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西方记者游说中国参加一战 披露日军野心
www.wforum.com | 2015-10-16 18:52:16  新浪历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结识多位中国政要  曾任民国政治顾问

  西方记者游说中国参加一战

  在英国的小镇西德茅斯,有一座用中国样式的汉白玉围栏围起的墓地,墓碑上写着“北京的莫理循”。乔治·厄尼斯特·莫理循,这位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澳大利亚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任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此后他担任包括袁世凯在内的4位总统的政治顾问,曾经鼓动中国加入一战中的协约国,这个经历也被他自己称为“在中国完成的最伟大的事情”。

  广泛参加社交活动,写了不少独家新闻

  1897年莫理循正式担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时,正值中国社会大动荡,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使莫理循眼花缭乱,他渴望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不久,莫理循在中国许多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在这个网中,不仅包括各国驻华外交官、传教士、海关官员等,而且还包括像李鸿章、唐绍仪、袁世凯、伍廷芳等这样的中国政要。据不完全统计,他在担任记者的16年间,大约与100多位来华外国人和近40位中国要人结识,大大增强了他的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客观性和权威性。为了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信息交流,莫理循还在北京创办了著名的“亚洲书库”。

  十几年中,莫理循对中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都作过详细报道。清末“新政”时期,他对中国人民焕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清政府做出的种种改革努力,给予极大的关注,并提了很多建议。1911年10月,他又利用自己与英国公使朱尔典、总税务司安格联的特殊关系,在第一时间获得重要信息,于武昌起义的第二天,向英国发出了第一封电报。此外,他从中国高层重要人物那里了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率先披露。在“辛亥革命”发生两个月后,他从袁世凯的秘书蔡廷干那里了解到,清廷官员们剪掉辫子的情景。蔡廷干告诉他:“唐绍仪昨天晚上(1911年12月7日)在铁路卧车四号房里剪了辫子。梁士诒和其他一些人大概在一个房间里把头发缒子放了下来。”这些独家新闻,在欧洲引起轰动,大大提高了莫理循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他还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对中国来说,袁世凯是做大总统还是做皇帝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清王朝必须退出历史舞台,这似乎是民心所向。”

  全文公布《二十一条》

  不过,在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中,莫理循却认为袁世凯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故积极支持袁世凯主政,并于1912年8月1日担任了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政治顾问。此后一直到1920年,他都是北京政府的重要角色。

  一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趁西方无暇东顾,加快了控制中国的步伐。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按照这个秘密条约,中国将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政府还蛮横地威胁中国政府,不允许泄露条款内容,以免引起其他列强的干预。袁世凯希望换取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但又不敢立即表示接受。他指使北京政府官员通过比较隐讳的方式,将《二十一条》内容及产生的后果部分地透露给英、美、俄等国使馆和记者,以期引起列强的重视。可是,西方媒体尽管对《二十一条》的只言片语作了报道,但产生的影响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莫理循得知后,积极进行活动。他将《二十一条》文本交给当时《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端纳,2月12日,《泰晤士报》以《21条纲要》为题进行了报道。此后,《二十一条》内容分别在美国《芝加哥日报》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等报纸上全文刊登,引起了世界关注。英、美等国反应日趋强烈,对日本政府发出一连串的质询,使其感到难堪和窘迫,不得不减少了对中国的无理要求。

  《二十一条》曝光后,日本政府十分恼怒,指责中国不守信用,同时对莫理循展开攻击。莫理循不仅没有停止对日本的揭露,而且更加积极地向北京政府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特别是,他主张官方拍照复制《二十一条》全部文本的备忘录,保留日本对中国侵略的确凿证据,这是中国官员没有想到的,北京政府立即采纳。

  为中国参加一战而奔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作为中国政府顾问,莫理循希望中国加入协约国,通过参战提高国际地位。他很快为袁世凯列出了中国参战的12条理由。其中包括:与各大强国结成联盟、在确定媾和条件的会议上得到一个席位、摆脱财政困难、停付对德庚子赔款等。可是,日本早就觊觎中国的青岛,害怕中国参战影响它在华利益,所以极力反对和阻挠。为此,莫理循专门赴日本东京,拜会曾任日本外相的加藤高明,但未取得结果。随后他又游说俄、英、法、美等公使,支持中国参战。袁世凯死后,他先后劝说新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尽快向德国宣战。

  1917年初,德国实行新潜艇政策,无论是交战国还是中立国的船只,一旦航行在它指定的海域,一律击沉,引起美国为首的中立国的强烈愤慨。2月,美国与德断交,莫理循很受鼓舞,和英美记者一道,更加积极地为中国参战而奔走。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2月9日中国政府向德国提出抗议,随后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8月14日对德宣战,正式参与一战。至此,莫理循终于看到了一个令他满意的结果。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的一员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在国内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向和会提出要求收回山东主权。莫理循以中国代表团顾问的身份前往欧洲,他对中国代表发言的文件连夜进行了认真修改,不久就病倒了。在英国治疗期间,他仍然保持与中国代表团的联系。当获悉和会同意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时,他感到非常失望,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参加巴黎和会是莫理循最后一次参与中国的政治。1920年5月,他在英国去世。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6名核心人物被定点清除 伊朗为何防不住?
伊朗再遭重创!它为何连核专家都保不住?
俄军火药厂成废墟 200种弹药链全面崩断
中国对美国留了这一手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