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近现代阅兵:苏联秀肌肉怎么秀到没朋友?
www.wforum.com | 2024-10-03 22:29:19  循迹晓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提起阅兵这个话题各位都不陌生,世界上一些大国每年或者每隔几年就要搞一次盛大的阅兵式,不过如今的阅兵式更像是外交博弈,各国之间在外交场上不方便说的话都会放在阅兵场说。

  那么历史上阅兵都发生过什么故事?各国又是怎么对待阅兵的?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图为后人复原的西周贵族武士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阅兵,商代末年,周国逐渐强大,武王计划灭商,为了摸清其他诸侯国的态度,特意在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各诸侯国对周人的军事实力非常敬畏,诸侯都表示愿意听从指挥,周武王实力大增,于是开始策划伐纣事业,两年后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而这次“孟津观兵”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阅兵式。

  在周朝建立后周公制定周礼,各国一些行为都要按照规矩执行,其中阅兵也要按照基本法,按照规定各国阅兵需要“五年一阅,汰其赢,登其锐”,也就是说每五年搞一次,通过检阅,淘汰老弱残兵,补充新生力量。

  ◇ 图为复原春秋时代的诸侯军队

  当时的阅兵式前半部分是展示军事训练成果和演习检阅,后半部分是进行田猎,也就是用围猎的形式进行军事演习。对于阅兵的时间没有明确要求,尽量以不误农时为主,鲁桓公六年时鲁国曾在盛夏时节搞了一次大规模阅兵,后来孔子在提起这次阅兵就说的非常直接,不仅妨碍种地,还对百姓生活造成损害,这种做法实为严重的失政,评价它是“无事而为之,妄动也”,成语轻举妄动就是从这来的,一开始这成语的意思是别像鲁桓公这样没事找事,到后来意思变了。

  后来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后,阅兵没有了原来更换新鲜血液的职能,只是在打仗之前或者是天子心血来潮才搞,今天看秦始皇兵马俑,排成的就是阅兵阵型。到了近代后由于军制改革,一切都向西方看齐,阅兵式也逐渐与世界接轨。

  ◇ 图为秦始皇兵马俑

  既然是向西方看齐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洋人的阅兵式,他们的阅兵来自于古罗马时代,古罗马会在打了胜仗后会搞阅兵以示庆祝,军队主将如果觉得自己功勋卓著,可以向元老院提申请,经过元老院投票表决后方可举行。

  ◇ 图为罗马凯旋式

  阅兵活动中,罗马城里的官员为将士们做先导,缴获的旗帜、战利品方阵紧随其后,再后面是将领方队,最后是普通士兵,参阅将士一般不穿铠甲,而是穿着节日盛装,接受沿途民众的欢呼。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各国基本上都在沿用这种传统和形式,1702年俄国军队战胜瑞典,彼得大帝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阅兵式,他本人亲自站在马车上检阅部队,这也是有史记载第一次红场阅兵。

  到近代后随着国家内政外交逐渐复杂化,阅兵式也会承担一些政治职能,比如为本国某种思潮造势,或是威慑其他国家。

  ◇ 图为拿破仑三世在总统任上的一张照片

  1848年欧洲爆发大规模革命,法国政局一片混乱,拿破仑三世当上法国总统,此时的拿破仑三世空有总统之名,议会中的两大派系,支持波旁王朝复辟的建制派与支持共和的共和派,都与他合不来。而法国社会对这样混乱的局面早已失望,把希望寄托在拿三身上,希望他能带领法兰西重现他大爷的荣光,于是在1851年的阅兵式上,拿破仑三世代表政府检阅军队,一些崇拜拿破仑的士兵突然向他高呼“皇帝万岁”,一时间全场哗然,议会议员听说后更是如临大敌。立马修改法律,将总统任期从四年改为三年、不可连任,并且废除了人民的普选权,核心目的就是阻止拿三当皇帝。而拿三被那几个士兵一喊立刻懂了心思,他意识到机会来了,看来我称帝是有群众基础的,既然如此何愁大业不成?于是立刻以议会侵犯民权为借口,发动军事政变驱逐了反对派,并在巴黎人民的欢呼声中推出了新宪法,使总统的职权得到强化。

  不久之后法国再次举行公投,拿破仑三世成了投票产生的皇帝。可以说后面的这些故事,都是那天阅兵式引起的蝴蝶效应。

  西方国家的阅兵式也有秀肌肉的成分,早在德国投降后苏联、英国就先后在柏林举行阅兵,到了45年6月底,朱可夫则向各国提议,要盟军在柏林举行一次联合阅兵。由于这几个国家本来就有利益冲突,原本反法西斯能让他们搁置矛盾,现在法西斯没了彼此的矛盾也就涌现出来了,这次阅兵正好是能威慑昔日盟友的最好机会,各国都拿出来自己压箱底武器。

  ◇ 图为1945年9月7日柏林阅兵式上朱可夫乘坐汽车检阅部队

  9月7号盟军在柏林的联合阅兵就在明争暗斗中开始,美国人展示的是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暗示其他人未来军队中全方位机械化才是主流;英国人拿出来了彗星坦克,这是他们在二战末期研发出的新产品,可以正面抗衡德国人的虎式坦克,虎式坦克是盟军的噩梦,英国有对付它的撒手锏,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他们看见苏联坦克后马上就笑不出来了,苏联人开上来他们最新研发的IS-3重型坦克,在性能上它可以碾压一切德国坦克,只是投产时间太晚没赶上跟德国人最后的较量,如果它拿来进攻欧洲,美英法三国将没有任何能抗衡的武器。

  ◇ 图为英国“彗星”坦克接受检阅

  ◇ 图为驶入检阅大道的苏联IS-3坦克编队

  在观察到其他盟军军官的错愕后,朱可夫元帅满面红光,其他人也只能尴尬的陪笑。同样是在这场阅兵式上,美军代表巴顿将军本来就对苏联非常敌视,再加上他是个大嘴巴,于是跟他的翻译说“我们早晚要跟他们打仗,就在这一代时间里”,一时间差点引发外交纠纷。不过巴顿说的也没错,没几年铁幕降下美苏就进入冷战,这次柏林阅兵可以说是冷战的先兆。

  ◇ 图为阅兵式上,一脸骄傲的朱可夫,他身边的英军代表布莱恩·罗伯逊则笑不出来

  此外,还有些阅兵式能推动科技发展,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皇家海军为她举办海上阅兵式,现场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一艘不在受阅舰艇之列的小艇突然闯入现场,以极快的速度摆脱了警戒舰艇的追逐,超越了在场的所有舰船。

  ◇ 图为高速航行的“透平尼亚”号

  这艘小艇名为“透平尼亚”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轮机驱动的船舶,蒸汽轮机的工作效率比比其他动力快出一倍都不止,当时这个新技术并没得到重视,他的设计师希望用惊扰圣驾的方式告诉世人这个蒸汽轮机好用。最后女王很大度的原谅了这个僭越之举,设计师如愿以偿受到赏识,嘱咐海军大臣在这方面多留神,自此蒸汽轮机用在了各种新型号的军舰上,皇家海军的军舰不管到哪,始终比用旧式蒸汽机的其他国家军舰快出一个档次。

  在冷战后的阅兵式更多是拿来外交,比如法国每年在7.14大革命纪念日举行阅兵,每次都会邀请欧洲其他国家元首来参加。总的来说,阅兵式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含义,现在战争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武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方便展示。各国的阅兵式更像是一个展示自己人缘的朋友圈,毕竟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有多少飞机大炮的硬实力很重要,但有多少朋友的软实力更重要。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惊掉下巴!5000吨大驱,塞进74个垂发?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巴方2大劣势 想赢,靠“中械武器”还不够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惊掉下巴!5000吨大驱,塞进74个垂发?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巴方2大劣势 想赢,靠“中械武器”还不够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解放军能20分钟摧毁美国11航母? 中国专家
俄乌战争提醒了中国:8000辆59式坦克不能丢
情侣夜夜开窗激战响彻全区 居民忍不住…
中国高官傻眼 美国要向中国模式靠拢
金正恩造出全世界第一条武库舰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