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基辅战役 斯大林如何把胜利拱手送给希特勒 | |
www.wforum.com | 2021-03-22 19:28:5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这场战役的胜利可以说是斯大林同志拱手送给希特勒的。 苏军投入有西南方面军(第5、第26、第37、第38集团军)、南方面军(第18、第9集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第13、第50、第3、第21集团军)计10个集团军。 德军在战争的这个阶段正是精锐还没折损多少,经验值反而暴涨的时候。德军空地配合的战术已经调整得基本适应了俄国千里大平原的节奏,真的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上到下的士气都是最高的状态。反观苏军,从斯大林到底下的小兵还没几个琢磨明白过机械化战争呢,朱可夫那样的明白人太少了,只能用血洗掉头头们脑子里的陈腐观念。 首先,8月中旬,在基辅西南方向的乌曼合围战结束后,至8月下旬,“南方”集团军群在宽大正面上占领了从第聂伯河河口到基辅南部的第聂伯河沿岸。这种态势引起了希特勒的极大兴趣和注意。8月20日,按照德国人的话说:整个战线上出现了一幅令人叫绝的景象:“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向东突击的两支先头部队已形成齐头并进之势,几乎成了一条直线,两者相距约550公里,直线中心距后方也大约550公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几乎等边的三角形地区,苏联一个完整的方面军便位于这个三角形地区之内,这大概是每位统帅都梦寐以求的军事势态吧。 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集群于是从戈梅利南下,他的西面是第2集团军配合。当面的苏军是新成立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是此战成名的叶廖缅科,当然是骂名。朱可夫和叶廖缅科是军事学院高级研修班的同学,同期还有巴格拉米扬等人。对叶廖缅科的那点水,朱可夫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到了8月中旬,已经不在总参谋长任上的朱可夫还是给斯大林打报告,提出对布良斯克方向的担忧。结果是叶廖缅科同志以“要粉碎古德里安下流坯”的旦旦信誓打动了约大叔。然后叶廖缅科把21集团军和西南方面军仓促组建的40集团军(好听吧?其实就搜罗来了3个师就拼凑出个40集,所以苏军的集团军有时候也就是个名而已)并排挡在古德里安的前进路线上,准备好好收拾下流坯了。 8月底,斯大林又做出了一项对德国人取得基辅会战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决定:他命令西南方面军立即停止撤退。部队要返回原地,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杰斯纳河(都已经被古德里安突破了)、苏拉河和第聂伯河防线。正在撤向东部顿涅茨地区的物资,要坚决运回西部地区。要动员城乡居民到前方去修工事。 南翼德军利用苏军38集团军忙于应付(9个师的苏军对付20个师的德军)的机会,在克列缅楚格又建立了一个登陆场。等到9月11日,这个登陆场已经大到足够容纳第1坦克集群进入了! |
|
![]() |
![]() |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
![]() |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
![]() |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 |
克什米尔上空风云突变!巴铁中式战机2打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