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志愿军轰炸机部队首战:5分钟被美机击落4架
www.wforum.com | 2016-01-03 17:55:39  环球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突袭打掉美方筹码

  1951 年7月10日开始的朝鲜停战谈判,一直处于僵持状态。美方代表称,朝方需以开城地区的土地为代价,换得联合国军从西部海岛撤军。志愿军于是决定收复这些海岛,以打掉美方的谈判筹码。这些岛屿包括大和岛及周边。传统的说法认为,这里是美韩军队重要的前哨阵地,岛上拥有情报人员及大功率雷达、对空情报台和窃听装置。但是来自“航空兵25师、23师战友论坛”的帖子《回忆轰炸大和岛及空战的争论》里则提及:“在大和岛及附近各岛上只有500多人的朝鲜反共游击队,没有韩国部队,而英美官兵在11月6日当天也只有两个人,是联军特种作战部门派在此区的指导顾问。大和岛上更没有雷达站或监听站等设施,联军最北边的雷达站设在大同江口的椒岛,还在此地以南百多公里外。”

  两军尚处于停战谈判中,战斗已打响。该次战斗计划由志愿军第50军148师登岛,志愿军空军第8师24团从空中配合,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

  20岁的李清扬是第一次轰炸编队左下方中队长机的领航长,他曾作为社会进步青年被招入航校,新中国的航校学员均来自进步青年或文化程度高的陆军官兵,目标是解放台湾。

  李清扬和其他34名执行任务的机组人员都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他们在航校学习不到一年,战斗科目训练不足20小时。唯一有作战经验的大队长韩明阳从东北老航校毕业。

  出征前,机组人员每5个人一组坐在一起,用侦察科的大相机照相,然后再剪成5张单人照片。这种戴着没有帽徽的棉军帽的单人半身照,被称为“烈士照”,为防止牺牲后的追悼会找不着照片而预备。每位参战人员还拿到5000元朝鲜币和写有中朝两国文字“我是中国志愿军空军”的布条,以便在跳伞生还后使用。

  1951 年11月6日,临近16时,轰炸机编队飞抵大和岛上空,进入轰炸航程起点,李清扬随着大队长机一起打开弹仓,看到长机的弹仓下有“小黑点”露出,李清扬立刻摁下投弹电门,并马上拉起投弹手柄,这样做是防止电门失灵,错过投弹时机。接着,李清扬开启照相机电门,拍摄轰炸效果照片。但飞机上的胶卷都是缴获来的,已经过期,什么影像也没冲洗出来。

  虽然没有图像证明,但战报显示,此次志愿军共投弹81枚,命中率90%。由于袭击突然,没有防备的敌机未来得及升空阻拦,虽用高射炮还击,但志愿军飞机无伤亡。新中国第一次使用轰炸机突袭大获成功。

  11月29日,志愿军空10师夜航大队奉命夜间轰炸大和岛旁的敌军军舰,但飞到指定区域后,1号机投下照明弹照亮海面,没有发现敌舰。为保证安全,上级命令各机不能任意改变航线,机组只好将炸弹投在预定海区,第二次轰炸结束。

  早到了4分钟

  1951 年冬,和11月6日第一次轰炸相比,11月30日出征的战前准备要热闹许多。第一次轰炸任务下达时,只有大队长韩明阳机组的四个人在场,再由韩明阳向执行任务的另外32人传达,其他人概不知晓。而第三次轰炸行动,整个于洪屯机场都知道志愿军轰炸机要再去教训美国人。

  出战前三天,机场的高音喇叭开始宣传鼓动,时常锣鼓震天。“空军很多人都是陆军转来的,那时还不知道空军政治工作怎么做,战前动员还是用陆军那一套。其实战斗意志也不是这么搞几下就起来的。”参加过第一次轰炸的李清扬说,“第一次没有这么搞声势,也可能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11月30日起飞前,指挥部将原定的轰炸目标改为岛上的灯塔,据说美军指挥所就在灯塔内。由于此次轰炸目标小,指挥部临时将轰炸队形由“品”字型改为3个中队前中后排开的纵队,这种队形可由每架中队长机自行瞄准轰炸目标,有利于提高命中率。

  14时10分,机场塔台指挥员下令起飞,比原定时间提早了20秒。

  而飞机编队由“品”字型改为纵队后,减少了编队集合时间,先起飞的飞机不用在空中兜圈子太久等候后起飞的飞机,亦使得编队早于原定时间向目的地飞行。

  编队通过奉集堡时,3个中队的领航长都发现比原定到达该区域的时间提早了。

  大队长高月明下令减速,耗掉时间。但图-2轰炸机在空中的速度是每小时360公里,最小平飞速度是每小时300公里,一直减速,飞机坚持不住了,开始往下掉。编队只能恢复原定速度飞行。而我国东北处于西风带,往大和岛飞行是顺风,耗时的计划更加无法实施。

  作为战区空军最高指挥机构,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简称空联司)指挥所并未发现轰炸机编队会提早到达,为轰炸机编队护航的空2师4团仍按原定时间起飞,未能按计划在草河口至凤凰城的铁路上空与轰炸机编队汇合。直到飞过凤凰城,接近安东时,空2师4团才追上轰炸机。结果联合编队通过安东上空时,仍比规定时间提前4分钟。执行战区掩护的空3师歼击机不知道其中的变故,仍按原计划起飞。早到的4分钟使得混合机群最终失去了喷气式歼击机的掩护,给这次轰炸行动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虽然战争结束已经快60年了,彼时任第二中队长机领航长的吴清江仍认真地为《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画图、写公式,详细讲解编队提早到达的原因,因为多年来的质疑从没停止过。很多人认为早到战区4分钟,错过和护航的战斗机汇合,是轰炸机部队遭到袭击重创的重要原因。

  而在许多空军的战史、教材中,对于这“4分钟”只字未提,或是一笔带过,导致“4分钟”显得更加神秘,更像是这些初出茅庐的飞行员业务不精造成重大牺牲的证明。甚至有说法认为这是求胜心切所致。

  “有些没参战的战友也不理解,后来我一解释他们就明白了,不是机组人员的问题。”吴清江说。但是几十年中,几位幸存下来的老兵几乎没有解释的机会。牺牲的15名战友,更像是中国空军的一种标志性荣耀,至于牺牲的原因,早已被描述为惯有的壮烈。!

  5分钟,牺牲15人

  现旅居加拿大的飞行员陈忠纯通过近些年美国出版的书籍中得知,美军得到了志愿军的轰炸情报,并派出了美国远东空军第四联队F-86拦截。在志愿军轰炸机起飞20分钟后起飞,迂回飞行,并以F-80的常用高度速度飞行,成功隐蔽真实机型和伏击意图。

  15时12分,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的混合编队刚通过龙岩浦,就遭遇30多架美军F-86喷气式战斗机。

  大队长高月明向空联司指挥所报告发现敌机,指挥所下令:“狠狠地打,按计划坚决前进,决不后退。”

  谁也不知道面对机动性好、火力强的战斗机,轰炸机向来只有挨打的份,不知道怎么“狠狠地打”。但大家都知道,必须要维持编队,继续向目标飞,完成任务。

  位于编队后方的3中队左右僚机先后被击中,发动机起火,但仍然保持编队飞行。

  吴清江所在2中队位于编队中间,他回头看了眼左、右僚机,确定他们是否跟着自己开了弹仓。吴清江发现右僚机的左发动机着火。报告后,吴清江继续自己的工作,搜索目标、调整投弹装置……约2分钟后,吴清江又回头看了一眼,右僚机的左发动机火很大了,右发动机也已着火。未到达轰炸目标,2中队右僚机左翼折断,坠海,机组成员张孚琰、陈以德、澹台国君、王道哲牺牲。

  轰炸机的纵队队型各中队间相距约500米,F-86不断在其中穿梭攻击,意图冲散编队,让轰炸无法完成。2中队左僚机也被击中。

  约4分钟后,3中队左、右僚机相继坠海,机组成员宋风声、关文佐、张传鑫、梁志坚、曹新广、何冲、王登龙牺牲,被打断右腿的陈海泉跳伞后生还。

  失去左右僚机后,3中队长机邢高科成为敌机攻击目标,在飞机方向舵面被打坏、操纵杆几乎被打断的情况下还击,将一架敌机在空中打爆,开创活塞式轰炸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先例。

  位于编队最前面的大队长机右僚机也被击中,大队长高月明曾命令机组跳伞,但未得到回答。后据大队长机通讯长吕凤彩判断,右僚机多名成员都已重伤或牺牲。驾驶员毕武斌重伤后仍坚持操控飞机,投下9枚炸弹后,飞机冲向轰炸目标,但坠海爆炸,机组成员毕武斌、周先余、李祥华、何国基牺牲。

  美军335中队马歇尔曾在回忆录中以称赞的口吻写道,图-2队形越打越密,对于一切外来的干扰,处变不惊。

  马歇尔不知道的是,他袭击的中国轰炸机中,除高月明有作战经验,其他人都在航校学习不到一年,战斗科目训练不足20小时。

  受油量限制,美军F-86攻击5分钟后退出战斗。志愿军轰炸机编队共9架飞机,4架被击落,4架被击伤。16架为轰炸机护航的拉-11在性能上和F-86悬殊太大,但团长徐兆文仍率部顽强抵抗,保护大队长机不被击中,保证了轰炸机编队空中指挥的畅通。战斗中,拉-11被击落3架。

  而在被美军F-86袭击时,担任战区护航的我军空3师24架米格-15在交战空域的8000米高空巡逻,未发现敌机,也一直未接到空联司的敌情通报和战斗命令。如果性能和F-86相当的米格-15参战,轰炸机编队不会损失如此惨重。

  在返航途中,米格-15大队长牟敦康发现一架掉队的美军F-86,因歼敌心切,不幸坠海牺牲。

  渐被忘却的纪念

  回到基地后,幸存的20个人都不肯吃饭,大家觉得任务没完成,目标灯塔没炸掉,吃不下。

  “当时飞机要躲避攻击,无法保持平衡,炸弹都超过灯塔。我的第一枚应该离灯塔八十公尺。”吴清江现在仍很遗憾,在次数不多的几次投弹训练中,他总能得到四五分的高分。

  后经部队登岛查证,灯塔位于海岛边缘,距水面约1米,难以命中,即使命中也无战术价值。

  无价值的目标、临时变更的队形、不切实际的战斗动员、糟糕的指挥,是导致此次空袭伤亡重大的主要原因。《当代中国空军》指出,此战指挥上墨守成规;组织协同动作上死板呆滞……

  当时有指挥官责问幸存的机组人员:“领航员为什么不射击,是不是怕死。”

  很多人都憋着,他们知道这名指挥官根本不知道领航员的职责是什么。类似的事情,在空军组建之初是常见的。

  “开始没有感觉,打仗总是有伤亡的。慢慢才开始想。”吴清江记得,“15个人的追悼会,回来排了两排。”

  2009年9月,吴清江和李清扬结伴到辽宁丹东烈士陵园找寻牺牲战友的墓碑,之前听说有战友的遗体漂到海边,被丹东烈士陵园收敛了,还修了墓。但查验后发现,15名战友的名字错了一半。年近80岁的两位老兵无奈地说:“名字都错了还怎么纪念?”

  吴清江和李清扬都在人到中年时转业离开了部队,吴清江曾任上海五金交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清扬曾任北京广宁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之后的几十年,除了战友自发组织的聚会外,他们想方设法为牺牲的战友做点事,试图还原历史,比如将烈士陵园的照片换成昔日拍摄的“烈士照”,还曾写信反映,《空军部队史选登》《霹雳惊天》一文将第三次轰炸大和岛的编队队形画错了,是纵队而非品字型,但无回音。

  2009年,他们听战友说,新改扩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的牺牲飞行员纪念碑上,有4名牺牲的战友不在其中,两人发愁如何反映此事才有人管。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6名核心人物被定点清除 伊朗为何防不住?
伊朗再遭重创!它为何连核专家都保不住?
俄军火药厂成废墟 200种弹药链全面崩断
中国对美国留了这一手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