭怎敢擅动?

皇帝没有公道可言,好在后晋朝廷里的大臣们还比较讲究,他们据理力争,说张彦泽如此凶残暴虐,陛下您却连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还要宽宥他的罪过,这是善恶不分,赏罚不明。

石敬瑭说,哎呀,你们不明白我的苦心啊。

大臣们说,现在外面都在传言,是您收了张彦泽一百匹马作为贿赂,臣为您背负了这样的恶名而感到惋惜啊。

大臣们不让步,石敬瑭最后没办法,只好装模作样的处理了张彦泽,把张彦泽的职务给往下降了降。

那面对这个结果,大臣当然不满意,当时后晋朝廷有个刑部郎中叫做李涛,这个李涛啊,他对石敬瑭的处理意见非常不认可,他联合一群文官不断向石敬瑭施压,石敬瑭只好把张彦泽的官职一降再降,大臣们这才算是勉强满意。

当然这只是装装样子,不久之后石敬瑭又找了个理由,给张彦泽加官进爵,封他做了左龙武大将军,您看,这级别不减反增,还特喵的升职了。

这是张彦泽平时生活,为官的表现,可以说他是一个残暴的,残忍的,没有道德的官员。

当然单凭这点没办法说张彦泽就是一个变节投敌之人,但是他在战场上,也是属于那种不太敢打的,尤其是之前的白团卫村之战中,他也一度和杜重威一样,发表过怯战的言论。

老百姓手无缚鸡之力,他狠狠欺负,契丹人武艺高超,厉害的很,他连看都不敢看人家一眼。

圣人云:与贱者者,则必可慊其所爱,与贵者者,则必恐慊其所不爱。

这张彦泽,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人。

所以作者姑且认为,在这个时候接应杜重威的张彦泽,已经叛变投敌了,当然作者这个猜测也许不对,但是这并不影响历史的发展和结果,因为就算现在的张彦泽没有投降,但他后来也还是投降了。

杜重威一打仗,不打就跑,没输就逃,这当然很丢脸,不过当时的情况来说,杜重威没有军事指挥的才能,但这么一个羊质虎皮,伴食画诺之流却拥有几乎是后晋所有的兵力指挥权,他丢人现眼的逃回去,或许大军还能保全,他要是不退,就让他在战场上晃悠,那才是真的危险。

张彦泽既已做了辽人的走狗,他第一要务当然是要稳住杜重威,千万不能让他毫发无损的全军撤退。

见到杜重威之后,张彦泽说杜将军别慌,在下有破敌之法,只要依计行事,可扩全功。

杜重威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很有把握也不行,必须是特别有把握了,他才愿意投入战场,亲临指挥。

张彦泽也是够能吹的,吹的是天花乱坠,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契丹军的行动路线,兵力部署以及粮草储地,你杜将军就跟着我干就得了。

杜重威和张彦泽一商量,俩人决定,集合兵力,向恒州进发,要和契丹人碰一碰。

图片(契丹壁画)

这两个后晋战场上的核心人物,一个是毫无魄力的主帅,一个是心怀鬼胎的叛将,他们研究出来的这个主动出击的破敌之策,这根本就不是基于战场形势的理性判断,而是贪婪怯懦和欺骗背叛相结合的产物。

去恒州,要沿着滹沱河方向前进,但杜重威率兵到了滹沱河的时候,他才发现,滹沱河上的关键桥梁中渡桥,早就被人家契丹军给占领了。

占领了没关系,咱们把他拿下来不就得了么,张彦泽立刻带兵冲锋,猛攻中渡桥,杜重威心中叫苦,说这哥们怎么这么虎啊,契丹人兵强马壮,又掌握了险要地形,你这么蛮干,上去就打,你以为你是李存勖啊,你这不纯纯是送死吗?
然而大跌眼镜的一幕很快出现,张彦泽带兵攻打中渡桥,契丹军手忙脚乱,不能招架,没一会就丢弃了阵地,那是落荒而逃。

又由于张彦泽打的太猛,契丹人害怕他追上来,干脆,一边退,一边放火焚烧,把中渡桥给焚毁了。

张彦泽这个人,他绝大部分的军旅生涯,是在中原作战,他就没怎么打过契丹人,他怎么能这么猛呢?怎么契丹人在他的攻势中就如此不堪一击呢?

有没有可能,其实这是契丹人配合张彦泽演的一场戏呢?目的就是为了给杜重威加深印象,让他不要起疑心,主动示弱,让杜重威觉得有机可乘。

啊,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毕竟没有直接证据,您就当个参考。

中渡桥失守之后,后晋军和契丹军形成了隔河对峙的情况,契丹军在河北边,后晋军则在河南边。

看起来好像当时还比较势均力敌,其实契丹军的情况稍微有点不妙,怎么说不妙呢?因为滹沱河后边就是恒州,当时的恒州,他还在后晋军的控制范围内,也就是说契丹军的身后,也有后晋军的兵力,这一下子就腹背受敌了。

兵书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如果你有超过敌人十倍的兵力,那你可以慢慢打,把敌人围起来打,因为敌我双方的实力太过悬殊,你容错率高,你怎么打都行。

如果超过敌人五倍,可以主动进攻,如果超过敌人两倍,那不行了,那你最好设法把敌人的兵力分散一点,然后逐个击破,如果你和敌人势均力敌,那你就要考虑清楚,有必胜的计划才能开战,如果你的兵力比敌人还少,那你最擅长,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摆脱敌人,而不是跟他打,如果的兵力又少,实力又弱,战场情况又不好,那你应该先暂避锋芒,而不能以卵击石,幻想奇迹出现,或者认为自己可以依靠信念取胜。

耶律德光知道,在中原和后晋打仗,想要耍小聪明,想要弄险,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是不可能的,你只能是稳扎稳打的跟他们打。

现在,想要稳扎稳打也可难了。

河对岸的后晋军一旦把桥修好,就将和自己正面遭遇,而身后的恒州守军虎视眈眈,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什么时候突然偷袭。

这个时候不撤退,还等什么?难不成等着让人包饺子?

滹沱河北岸的契丹大营,夜色深沉,河水呜咽,耶律德光站在一处高坡之上,望着南岸连绵的晋军营火与身后恒州模糊的轮廓,他只感觉甲胄冰凉,寒风掠过他的须发,也仿佛吹透了他那颗曾经雄心万丈的心。

难道,就到这里了么...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叹为观止!日本驱逐舰,弹壳比炮弹还准
摊牌了!巴方为击落印军战机飞行员授勋
南海再添新航母 吨位接近055驱逐舰
华为此举 意味着芯片方面不再被卡脖子
俄罗斯准备两线作战?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叹为观止!日本驱逐舰,弹壳比炮弹还准
摊牌了!巴方为击落印军战机飞行员授勋
南海再添新航母 吨位接近055驱逐舰
华为此举 意味着芯片方面不再被卡脖子
俄罗斯准备两线作战?
下一个乌克兰要诞生了?俄放话军事行动
人型高达实锤了!机枪手穿戴外骨骼现身
一艘顶三艘055 纳希莫夫号重返大洋
武器装备被严密包裹 北京中山公园有数处军
中国影响力攀升 多国领导人将出席9.3阅兵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