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政治:对抗组织,死路一条 | |
www.wforum.com | 2024-11-08 08:56:37 特例的猫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西游记》中的泾河龙王,虽然是个小角色,却是取经故事不可或缺的引子。 他因私自下雨触犯天天,只得去求唐太宗救命,太宗答应保他一命,还特意把监斩官魏征留在身边。 谁知魏征居然靠着睡觉,在梦中砍了泾河龙王,引得龙王找太宗保“失信之仇”。 这龙王也是欺软怕硬,太宗好心帮他还帮出仇了,真有种怎么不找魏征算账? 太宗为了躲避泾河龙王的冤魂,才找到了唐三藏,而唐三藏被太宗皇帝重用后,观音才能下凡委托取经重任。 可以说,泾河龙王之死就是扇动翅膀的蝴蝶,但如果仔细看原著,会发现件很有意思的事。 同样是违规下雨,好像就泾河龙王被杀,其他人都没事:不提车迟国三妖的呼风唤雨,哪怕同为龙王,也动不动违规下雨。 原著中其他龙王,总共四次违规下雨: 猴子回花果山后,请东海龙王下了一场雨,让花果山重新焕发生机。 在朱紫国那一回,为了救国王配药,也下了一场下雨。 车迟国与三位国师斗法,龙王他们故意延迟下雨时间。 猴子大战红孩儿,遇到三昧真火,龙王忙降下瓢泼大雨。 他们更改的雨点数和时间点,远比泾河龙王严重的多,为什么没收到任何处罚呢? 这就是名著魅力,处处都有细节:几个龙王表面上都是违规下雨,但性质截然不同:一个是对抗中央,一个是配合中央。 泾河龙王被处死,不是因为下雨点数,而是对抗圣旨,他犯了原则性根本性的错误。 原著对此有交代:
原文中每句话都在强调,这是圣旨,不能违抗。 玉帝规定了下多少,就必须下多少,这是执行中央任务,不允许讨价还价。 但泾河龙王因为私心杂念,恶意对抗中央,破坏大政方针,这样的害群之马,还能留着吗? 红头文件摆在面前,居然还敢玩花活,这到底想干什么? 还有没有把组织放在眼里,泾河龙宫到底是组织的,还是你私人的?是不是组织意识贯彻不下去? 再看四海龙王,他们下雨是配合猴子取经,而猴子取经是玉帝和佛祖都支持的。 既然是执行中央政策,怎么可能算罪过呢? 其实下不下雨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理解中央精神,怎么表现忠诚。 假如玉帝规定,龙王未经圣旨不许私自下雨,那四海龙王肯定也没胆子帮猴子。 而从原著来看,除非天庭特殊规定的地方,龙王对下雨都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比如凤仙郡的旱灾,就是玉帝明令不许下雨的,因此猴子把龙王请来,龙王依旧不敢下雨。 行者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即时见正东上,一朵乌云渐渐落至堂前,乃是东海老龙王敖广。 那敖广收了云脚,化作人形,走向前,对行者躬身施礼道:“大圣唤小龙来,那方使用?”
玉帝明确说了禁止下雨,猴子非逼着让下,咋办? 两边都是得罪不起的大佬,就让猴子去找玉帝呗,只要你能让玉帝同意下雨,我当场就下给你看。 这就是政治,下级解决不了的问题,老老实实矛盾上移:一个负责执行的小虾米,千万别卷入到决策矛盾。 由此可见,泾河龙王真不算冤杀,和其他龙王比起来,他是真的不懂官场,不懂政治。 因此哪怕做了同样的事,也是两个性质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千言万语,纪律第一:接私活我不管,有命令必须执行! |
|
|
|
![]() |
![]() |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
![]() |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
![]() |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 |
北约给中国歼-20的代号改为Fagin 为了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