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王献之“嗑药”后,写下一篇神作,水平超越其父
www.wforum.com | 2022-11-05 11:18:40  夜读文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估计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魏晋时期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从大的方面来谈,这是艺术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书法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一定会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

从客观的文化环境上来看,魏晋时期的思想以及个性和世人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书法的境界提升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还有一个方面,比如晋人崇尚散淡为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以常常吸食“五石散”,来达到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二王”父子便是其中的吸食的典型,王献之在一次吸食之后,随手写了两行字,而正是这两行字,超越他的父亲王羲之。

此帖便是著名的《鸭头丸帖》。

“鸭头丸”乃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中药,据说是治疗吸食五石散之后的后遗症的一种病,也是魏晋时期人们常备的一种药物,此卷的内容只有寥寥的15个字,但尽管如此,将魏晋时期的书法格调风度和气息全面展现了出来。

这15个字是:

“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意思是说,王献之听朋友介绍,吃了这种“鸭头丸”,并且无疗效,自己试验过之后发现确实如此,然后两人约在明天见一面,聊聊这事儿。

内容的意思很简单,但书法确实十分的不简单。

目前我们见到的《鸭头丸帖》乃是唐代的绢本摹本,虽然是摹本,但是唐代的摹刻技术依然炉火纯青,最为常用的乃是一种“并行线拓”的方法,乃是用中国绘画中的白描方式用不同的墨色一点点勾勒出原作的状态,达到了与原作毫无差别的状态。

无论是细微的牵丝映带还是最为基本的墨色变化都与原作毫无二致。

此卷《鸭头丸帖》虽然仅有寥寥十五字,但却是学习书法的朋友无法绕过的一件旷世法帖。

从技法的角度来看,此卷气脉贯通,有着“草圣”张芝一笔书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是刻意的寻求一笔,而是在一次蘸墨之后,毫无迟滞地书写数字而气息不散,凝神专一,在书写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用一种轻重力度所书写,而是有着明显的轻重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唐人以后的提按法所完成,而是手腕的力量加持,形成了一种气脉贯通、有张有持、有缓有急、有蓄力有放纵、墨色有浓有淡、字体有行有草的一种状态。

虽然是两行,却足以值得后人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是怎样的书法学习,才能早就这两行的天人之妙的境界,是如何的厚积薄发才能够形成如此高格的艺术情态,简单的两行字,有时代的加持,有家族的基因延续,有个人的天分与努力,是后人高山仰止的一件经典法帖。

(1)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巴方首曝与印空中对峙细节:三军协同反制
中国不止六代机 美军多领域持续落后
反炮兵雷达一秒锁定 印巴炮兵几个月不挪窝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