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贝加尔湖里,沉睡着25万具冰冷尸体
www.wforum.com | 2022-06-18 22:44:53  夜读文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01

这座世界上年代最久远的新月形湖泊坐落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最大透明度可达40.5米——透过湖水观察水面之下40.5米内的生物就像是透过空气一样清楚,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眸”。

不过,就在它那清澈动人的湖水深处,隐藏着深不可测的黑暗。

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37米,平均深度也有730米,而中国最高楼、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塔”高632米。

在那幽暗极寒的水下,静静地躺着25万具冰冷的尸体。

事情发生在距今约100年前。

1917年俄历2月(公历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的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同时,资产阶级得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支持,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不过,临时政府在后来的十月革命里被推翻,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并与德意志帝国及其盟国奥匈帝国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贝加尔湖里,沉睡着25万具冰冷尸体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法国、日本、波兰、美国等国因不满俄国单方面退出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以及沙皇俄国债务等问题,对俄国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

而原俄罗斯帝国境内持完全不同政治主张的各派势力——包括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也联合起来对抗布尔什维克,组织起数量庞大、所占地域极其广阔的白军与红军对抗。

贝加尔湖里,沉睡着25万具冰冷尸体

但是,白军最终不敌红军,1919年11月,其位于西伯利亚西部的据点鄂木斯克陷落。

为了保存实力,白军试图撤退到红军难以追及的西伯利亚中部。据统计,当时踏上逃亡之路的军民总人数达125万人。

其中白军约50万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沙俄时代的贵族、僧侣等75万人。

他们带着复辟沙皇的最后资金——罗曼诺夫王朝留下的500吨金银财宝,用马车拉着粮食,开始了逃亡之旅。

02

这是一次横贯8000公里的漫长迁徙。

时值11月,西伯利亚大雪纷飞,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

仅一夜之间就有接近20万人被冻死。

三个月后,这支125万人的队伍减少到了25万人。粮食和燃料已经耗尽,马匹也逐次倒下。

贝加尔湖里,沉睡着25万具冰冷尸体

最后,他们不得不放弃那500吨黄金,并坚持到了2000公里外的伊尔库茨克。

横亘在他们眼前的,是已经冰封的的贝尔加湖。

湖面像镜子一样透明,在夕阳的映衬下发出幽蓝的光,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湖面宽80公里,并不是不可逾越的距离。

白军的先头部队估计,冰的厚度达到了3米,应该没有问题。即使有什么不测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毕竟后有追兵。

一行25万人踏上了冰面。

蓝幽幽的光好像在为他们指路,顺着那光一路往前,就是生的希望。

03

不过,极寒的西伯利亚平原,寒流像坏脾气的孩子一样肆虐,大雪裹着一股冷空气袭来,周围的气温骤然降到了零下70度。

失去意识只是一瞬间的事。

在广阔的湖面上,逃亡的人们好像被施了某种魔法,连同周围的空气一起被凝固了。

还剩下一些意识的,试图挪动脚步,但脚黏在冰面上,拔断了也拔不起来。

贝加尔湖里,沉睡着25万具冰冷尸体

空气中只剩下暴风雪肆虐的声音,听不见一点人们的哀嚎。

也许是声音被冻住了,也许一切发生得太快,他们甚至来不及呼救,就被活活冻死了。

几个月后,春天终于来到了西伯利亚。

贝加尔湖上传来了冰川裂缝的声音,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随着冰雪消融,25万具尸体被湖水吞没,永远地沉入了1637米的水底。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向秦刚打黑枪的人 绝不会是谢峰 而是…
四面楚歌!18国帮菲对付中国 还有4国落井下
加速脱钩,北京悄悄下令
中国男大学生全裸上课 勇闯校园 全校疯狂
中国又拉了俄罗斯一把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向秦刚打黑枪的人 绝不会是谢峰 而是…
四面楚歌!18国帮菲对付中国 还有4国落井下
加速脱钩,北京悄悄下令
中国男大学生全裸上课 勇闯校园 全校疯狂
中国又拉了俄罗斯一把
这才是北京真实想法 中国学者泄天机
马克龙将在巴黎接待习近平
两会后,风向变了,很多人没发现
决战时刻就要到了
江青和女婿墓曝光 摄像头很多 依燕山龙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