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日军重庆大轰炸:数千人在防空洞窒息死亡
www.wforum.com | 2015-07-04 19:14:22  人民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天空很晴朗。太阳突然被一群“飞鸟”掩住,然后就漫天下起黑色的“雨点”。那些密密的“雨点”在头顶变得越来越大,随后就是一声声的巨响,四周顿时火光冲天,整个街道在顷刻间炸裂,石头四处飞溅,大片的房屋瞬间冒出火焰……这就是重庆市民杨明辉在5岁时经历的一幕,那一天是1941年6月5日,他成了孤儿。

杨明辉一边哭着一边来到乡亲们躲藏的大隧道防空洞,却看到了更加惊悚的场景:数以千计的大人和孩子死在洞口内外,躺着的姿势像是在互相打架,各自的衣服全都撕得稀烂,血肉模糊,肤色青黑,一双双睁着的眼睛瞪着燃烧的天空……长大后,杨明辉才知道,就在他的家人被日本飞机炸死的当天,重庆发生了市民因躲避日军飞机轰炸而数千人窒息死亡的“六五”大隧道惨案。

“日军轰炸重庆,龟儿子恶啊!”几年前,杨明辉在谢世时只留下这句埋在心头一辈子的话。

74年后的今天,我来到“六五”惨案的“十八梯”隧道遗址前,凭吊那些因日军轰炸而惨死的同胞,心潮久久无法平静,我仿佛听到滚滚长江水依然在呜咽与哭泣。

1938年2月18日,这一天非同寻常。因为世界战争史学家认为,这一天日军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河,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预谋地对一个不设防的大城市和无数无辜平民进行长期的、大规模的轰炸。它比纳粹德国对伦敦的恐怖空袭还早了两年多。

从1938年2月开始,日军对重庆实施了长达6年多之久的无差别大轰炸。如果说在这之前,日军在南京犯下的臭名昭著的大屠杀是一种“农耕式的战争屠杀”的话,那么日军在重庆则制造了机械化的“工业式大杀戮”。这种赤裸裸的反人类血腥暴行令人发指,山城的每一块石头和交汇于山城的两条大江流淌的每一滴水,都记下了日本侵略者的笔笔血债……

当年有记者这样描述日军轰炸前后的重庆市景:“飞机去了,人声嚣浮起来,千百的人群熙熙攘攘地忙乱地走着、跑着、叫着,悲痛凄人的惨叫和失望无救的绝叫呵!此时,许多人已经像湖水一样把马路堵塞住了,时候已入暗夜,灯箱,手电筒,四处照射着。马路两旁山积的箱器、家用木器、锅盆,乱杂杂地全堆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坐在马路上,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小孩子睡在母亲怀里咿咿唔唔不知说些什么。一排排的房屋高楼横倒下来,瓦片伴着飞灰腾舞,火焰里燃烧着人类焦灼的骷髅,房屋的木架零乱地塌了下来,青葱的树木连根都拔倒了。仅存的那些歪歪斜斜的屋宇,被弹片打得零零落落……那些树木破碎的丫枝上,张挂着褴褛布片,血糜的肉块、破帽、断臂、花花绿绿的肚肠,天哪,这竟是人间的景象吗?是谁毁灭了这一切?……”

当然是日本法西斯!法西斯就是战争。到了1939年,曾经的“东亚共荣圈”等一切虚伪的假面具统统被撕破,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屠杀。一直到了1942年, 中、美、英、苏、荷等26国发表联合声明:保证全力对轴心国作战,日本法西斯的丧钟才敲响。但其时轰炸仍然在进行。1942年“雾季”即将结束之时,重庆举办了日军空袭损害展览,民国政府宣布:从1938年至1941年,日军共空袭重庆117次,掷弹22312枚,我平民被炸死30140人,炸伤9141人。

这场从未有过的野蛮轰炸,最终以失败告终。历史严正地告诉我们:那些发动战争的刽子手永远也不能主宰战争的命运。只有爱好和平与坚持真理的人们,才是决定战争最后胜负的根本力量。

抗战史上的重庆大轰炸事件,值得今天的我们认真去思考与了解,它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坚定的抗战意志和信仰—这是我们遭遇如此困厄而能不败不倒的内在原因。

当时的重庆处在国内外政治风云的风口浪尖,政治与外交的斗争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对重庆的关注与所倾注的力量非同一般,派出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领导干部长期“驻阵”重庆。后来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南方局既处在统一战线的第一线,又置身于国统区险恶斗争的漩涡之中。在这特殊的环境与多变的时局里,周恩来一方面坚定贯彻来自延安的党中央指示精神,另一方面根据重庆随时变化的情况,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政治艺术,广泛团结和结盟各种社会力量,只要是有利于我国和我党抗日大局,哪怕仅仅只是一次偶得的机会,周恩来也从不放过。

那时恰逢美国作家海明威来到重庆,周恩来抓住了这一机会,于是有了下面这一不为人知的情景:

某日,在重庆的市场上,一位满头金发的荷兰女子,突然靠近正在市场上观光的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新婚妻子玛莎,轻声对她说:“请问你和你的先生愿不愿意见见周恩来先生?”“周恩来是谁?”玛莎奇怪地反问。荷兰女子神秘一笑,说:“你回去原话告诉你的先生便是。”

玛莎如实报告了丈夫。“什么?是周恩来要见我?太好啦!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要见!见!”海明威兴奋地抱起妻子,大声叫着。

翌日,在一间四壁密封、刷得雪白的地下室,海明威见到了周恩来。

“先生,全世界都在关心你们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态度……”海明威从第一眼看到这位驻重庆的中共领袖后,便认定眼前的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人物”。

“我要告诉先生,也请你转告全体美国人民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将坚定不移地高高举起抗日旗帜,并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海明威感动了,他坚信中国会在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事情必将如同他在《老人与海》中写的那样,“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争取社会的中间力量,也是区别国共两大政治派别的一个关键所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利用日军对重庆大轰炸的血的现实,帮助中间派认清坚持抗战、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道理。一位民主党派的资深人士回忆当年在重庆抗战的经历时感慨万千:“那时重庆的中间力量头面人物,都愿意跟着共产党走,因为他们的抗战主张英明正确,而且坚持抗战始终不折不扣。我们跟周恩来本人的关系也特别融洽亲善,所以只要周恩来和‘红岩村’一声招呼,我们这些爱国人士就会积极响应。可以说,重庆抗战时期的中共统一战线工作做得最完美、最有成效,堪称经典。”

与大轰炸形成对照的是,重庆的文艺活动蓬勃开展起来,“雾季戏剧节”是英雄的重庆人民抗战精神最富创意的体现。有位重庆老人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这样说:“那几年日本飞机炸塌、炸烂了重庆城,甚至把我们的亲人都炸死了,许多人都一样没吃的、没住的,但我们坚持了下来。要我说,是街头的那些鼓舞人心的抗战好戏好节目,让我们安下了心、鼓足了劲,等到了日本投降的那一天……”

有人说,重庆大轰炸时期我国涌现的一批文学艺术作品是20世纪中国艺术的高峰,这话是有足够理由的。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曹禺的《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作品,以及茅盾创作的《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的《四世同堂》、沙汀的《播种者》,还有艾青、碧野、胡风、徐悲鸿等居住和来到重庆的文艺界名流们在此期间创作的诸多作品,都堪称经典。

有人会问:大轰炸时期的重庆,条件和环境最危险、最艰苦,为什么作家、艺术家们却创作出如此多的经典作品?我想至少有两点原因:一是那时的艺术家们心中燃烧着灼热的抗战激情,这种激情让他们不惜一切为抗战而活着、而创作;其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激励着他们,深刻地影响与丰富了他们的创作。这便是为什么越是困苦的时候,越能产生伟大作品的原因所在。

不管日军怎么轰炸,重庆不死,重庆人民反抗侵略者的精神和意志也不死,他们反倒在困厄中变得更加强大。

因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

—当扔下炸弹的敌机刚刚呼啸而过,熊熊大火边就出现了一道道人墙,他们或是军人,或是小职员、商店小贩,甚至是刚刚失去家园的难民。他们有的用消防水枪向火焰喷射,有的拿着水桶,甚至还有人用吃饭的碗盛水灭火,连失去了亲人的孤儿也会过来帮着大人们送水提桶……燃烧的火焰不灭,这样的情景也便不消失。

—当敌人的炸弹在长江和嘉陵江上溅起无数冲天的水柱,运输战时物资的船工们却吆喝起响亮的号子:“哎哟—哎哟,龟儿子的炮弹没有炸着,我就往前走啊!哎哟—哎哟,前方的将士等着子弹和药包,后方的亲人等着粮食和面包,我们劈浪越峡往前走啊!”

—当敌人的炸弹还在头顶隆隆爆炸、山崩地裂时,隧道深处的兵工厂仍然机声隆隆、一颗颗刚出炉的子弹带着愤怒被送出洞外;纺织厂的女工哼着《摇篮曲》,一边催促怀中的婴儿入睡,一边双手织啊、缝啊,忙个不停……

呵,这就是重庆!这就是在侵略者疯狂大轰炸中炸不死、震不垮的重庆人民!

1944年初,远在大洋彼岸正指挥同盟军与希特勒法西斯进行殊死决战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被重庆人民的精神深深感动,他在轮椅上吃力地挪动疲倦的身子,用颤动的手写下这样的话:

“在此次战争中,给我国奋斗精神以最大的鼓励之事,非此一端,而其中之一即为重庆人民—无论成年男女或幼童—在长期封锁及屡受日军轰炸下所表现出的伟大勇气。这种勇气深印我们的脑海而不可磨灭。美国人民对于重庆市民坚毅不屈的精神,实不胜敬佩之至。”

“我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名义致书重庆市,以表达我对英勇的重庆市民的敬意。还在世界人民了解恐怖袭击之前,贵市人民已在多次残暴的空袭面前,表现出了坚毅镇定、英勇不屈的精神。这光荣地证明:决心争取自由的人民,其意志决非暴力恐怖所能摧毁。你们对自由事业的忠诚将永远鼓励子孙后代。”

这位杰出的反法西斯斗士,在写下上述这些话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了。然而,中国人民抗战的烽火,此刻却越燃越烈,其中,饱受苦难的重庆人民及抗日统一战线的各界人士,以前仆后继的精神,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最后战斗之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的《终战诏书》。重庆的天空前所未有的晴朗,市民们仰望晴空,不再感到恐怖。

8月28日,毛泽东来到重庆。山城更加阳光明媚。

9月3日,举国同庆抗战胜利。

史无前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山城人民以血泪庆祝着这一伟大的胜利。

胜利之后的人们,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到底能否避免战争?似乎谁也无法给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战争却可以使我们有所警醒。

当年参加重庆大轰炸的日军“零式”战机驾驶员松井,在战后曾悔罪道:“卢沟桥事件后我就卷了进去。一开始我就在空军,我驾驶过各种飞机,轰炸过重庆。那个年代,不去不行。我的轰炸机被中国军队的地面部队击伤,回国后冷静思考了几十年……1942年我躲在东京的防空壕里,听着轰隆隆的美国飞机声、炸弹爆炸声,我就想我们去轰炸别人,所以别人才来轰炸我们……”

松井的反省,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些制造战争的人与国,终将会背负着罪孽走向失败。而爱好和平者,以及用生命捍卫民族与国家之尊严与荣誉的人们,终会在苦难中崛起,会在火光中一次次涅槃与新生。

侵略者的炸弹炸不断山城的血脉与根筋,更炸不垮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战精神。眺望万家灯火、车水马龙的今日重庆,我感觉自己已无法用任何赞美的文字来表达对重庆人民乃至中国人民的敬仰之心。沧海桑田,相信爱好和平却又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会在脚下的美好的土地上,书写新的华章!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6名核心人物被定点清除 伊朗为何防不住?
伊朗再遭重创!它为何连核专家都保不住?
俄军火药厂成废墟 200种弹药链全面崩断
中国对美国留了这一手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