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30日-10月18日,发生的维亚兹玛合围战,是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实施“台风”战役初期的围歼战,中央集团军群下辖第4和第9集团军、第3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庞大兵力,分别从南、北两面向科涅夫上将指挥的西方面军发起总攻,迅速突破苏军在维亚兹马的防线。
根据德军方面的报告,作为莫斯科战役的组成部分,在维亚兹马合围战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全歼了苏联西方面军4个集团军,余部退守至莫扎伊斯克一线,总共俘获了多达67万的苏军官兵。
另据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证实,从1941年10月1日至12月5日苏军在莫斯科方向的全部阵亡失踪者为51万人,扣除其中的阵亡外,全部被俘者超过40万人。
维亚兹马战役,苏军损失惨败的原因,源于时任上将科涅夫的决策失误,在当时苏军兵力和武器不如德军,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科涅夫上将包括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都没有将主力部署在纵深。
只是将三个方面军呈前沿一线部署,科涅夫等苏军高级将领,显然并未吸取基辅战役的惨败教训,面对德军能快速突击的机动装甲集群的合围,不知道该如何防御与突围。
苏军三个方面军拥有125万人的庞大兵力,但由于苏军的防御纵深过浅,对德军坦克集群的强大突击缺少应有的对策,非常容易被德军的装甲利刃所刺透;此外,科涅夫上将企图从德军的侧翼进行战略攻击,却又得不到其他两个方面军的援助,处于各自为战的态势中。
同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路线,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未从科涅夫上将预测的西面进行攻击,而是从南、北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迅速突破了薄弱的苏军防线,向西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维亚兹马城进逼。
在等不来斯大林后撤的命令,科涅夫上将又缺乏甘冒风险下令后撤的勇气,磨磨蹭蹭中顿时丧失了突围的良机,让快速突击的德军第3、第4坦克集群,顺利在维亚兹马会师。
此时,大批刚补充到作战单位,未经严格训练的新兵,在失去指挥员和政工干部的率领后,军无斗志中纷纷弃械被俘。
维亚兹马战役,最终,被打成了德军的合围战,西方面军等惨败在所难免,是日后最高军衔为陆军元帅的科涅夫,生平所经历的空前规模的大惨败。
打下维亚兹马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主力距离莫斯科只有200公里了,这让苏联首都岌岌可危,斯大林不得不被迫将大部分政府机构,以及各国外交使团撤退到伏尔加河中游的古比雪夫市,以躲避陆军元帅冯·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