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德国在一战期间大量使用潜艇以来,反潜逐步成为了许多国家海军的重中之重。从一战后期开始,反潜巡逻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不过此时的反潜飞机受制于当时的声纳水平,无法对潜艇进行精确定位而且连续跟踪能力较差。根据统计,协约国反潜兵力共消灭德国潜艇140艘,另有19艘沉没原因不明,还有19艘为失事沉没;这其中6艘德国潜艇为飞机单独击沉。
停泊在码头的德军潜艇
二战初期,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为所欲为,不仅取得了巨大战果,而且直接威胁到英国与美国之间的战略联系。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德国潜艇的疯狂肆虐,反法西斯战争就无法取得胜利。急迫的需求,高度的关注,加之飞机技术、声呐技术、雷达技术以及机载武器的迅猛发展,使反潜飞机的技术性能及作战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
在二战战火中,反潜飞机得以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岸基、水基、舰基三位一体的反潜机体制,它们各具特色,相互配合,取长补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搜潜设备方面,吊放式声呐、漂浮式声呐、搜索雷达、磁场探测仪、探照灯等装备到反潜机上,使搜潜手段更加丰富,搜潜范围更广,搜潜准确性更高。在攻潜武器方面,普遍装备了深水炸弹、火箭、鱼雷等,足以对当时的潜艇造成致命毁伤。反潜飞机发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族系,同时有了专门的名称——反潜巡逻机。
英国皇家海军博物馆陈列的航空反潜炸弹
岸基反潜巡逻机是以陆地机场为基地的反潜飞机,大多由运输机或轰炸机改装而成,体形硕大,空间充足,搜潜设备和攻潜武器种类齐全,速度快、航程远、留空时间长,非常适合执行大面积海域的反潜任务,是反潜巡逻机中作战效能最高的飞机。
水基反潜巡逻机由水上飞机改装而成,能够在江、河、湖、海和大型水库起降,一般都有船身机体或安装有浮简,既可以在空中飞行,也可以在水面上漂泊或高速滑行,其飞行能力虽不及岸基飞机,但可隐藏在海岛或礁石附近等待战机,丰富反潜作战的战术。
舰基反潜巡逻机以航空母舰等大型舰船为起降平台,作战时,被航空母舰运至作战海域,容易达成搜潜或攻潜作战的突然性,使敌潜艇很难防范,在二战中曾取得巨大战果。舰基反潜机受制于起降空间限制,在布局和技术上有特定的要求,比如机翼、尾翼甚至机体折叠,需加装着舰尾钩,加强起落架,涂覆防腐蚀涂料等。
二战期间,飞机共击沉潜艇412艘,占潜艇损失总数的37%,飞机和水面舰艇协同击沉潜艇47艘。战争后期,随着反潜飞机的数量和型号的增加,已经被广泛用于反潜,成为反潜战的主力军,当时大面积反潜任务主要由航空兵来担负。
二战以后,随着潜艇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反潜作战新的要求,逐步形成了岸基反潜飞机、水上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三大系列。岸基反潜飞机与其它反潜平台相比,具有搜索速度快、作业范围广、作战威力强、潜艇难以发现和反击等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反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潜水上飞机以其海面起落并航行的特殊能力和较强的载荷能力,能够承担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固定翼/旋转翼飞机难以执行的反潜作战任务。不过,由于受到自身结构特性和海上作战环境条件限制,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海军航空兵还有在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