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八路军为何破袭铁路:用铁轨造枪造迫击炮
www.wforum.com | 2015-09-25 19:49:1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军民上阵“翻江倒海”,粉碎“以战养战”图谋—— 敌后抗战兵法之五:破袭战

  按照词典的解释,破袭战是指破坏或袭击敌人交通线、通信设施、据点基地等的战斗。抗战期间,新四军名将粟裕在《游击战术讲授提纲》里就敌后武装的破袭战行动做出如下概括:“破坏敌人交通及各种军事设施,如车站、码头、机场、油库等。截夺敌人辎重,或破坏之。”

  事实上,由于中共敌后武装与日军在装备、训练、编制上的差距,正面较量相对不利,但对敌人防守薄弱的各种基础设施、后勤物资、技术兵器展开破袭战,就成为“避实击虚”的妙招。通过这种作战样式,既能有效打击敌人,又能补充自己,无论八路军还是新四军,都堪称破袭战高手。

  破坏机场,支援正面

  抗战前期,日军空中力量占据较大优势,对中国军民构成极大威胁。比国民党正规军还要缺乏武器的八路军,要与日机直接对抗显然困难,如果能在日机起飞之前就将其消灭,无疑是釜底抽薪的良策。

  1937年10月忻口会战期间,日军占领晋绥军早年修建的代县阳明堡机场,尽管只是个简易机场,但离前线较近,日军将其作为前进基地,部署24架飞机。当时,八路军第129师第769团已经深入敌后,侦察到阳明堡机场的情况,随即决定打掉这个对正面战场威胁很大的“钉子”。10月19日夜,该团以两个连秘密接近机场,其中一个连袭击日军警卫,另一个连摧毁日本军机。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八路军剪开铁丝网,成功潜入机场,经过一小时恶战,八路军毁伤日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此战过后,日机一度从战场上消失,使正面防御的国民党军得以巩固阵地。

  阳明堡战斗之后,日军加强机场防御,却仍然挡不住中国军队的奇袭。1939年,新四军指挥的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再次袭击日军机场成功,而且袭击的目标就是位于日占区心脏地带的上海虹桥机场。当年7月,日军进攻江抗根据地,江抗配合地方部队反击,其中江抗二路二支队追击溃敌途中,居然一口气追到虹桥。众所周知,日军在上海驻兵甚多,潜意识里根本没想过中国军队会打过来,结果江抗趁敌不备冲入机场,先将机场伪警察和伪办事人员俘获,随后展开分路搜索,迅速接近停在机场的飞机,用汽油将其点燃,然后安全撤出战斗。此战,新四军烧毁日机四架,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八路军第129师两次袭击敌长治机场、东江纵队袭击西乡机场和香港启德机场,也都成为这一类破袭战的典范。

  破坏交通,打破封锁

  1939年以后,日军在华北占领区推行“囚笼政策”,试图困死我根据地。其中,铁路、公路等交通线是日军封锁根据地的关键所在,八路军领导人杨尚昆说过:“因为铁路、公路掌握在敌人手中,他们可以随时调兵,而我们的交通却非常不方便,所以很需要破袭他们的交通线,主要是破袭铁路。”杨尚昆还回忆:“破袭铁路还有个附带的目的,就是想搞一些铁轨。……搞了铁轨来造枪、造迫击炮。当时,对我们来说,铁轨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资源。”

  1940年,八路军发起著名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正太铁路破袭战就获得丰硕成果,铁路沿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设施均被破坏。八路军老兵回忆,当时的口号是“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根电杆”,“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大炮”。

  八路军总部向各参战部队下发《关于百团大战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对铁路、车站和附属设施采取搬拆、爆破、火烧、水淹的方法。铁路沿线的民众和铁路员工也参与到破路行动中,仅8月20日至9月10日的20多天里,正太铁路沿线晚上全是枕木燃烧的火光,白天则烟雾弥漫。

  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部署的所谓百团大战,向我交通线与生产基地实施奇袭。在袭击正太线及北同蒲线警备部队同时,破坏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奇袭完全出乎我军预料,损失甚大,恢复需要相当时间与大量资财。”

  除了百团大战这种大规模作战,小规模破袭战更是不胜枚举。1938年7月,在八路军掩护下,山东淄川矿区的矿工和农民利用夜色掩护,来到张博铁路支线的张店-淄川段,拧螺丝,卸夹板,挖路基,拆枕木,把南定到淄川、南定到张店中间十几华里的路基全部掘毁,把钢轨掀翻,使“敌人在35天内未能通车一次,洪山和淄川的敌人都饿得吃高粱,出来抢粮食”。1939年6月24日夜,新四军江抗二路袭击驻守浒墅关车站的日军,午夜时分,江抗一支人马跟随在铁路上巡逻的日军,悄悄摸进日本兵营,另一路直扑日军宪兵司令部,用步枪和手榴弹一通猛攻,消灭日军55人及伪军一个中队,令京沪铁路中断运行三天。

  除了破坏铁路,敌后军民对日军公路的破坏也贯穿战争始终。1938年7月,新四军在南京附近破坏9座公路桥梁。9月,新四军破坏安庆-合肥、合肥-黄梅的公路,迫使进攻武汉的日军将其右翼攻势推迟数周。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回忆:“(1938年)8月24日,他们(指新四军)到了南京以南三英里的金陵门,直到敌人派了20辆坦克来迎战,他们才撤退。次日,他们炸坏了一段公路,当日军派工兵修路时,他们又袭击,予以消灭。”

  在平原地带,敌后武装的破袭战不光要破坏日军的“交通建设”,还要挖掘道沟,改变平原地形。据叶剑英撰写的《八路军七年来在华北抗战的概况》描述:“道沟深六尺、宽五尺,刚好通牛车,沟外有胸墙,以便我军凭之作战,沟内每隔一里挖一圆形或弧形沟将积土堆在中间,既使敌人无法顺沟之纵深以行射击,而人马又可在此让路。1940年,河北平原已纵横皆是此种道沟。据冀中第八行政区统计,已挖成的道沟占所有道路的82%。有了道沟,我方可在沟中隐蔽运动,人民也可经由道沟行走,而敌方则遭到巨大困难,汽车不能畅行,速率降为与步兵相等,平均每小时只能走8至12(华)里,这样就消灭了敌人快速部队的优点,迫其像步兵一样的与我们作战。”

  破袭矿山,阻止掠夺

  众所周知,日本自身资源不足,因此把“以战养战”作为在华作战的指导方针,大肆掠夺中国资源。1940-1941年,华北地区铁矿石产量为125.7万吨,其中77万吨运往日本。1943年后,日本控制的“华北开发公司”直接统制五座铁矿,计划年产量增至250万吨。八年间,日本从华北掠走的铁矿石达450万吨以上。为了粉碎日本的掠夺政策,中国军民把破坏矿山等设施也纳入破袭战的范畴。

  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主动进攻井陉煤矿,该矿是当时中国三大煤矿之一,所产煤炭除被侵华日军劫为己用外,还大量输送到日本提炼煤油。破袭战发起当晚,矿内的中国工人拉掉电闸,熄灭电灯,引导八路军迅速拿下矿区周围碉堡,然后将矿内100多吨存煤点燃,使矿区彻底瘫痪。

  战后,聂荣臻发专电,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汇报战果。另据被俘日本工程师供认:“此次大破坏后,机器已无法修复,即使勉强改装,需时亦得半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高度评价这次战斗:“在经济战中,井陉煤矿的破坏,是中国一个大胜利,在经济战中尤其有它的特别意义。”

  除了直接破坏日占矿山外,共产党还积极发动矿工展开各类斗争。例如,地处华北与东北咽喉地带的开滦煤矿工人在1938年3月举行大罢工,一直坚持到5月。同年7-8月,唐山、赵各庄等地矿工7000余人举行暴动,一部分人由节振国率领转入农村,加入冀东人民抗日联军,有力地推动冀东根据地的开辟。而在山东,淄博煤矿向八路军输送4000多名兵员,还组织了2000多人的游击队,配合八路军作战。1939年9月,淄博矿工将日军发电总厂炸毁,烧毁淄川洪山煤矿,使日本侵略者损失20余万日元。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掠夺政策,像淄博一地,由于中国军民持续性的破袭行动,使得日本人的掠夺计划无法完成。

  缴获物资,补充自己

  随着斗争的深入,中国军民还注意对日军储备物资实施打击,尤其对日军防守薄弱的物资储存点进行重点破袭,缴获的物资能搬走的搬走,不能搬走的销毁。如此一来,中国军民既能有效改善补给,又能削弱一线日军的持续作战能力,为此后的战斗创造条件。

  东北抗联的老岭隧道破袭战就是典型的战例。1938年2月,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率教导团由辽宁桓仁向东转移到辑安老岭,途中发现日军正在修筑梅(河口)辑(安)铁路,驱使大批中国劳工开凿隧道。根据情报,杨靖宇决定派手枪队员混入工地,主力随后进攻,来个里应外合。3月13日19时,化装成劳工的手枪队员混入工棚,日军很快发现工人中出现了不少陌生人,于是展开盘查。鉴于情况有变,手枪队员首先开火,抗联主力随即冲上来,迅速攻占工地仓库、机器房、宿舍等。抗联打开仓库,战士们把所有东西及建筑材料全都拿走,拿不走的物资都浇上汽油烧毁。部队撤走时,杨靖宇下令炸塌隧道。此战,抗联毙俘日军守备队及伪满警备员12人,解救中国劳工1700余人,缴获面粉800袋、大米12包和一批服装等,并导致铁路工程停工两个月。日伪当局称之为“老岭事件”,“东边道肃正史上最巨大的一章”。

  1943年6月,新四军第5师一部进入湖北洪湖。一天中午,日军11艘大帆船运输物资经过小峰口,新四军收到消息后,派出一个加强班去侦察。当时湖里有数百条渔船作业,新四军向渔民借了三艘小渔船,悄悄跟在运输队后面。通过掌舵的老大娘处得知,日军只在每条大帆船上安排一个人守卫。新四军当机立断,全班两人一组,就地实施破袭战斗,俘虏正在船上睡觉的押运日军,并赶在增援日军到来前把所有物资和俘虏押回根据地。

  实战中,八路军有时候干脆只以摧毁物资为目的,不着眼于攻克据点。1938年3月,日军第20师团占领山西蒲县后,派出4000余人向西开进,企图侵占黄河渡口,进犯陕甘宁边区。14日,日军侵占吕梁山深处的午城镇,将其变成继续进攻大宁的兵站。17日,日军60多辆满载物资的卡车,在六卡车步兵的保护下由蒲城前往大宁,途中遭到八路军第686团伏击,日军丢下200余具尸体和6辆汽车后逃入午城,八路军第686、685团随即将该镇团团围住。为了迟滞日军西进,切断其后方补给线,八路军决定攻打午城。17日夜,八路军动用一个营加两个连的兵力,突入午城镇内,打死日军50余人,缴获步机枪60余支,在烧毁镇内大批物资后迅速撤退。

  总而言之,作为敌后战场上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破袭战虽然不像人们熟知的一些战术那样有显著的战果,却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压力,使其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后方,更无法肆无忌惮地掠夺中国资源,从而有效地支援了正面战场,成为抗日战争中一页不容忽视的伟大篇章。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6名核心人物被定点清除 伊朗为何防不住?
伊朗再遭重创!它为何连核专家都保不住?
俄军火药厂成废墟 200种弹药链全面崩断
中国对美国留了这一手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