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和陆军航空兵、海军和海军航空兵(没有独立的空军,空军依附与陆军和海军身上),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灌输,都非常死心塌地愚忠天皇,其军队的战斗力也非常强悍,战场上被俘的人员极少,一般都会负隅顽抗,死战到底,甚至会选择自杀。
1944年3月末至4月初,美海军太平洋舰队第5舰队的航母编队,袭击并攻占了帛琉群岛和雅浦岛等地后,就驶往太平洋西南部,去支援时任四星上将麦克阿瑟所指挥的美澳联军对新几内亚岛北部诸地采取的进攻行动,也即霍兰迪亚战役。
麦克阿瑟将军,对霍兰迪亚可谓志在必得,他认为一旦攻克霍兰迪亚,就将进一步破坏日本在太平洋上建立的岛链防御体系,能为盟军的西进提供更好的据点。
老谋深算的麦克阿瑟,命令海军航空兵持续对马丹、威瓦克、赛多尔等地进行空中打击;同时命令巴比将军率领一支由东部、中部和西部登陆突击大队的登陆编队,在第5舰队的8艘护航航空母舰的掩护向西挺近,营造出美澳联军要在威瓦克东部海岸登陆的假象。
驻防新几内亚岛的日本陆军第18军则作出判断,美澳联军进攻霍兰迪亚可能性极小,将在威瓦克以东地区登陆,并作了抗登陆作战的准备。
1944年4月21日,美国陆军第41师的一个步兵团,在霍兰迪亚东南120余英里的艾塔佩登陆,日军在艾塔佩担任防御的海岸兵力只有两个步兵中队300余人,进行了微弱的抵抗,无力阻挡潮水般上岸的美军,不得不退入山林进行阻击,以迟滞美军的行动。
同时美军第24师从德巴布雷向东南挺进,对圣塔尼湖地区的日本守军实施夹击,这两个师于4月26日对驻守日军一个旅团1.1万人形成了包围,并攻占了日军设在圣塔尼湖附近的两个机场。
随着战役的展开,美军工兵巩固了岛上的野战机场,登岛的两个步兵师则全力封锁威瓦克至霍兰迪亚的濒海公路,以阻止新几内亚岛东部日本陆军第18军主力前来增援。
日军以舟艇载运部分步兵和炮兵,从海上绕过美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封锁,但从海上偷渡的企图在美海军舰艇的严密防御下亦告失败。
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也被大量部署到位,粉碎了日本海军航空兵对霍兰迪亚的空中增援,丧失航空兵掩护的日本守军,绝难挡住美军机械化部队平推作业。
此外,闻讯前来增援的日本陆军野战师团,也被美国海军阻挡在海上,在美军成功抵御了东部日军增援部队的多次进攻后,日军被迫放弃了继续增援霍兰迪亚的军事部署。
此时,霍兰迪亚的日本守军陷入了没有空中掩护,没有援军非常困难的处境,在弹尽粮绝的背景下,守军丧失了自杀式的“板载”冲锋,断断续续地不停地有零零散散的日军,选择向上岸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投降。
霍兰迪亚战役结束,经过严格的清点,驻军1.1万人中,总共有1000余人,成了美军的俘虏,相当于一个成建制的日军野战步兵大队的兵力。
在日美太平洋战争中,也是很罕见的现象,一般守岛的日军,在战到精疲力尽,粮弹全无时,没有援军时,不是选择自杀式的“板载”冲锋,就是选择切腹自杀,也不愿成为美军的战俘。
霍兰迪亚战役,日军投降有1000余人,原因是驻地的作战物资,包括食物供给都成了问题,战前精锐的野战师团被抽调走了,只留下约一个旅团的兵力,让驻守的官兵认识到自身成了军部的弃子,影响到了为天皇死战到底的意志。
进入丛林的日本守军,缺药缺粮缺弹药,许多士兵都饿得头昏眼花,天气的炎热,蚊叮虫咬,时不时的暴雨来袭,让日军官兵苦不堪言。
战时处境的艰难,会逐渐消磨日军士兵的作战意志,精神就逐渐处于崩溃状态,在取胜无望的前提下,只要有一个人选择走出丛林,选择向美军投降,就会影响一大片人,从数个人的行为,演绎成一个分队、一个小队、一个中队等成建制地向美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