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对越高平作战 一天“丧失”两个团 | |
www.wforum.com | 2025-07-02 17:06:49 正观历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1979年2月24日,广西南宁指挥所,许世友将军大发雷霆,在指挥所内怒吼:“谁叫他们退回来的!这些XXX的怕死鬼,杀他们的头……不理他们,非叫他们打不可,打光拉倒,打不下来杀他的头……不准回来,回来的,再打出去,怕死的先死!”一时间,“窝囊废”、“孬种”、“怕死鬼”这些对军人而言是莫大侮辱的词汇从许老将军的嘴里喷薄而出。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到底是前线哪支部队,哪个人惹得许世友老将军勃然大怒呢?这支部队正是42军125师。 一、进占高平 在许世友的作战计划中,越南北部重镇高平被分配给了四十一军和四十二军,原本由四十一军担任主攻任务,可阴差阳错之下,四十一军因穿插严重受阻,主攻高平的重担就交到了南线的四十二军肩上。 42军作为南线进攻部队,由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忠代表军区前指加强这个方向的作战指挥。 根据开战前的作战部署,42军首先以126师迅速夺占东溪,尔后以124师组成摩托化穿插梯队沿4号公路直取高平,与41军协同,歼灭高平地区之敌。如先于41军打下高平,军主力则继续向茶灵方向发展进攻,歼灭高平东北及其以东之敌。另以125师从水口向复和,129师从那花向七溪实施突击,以配合军主力围歼高平之敌和阻击谅山方向之敌增援,保障军主力的翼侧安全。 2月17日6时40分,42军开始炮火准备,15分钟后全线发起攻击。126师兵分两路,376团主力搭乘坦克沿简易公路,378团徒步沿小路,并肩突破敌第一线防御,向东溪攻击前进。377团为预备队,随后跟进。13时5分,378团1营主力进入东溪,与43军坦克团1营会合。于16时、17时分别攻占615高地、661高地,控制了东溪附近各要点,形成南北正面,打开了布局通往东溪的通路,保障了124师向高平实施快速穿插。 我军坦克部队从布局突破沿崎岖山路迅速突入东溪,完全出乎越军的意料,越南军民甚至还以为是自己的坦克,招手致意。124师利用126师打开口子的效果,稍事休整后以坦克为先导,上4号公路向高平实施突击。 18日8时05分,夺占了嫩金山口,控制了弄梅隧道。越军发现我之企图后,匆忙调集851团8营、9营9连、特工第20营和一个“冰雹”火箭炮连仓促占领高平以南之博山、526、490高地等要点,企图凭借有利地形阻止我军进攻。 为此,42军调整了部署,令124师和126师分别从4号公路左右两侧向高平并肩突击。19日傍晚,攻击部队攻占了博山、652高地等要点。20日继续扫清外围,21日15时对高平发起攻击,战斗进展顺利,于17时40分前攻占了高平外围诸要点。 42军麾下有三个师,其中124师负责向高平挺进,126师担任主攻角色,从布局方面发动进攻,沿松山向东溪方向推进,出色完成了在越军防线上撕开突破口的任务。那么,正当124、126两个师高歌猛进之时,125师又在何方作战呢? 二、复和失利 复和县是越南高平省的门户,控制3号公路(水口关—东溪段),直接关系我军向高平纵深穿插的侧翼安全,所以根据战前部署,125师承担了进攻复和县的主要任务。 125师麾下共有三个团,其中373团为全训主力团,承担主要作战任务,374团则长期执行生产任务,军事训练水平有限,根据战前部署仅担任正面助攻。至于375团,同样以生产任务为主,抽调了部分兵力配合373团作战,其主力则作为师预备队以做后手。 为了拿下复和县城,完成军区交代的任务,125师师长李庭阁安排374团担任正面主攻,沿203高地、坡街直扑复和县城;373团从右翼迂回,经波安穿插至班占断敌退路;375团仍作为师预备队,视战况投入。 本以为高平作为越北重镇被围困后,剩余各地的越军便自会望风而降,可谁料,信心满满的42军125师却在复和栽了个大跟头,向复和进行正面攻击的125师各部第一天就进展不顺。 越军346师在复和地区经营多年,早已依托喀斯特地貌构筑起密集火力网,仅复和县城正面就部署了三个加强营的兵力,石山岩洞中机枪阵地密布,狭窄公路两侧更是地雷与反坦克壕纵横交错。 当125师的坦克纵队抵近复和外围玻堡高地时,两侧山头猛然喷射出交叉火网!子弹如骤雨般泼洒在坦克装甲上叮当作响,火箭弹更是拖着刺目尾焰呼啸而来。 负责正面主攻的374团遭越军567团依托喀斯特地貌顽强阻击,被压制于大弄、糖厂地区;而373团穿插至谷芳时,陷入三面石山火力网,连续6次冲锋未果,伤亡惨重,直接被迫撤回国内休养。 374团和越军567团激战至当日傍晚,复和县城仍旧未克,关键架桥点未控制,公路多处仍被越军封锁。 可以说,在2月17日进攻第一天,125师麾下三个团既没有能够打下复和县城,也没有攻下平江渡口预定架桥区的制高点,373团甚至还退回了原进攻出发阵地,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三、上将之怒 战报层层向后方紧急传递,许世友在南宁指挥所得知此情况后大发雷霆,这才有了开篇的怒骂:“谁叫他们退回来的!这些XXX的怕死鬼,杀他们的头!”“不理他们,非叫他们打不可,打光拉倒,打不下来杀他的头”“窝囊废”、“孬种”、“怕死鬼”“不准回来,回来的,再打出去,怕死的先死!” 最后许世友上将甚至下了一道死命令:“让师长带一个团,亲自打到复和去,打不下复和,不准回来!” 军区前指根据许世友上将的死命令,给125师师长李庭阁下达了亲自带375团拿下复和的命令。 李庭阁接到命令后,于2月18日亲率375团轻装夜袭复和县城,同时125师李新良副师长指挥前线374团3营奇袭越军195高地。 在秘密穿插至195高地后,374团以9连主攻、8连火力压制,仅1小时攻克阵地,毙敌37人,缴获加农炮2门,自身仅阵亡5人。此一战,不但士气大振,还切断复和越军核心防线,为后续总攻创造条件。 考虑到125师于2月17日伤亡过大,在谷芳直接折损了373团,374团同样伤亡不小,战力也大打折扣,而作为预备队的375团平日又以生产任务为主,战斗力不强,许世友将军紧急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战场。 彼时,在师长李庭阁的亲自指挥下,战况虽有好转,可越军的战斗意志出奇顽强,九次冲击125师师指挥所,局面一度危如累卵。 接到紧急军令的162师星夜兼程,于2月19日乘卡车强行突进,在炮火掩护下击溃围攻125师指挥所的越军,最终打通3号公路。 2月19日当天,162师和125师紧密配合,将越军546团打得节节败退。下午5时5分,375团攻占了复和县。但该师的战斗仍然艰难,375团团指遭敌炮击,又误判被敌四面包围,搞得整个部队都相当紧张,造成了指挥上的忙乱和部队的混乱。向军区前指也报告了错误情况,使得军区前指感到该师情况非常严重,只得同意该师停止向广渊发展进攻,改为清剿水口、复和、东溪、魁南公路沿线地域残敌并维护交通安全。 一直到2月22日,125师才完全控制复和县城周边,拔下了3号公路上的这颗硬钉子。复和战役中,125师尽管付出较大代价(伤亡数字未见详载),但好在最终保障了东线主力126师向高平穿插的侧翼安全,体现了其战役支撑作用。 其实,许世友上将在军区前线指挥部内大发雷霆,一方面是他武人出身,性格直爽粗豪,有火就撒,有气就放,另一方面,也确实是125师在复和战役初期过于轻敌冒进,吃了大亏。 许世友尽管怒火滔天,却也足够清醒,安排李庭阁带着预备队375团再度进攻时,心中也有着这样一丝战略考量:若因初战不利撤换部队,将严重打击全军士气,且125师将背负永久性荣誉污点。由此可见,许世友上将临阵发怒,怒的是轻敌冒进,怒的是作战不力,而不是专怒一人一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