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被削掉手指抛入河中 这里埋葬了很多秘密 | |
www.wforum.com | 2025-05-01 08:04:55 国家地理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罗马虽为永恒之城,教皇终究是凡人之躯。 在过去1961年里,历史上266位教皇中的大多数,其尘世遗骨都安葬在罗马——藏于这座城市之内、之下及周边的数十处地下墓穴、陵寝和墓地中。 首位安葬于此的是彼得(Peter),这位加利利的渔民,后来成为耶稣基督最早的门徒之一。根据基督教传统,彼得在历经一生的游历传教后,于公元64年被钉十字架殉道,葬于罗马城墙外台伯河(Tiber River)对岸的一处“死亡之城”(necropolis)。 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正下方发现了这片墓地的遗迹,而梵蒂冈(Vatican)城墙下的另一部分区域近期刚向游客开放。 彼得的早期继任者作为罗马主教,领导着一个遭罗马帝国迫害的小教派。他们被秘密安葬在亚壁古道(Appian Way)沿线松软岩石中挖掘的深达数层的地下墓穴(catacombs)里。 这些在起伏郊区地下绵延数英里的墓室群,阴暗潮湿、霉味弥漫,无尽的走廊与台阶通向更深之处。尽管成千上万的壁龛已清空遗骸,但人们仍不难想象,当年罗马士兵在竞技场(arena)搜寻处决对象时,早期基督徒举着火把在这些墓地中蜷缩求生的场景。 首位基督教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在传说中彼得的安葬地修建了一座教堂。如今,经过数次重建并愈发宏伟,此处矗立着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设计的高耸的圣彼得大教堂。 作为天主教世界的首席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的拱顶——在16世纪重建主教堂时经文艺复兴风格规整改造——不仅是90多位教皇的终极安息地,也安葬着欧洲王室成员。 20世纪30年代启动的考古发掘中,人们在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地下发现了一片墓穴的遗迹。这里已静静沉睡约1600年未受侵扰。|国家地理图片集 涂鸦墙(Graffiti Wall)上这个刻有拉丁语与希腊语文字的凹洞,被发现藏有骨骼、布料碎片及其他据信与使徒彼得相关的物品。|国家地理图片集 曾资助米开朗基罗的著名教皇尤利乌斯二世(Pope Julius II)葬于圣彼得大教堂,但其宏伟陵墓却位于另一处。米开朗基罗耗时近40年打造的这座陵墓,因继任者的嫉妒被判定“过于华丽”,最终被下令建在城市另一头的文科里的圣彼得教堂(San Pietro in Vincoli),墓中并未安葬其原本的主人。 897年,已去世约七个月的福尔摩苏斯教皇(Pope Formosus)的遗体被掘出接受死后审判,这一事件堪称传奇。在教皇法庭(papal court)上,斯蒂芬六世(Pope Stephen VI)指控已故的福尔摩苏斯犯有伪证罪,并非法僭取教皇之位。审判结束时,福尔摩苏斯被宣判有罪,其教皇任期被追溯性地判定无效。|国家地理图片集 在圣彼得大教堂的所有教皇遗骸中,891-896年在位的福尔摩苏斯教皇(Pope Formosus)的身后事最为传奇。他死后七个月,继任者斯蒂芬六世(Stephen VI)下令掘出其遗体,为其穿上教皇法衣,以“篡夺教皇之位”的罪名进行审判。 尽管有执事被指派为这位已故大主教辩护,福尔摩苏斯仍被判有罪——遗体被剥去法衣换上破布,曾用于祝福的三根右手指被砍下,最终被抛入台伯河。然而遗体顺流漂下后,浑身湿透的身躯据传仍在创造奇迹。 一场民众起义推翻并囚禁了斯蒂芬教皇,他于897年在狱中被勒死,福尔摩苏斯的遗骸随后被迎回圣彼得大教堂。 流亡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Queen Christina of Sweden)、觊觎英国王位的斯图亚特家族(Stuart) Pretenders 也安葬在圣彼得大教堂,而一群王室成员则安息在紧邻大教堂的“条顿公墓”(Teutonic Cemetery)这一小块飞地中。 在对1983年失踪的梵蒂冈居民伊曼uela·奥兰迪(Emanuela Orlandi)的长期调查中(此案至今未结),一条匿名线索曾在数年无果后指引警方来到条顿公墓。 2019年,为寻找女孩遗体,两座19世纪德国公主的坟墓被打开,却发现完全空无一物——既无奥兰迪的踪迹,也无公主们的遗骸,谜团至今未解。 卡利克斯特三世教皇(Pope Callixtus III)的陵墓位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地下墓穴中,这里是约148位教皇的最终安息之所。|国家地理图片集 保罗六世教皇的陵墓位于被称为梵蒂冈墓穴(Vatican Grottoes)的庞大拱顶墓室群中,该墓室群于16世纪建于圣彼得大教堂地下。|国家地理图片集 如今,方济各教皇(Pope Francis)加入了265位前任的行列。这位以打破梵蒂冈古板传统闻名的教皇,2013年当选时坚持与枢机主教们同乘巴士返回酒店,还坚持自己付车费;拒绝搬进使徒宫(Apostolic Palace)的奢华公寓,选择住在梵蒂冈境内的招待所;并将罗马南部山区的教皇夏日行宫冈多夫堡(Castel Gandolfo)向公众开放,而非自己居住。 因此,方济各对自己葬礼的安排打破常规并不令人意外。他希望离开梵蒂冈的方式如同他到来时一样低调。传统上,教皇葬礼堪称王室规格——这名副其实,因为直到19世纪中叶,罗马教皇同时也是意大利中部大片领土的世俗君主。 就连方济各的前任本笃十六世(Benedict XVI)也被安葬在三重棺木中(柏木、铅、榆木),棺内装满象征其在位年份的教皇硬币,并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高架灵床上供人瞻仰。 方济各的葬礼却无此类排场:他的遗体在圣彼得大教堂停放三日,置于地面的朴素木棺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方济各在遗嘱中要求不葬于圣彼得大教堂,而选择埃斯奎利诺山(Esquiline Hill)上的圣母大殿(Basilica of Santa Maria Maggiore)——自1679年以来首位安葬于此的教皇。 方济各教皇的遗体在圣彼得大教堂停放三日供公众瞻仰后,将移往他生前指定的安葬地——圣母大殿(Basilica of Santa Maria Maggiore)。他将成为350多年来首位在罗马圣母大殿下葬的教皇,此前仅有另外七位教皇安息于此。|国家地理图片集 这座建于432年的教堂,即“以弗所会议(Council of Ephesus)宣布玛利亚为‘上帝之母’(Theotokos)”后的次年所建。其保存的同期马赛克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圣母玛利亚画像之一,其中还供奉着一幅受尊崇的拜占庭圣母像。 更具争议的现代教会史也融入了这座大殿——16世纪的木质天花板覆盖着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从新大陆带回的首批黄金。 圣母大殿内装饰着公元五世纪的马赛克画,以及据说是由哥伦布从新大陆带回欧洲的黄金所镀饰的天花板。|国家地理图片集 2020年3月15日,方济各教皇在圣母大殿的保罗小堂内祈祷。生前,他要求在这座教堂内修建一座简朴的坟墓——“入土为安”且不加装饰,仅以一行简单的拉丁文铭文“Franciscus”作为标识。|国家地理图片集 方济各对圣母大殿的情结始于任教之初,他开创了一个传统:百余次出国访问前后,都会在此祈祷。他还特意在大殿内一座由前任教皇委托制作的“和平之后”(Queen of Peace)圣母像前为和平祈祷——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祈求结束乌克兰战争。 一次访问中,方济各注意到“和平之后”雕像旁的小凹室里,有一扇通向曾存放烛台房间的门,由此萌生了安息地的想法。他在2024年与记者哈维尔·马丁内斯-布罗卡尔(Javier Martinez-Brocal)的访谈录《继任者》(El Sucesor)中写道:“我看到它时就想:‘就是这里了。’” 在临终遗嘱中,他要求“简朴地葬于土中,无需特殊装饰”,墓碑仅刻拉丁文教皇名“Franciscus”,并特别指出葬礼费用由“一位捐赠者”承担,而非教会。死亡、安葬与重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罗马见证了帝国、国王与教皇的更迭,也经历了诸多如福尔摩苏斯重新安葬般诡异争议的教皇葬礼。尽管方济各的葬礼在教皇传统中或许显得不同寻常,但他依然坚定地走在植根于两千年前的信仰之路上。 |
|
|
|
![]() |
![]() |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
![]() |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
![]()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 |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
![]() |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
![]() |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
![]() |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
![]()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 |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
![]() |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
![]() |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
![]() |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
![]() |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
![]() |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
![]() |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