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苏联大使曾在华自费旅行刺探情报 引中方高度警觉
www.wforum.com | 2016-04-01 19:02:1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关系日趋紧张。1960年莫斯科会议召开,中苏双方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而发表了《莫斯科声明》,中苏关系也因此在表面上稍有缓和。1961年,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适时提出到中国部分省份自费旅行的要求,中方为了表示珍视中苏友谊也不便拒绝。此次活动,苏联使馆工作人员是通过“一看二问三谈四购书”的方式收集信息的。

  从“看”来说,苏方人员到地方省份后都会提出参观经济、政治、文化部门等要求。苏方人员在“看”方面的特点:一是看细节,提出的参观要求重点突出,如对人民公社要求参观时间长,到基层生产队去;二是不受控制,提出自己想去的地方,不希望接待人员监督,可以获得更多真实的信息;三是搞突袭,到地方后突然提出改变路线或找理由突然访问某地,造成接待方准备不足,可以看到非掩饰的信息。

  从“问”来说,苏方人员对其非常关心的问题会连续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苏方人员提问的特点:一是问得细,问题准备得很充分,涉及普通百姓的吃穿用等;二是问得多,采取追问的方式,对感兴趣的问题抓得很紧;三是覆盖面广,包括农业、工业、文化、教育等;四是有层次,问题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中观涉及省市的发展现状,微观涉及群众的衣食住行。

  从“谈”来说,座谈是主要的方式。苏方人员到各地都会提出要求当地负责人接见,并介绍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现状,从中掌握比较宏观的信息。

  从“购书”来说,购买信息的载体,主要是图书、报刊、地图和纪念品。这是有效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次苏联驻华使节在中国境内自费旅行时间跨度比较长,基本贯穿全年;从人员层次上看,大使、参赞、秘书等都参与了自费旅行活动;从去向上看,基本覆盖中国主要地区。由此说明,苏方为全方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惜付出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这在当时引起了中国方面的高度关注和警觉。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巴方首曝与印空中对峙细节:三军协同反制
反炮兵雷达一秒锁定 印巴炮兵几个月不挪窝
全球仅此一架?图-119可绕地球飞行80圈
中国不止六代机 美军多领域持续落后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