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图文)毛泽东立规矩:中国同志不平列马恩列斯
www.wforum.com | 2014-11-07 01:16:32  人民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领袖们都是怎么立规矩的呢?

  毛泽东的“六不”规矩,成了共产党人日常的行为准则

  西柏坡纪念馆内,有这样一块展板,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对我国共产党人定下的规矩。

  据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杨尚昆回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场最初悬挂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朱德的画像。1949年3月5日那天,毛泽东一进会场便提出批评:“开会不要挂我们的画像,这样不好,应该挂马恩列斯的照片。”于是,第二天就只挂了四位国际伟人的像。可大家议论纷纷,说法不一,又将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挂在两旁,结果再次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就这样,毛泽东提出了“六不”规矩,要求“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些规矩虽然没有写进会议决议,但经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大力提倡和坚持,已经成为共产党人日常的行为准则。

  毛泽东对自己也立下不少规矩。他曾说自己的“亲情规矩”有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很高兴。可是毛泽东并没有把毛岸英留在身边。他对毛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德怀不同意,毛泽东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掩住悲伤之情,说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啊。”

  毛泽东兴趣广泛,还是诗人、书法家,他收到过许多书画家、收藏家、艺术家朋友馈赠的诗书画印等文物,但他并未将这些珍玩国宝归为己有。他自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

  1950年,毛泽东亲笔致信当时的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将友人姚虞琴先生赠送的王夫之手迹《双鹤瑞舞赋》转交国家。他在信中强调:据云此种手迹甚为稀有,今送至兄处,请为保存为盼。获悉墨迹交至故宫博物院后,毛泽东甚为欣慰,但不欲将自己捐献之事过分张扬,便批复:此物似乎只可收藏,不必陈列展览。

  此后,毛泽东又多次将中外友人所赠之私人礼品上缴国家。据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回忆,1952年12月,毛泽东还将友人赠送的钱东壁临写的《兰亭十三跋》转送故宫。

  1956年,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将自己收藏的李白《上阳台帖》赠送给他,毛泽东对李白诗词颇为推崇,面对这件可能是唯一的李白传世墨迹,自然爱不释手,但仍按规定将《上阳台帖》转赠故宫博物院收藏。

  得知火灾消息,周恩来马上赶往现场,当即立了一个规矩

  1949年4月25日,刚刚解放的北平电车厂遭敌特纵火破坏。周恩来一听到消息就马上中止正在进行的会议,赶往火灾现场。并当即给北平(今北京)市公安局立了一个规矩:“今后,你们公安局的领导遇到大的事件、案件,必须亲临现场指挥!”

  事情要从1949年4月23日说起。那天,南京解放。喜讯传到了北平电车厂,工人们欣喜若狂,又恰逢北平解放后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厂里决定当晚把电车装扮成彩车,第二天一早让市民们共同分享喜悦。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一辆辆电车被张贴上彩色宣传品。25日凌晨1点,工人们收工回家休息。

  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第二天一早,他们看到的是惨不忍睹的一幕。一场大火,吞没了59辆电车、104间厂房。损失折合当时币值两亿多元。

  25日上午8点,周恩来到东城区弓弦胡同的中央社会部,听取北平市公安管理工作和社会治安情况汇报。汇报中,治安处副处长贺生高说了一句:“昨天晚上电车厂着火了。”周恩来听见了,马上问:“哪儿的电车厂着火了?南京吗?”贺生高回答说:“北平。这儿的电车厂着火了。”周恩来马上说:“今天这个会暂停!都到现场去看看!”接着,周恩来马上问北平市公安局外三分局局长慕丰韵:“电车厂着火,你去现场了没有?”慕丰韵马上回答:“去了。”

  “什么时候去的?”

  “早晨接到报告后赶去的,刚回来。”

  周恩来又接着说:“小慕啊,前清时,县太爷听说哪儿着了火,都亲自到现场。我们是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今后,你们公安局的领导遇上大的案件、事件,必须亲自到现场。”

  从现场回来后,周恩来心情非常沉重:“损失啊!这是人民的损失,也是新政府的损失啊!”

  周恩来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杨忠芳是原刘庄招待所副所长,接待了数十次周总理的他,最难忘的是周恩来的喝茶规矩。

  “周总理不抽烟,仅喝茶,但一天只准泡一杯。有一次,我看到他杯里的茶水都变成白开水了,想倒了再泡一杯,他摆摆手说:‘还可以喝嘛,再泡就浪费了。’”

  “有一回,我看到周总理的毛巾已经用得很旧了,都有些破了,就给他换了条新的,结果总理觉得还可以用,又特意去找了回来。”

  “好多次,总理都是坚持要住普通的内宾客房,同随身的工作人员住在一起,与接待外宾的贵宾楼分开。”

  这些都是周恩来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一生都在遵守,从未违背。

  如今提倡的“光盘行动”其实一直是邓小平的规矩

  刘少奇多次讲过,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只是分工不同。所以他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

  他经常外出视察,调查研究,每次出发前总要向身边的工作人员交待“四不准”规矩:一、每到一地,不要人家接送;二、到任何地方,不准请客吃饭,铺张浪费;三、不准向人家要东西,人家送上门来的也要婉言拒收;四、参观时不要前唿后拥地陪同,有个向导引路就行,不要影响地方负责同志的工作。

  1961年,刘少奇到湖南农村搞调查,告诉随行的工作人员说:这次下去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一切轻装简行,只要两部吉普车就行了。一天,他们到宁乡县湖塘公社王家湾去调查情况。回来时天正下雨,泥泞路滑,刘少奇身着蓝布衣,手撑雨伞,步行回到住处。住处是一个破旧房屋,窗户敞开,用布遮挡风雨。他们自带油盐柴米,自己起火,刘少奇和大家一样吃了粗茶淡饭。

  刘少奇听群众说,天华山上地荒无人种,就决定上山看看。当时他已经63岁了,山路又窄又滑,工作人员砍了根小树给他做手杖,他生气了,说:“这棵树再过几年就要成材了,要爱惜它。”

  我们如今提倡的“光盘行动”其实一直是邓小平的规矩,每每吃饭必执行。

  1980年7月,邓小平与家人一起入住武汉东湖宾馆,包括夫人卓琳、子女,还有孙子(女)辈。每次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吃到最后,他和卓琳都会教导孩子们将盘子清空,不要剩饭剩菜。他还教育工作人员也一定不能浪费。

  “同志们都参加的会,我绝对不能缺席”,这是朱德的规矩

  朱德在教育党员、干部时,立下了规矩:“我们党内只有特殊的战斗任务,不能有特殊的共产党员。”他虽然身为总司令,但他却时时处处以普通一员出现在群众之中。

  八路军总部在武乡县王家峪时,担任总部党小组长的是参谋人员潘开文同志。朱德对这个小组长很尊重,他总是按时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认真执行党支部的决议。

  有一次,党支部根据北方局的指示精神,让党员分小组回顾总结前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改进指挥机关的工作。晚上,党小组开会时,同志们觉得朱德傍晚才从外地回来,太累了,就没去通知他。

  第二天上午,朱德忽然找到潘开文,问:“昨晚开会,为啥不通知我参加?”小潘顺口撒了一个谎说:“我以为您没有回来呀!”总司令笑了:“我回来时,你不是在操场上还看了我一眼?”小潘一看露了馅,说了实话:“我们怕您过分劳累,想叫您早点休息!”“嗨,我是骑马回来的,又不是步行。就是再累还能比长征累?那时,咱们在泥沼里走一天,晚上还不是照样开会?同志们都参加的会,我绝对不能缺席,这是规矩。”

  小潘说:“昨晚主要是党员们检讨前段工作中的问题,您没什么检讨的。”朱德却说:“毛主席早就讲过嘛,除了庙里的泥胎不犯错误,活着的人哪个能十全十美?”

  朱德一席话,说得小潘没话了,当面保证:以后开会一定通知你。后来总司令参加小组会,认真地在同志们面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全体党员很受教育。

  任弼时也有自己的规矩,他的规矩是“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党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时,行政部门建议给书记处的同志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穿着参加阅兵式。请示任弼时,他不同意,说:“我们是穿着这身衣服打天下的,也能穿着这身衣服进北平。”

  1949年,斯大林送来几辆新车,行政部门分给任弼时一辆,他说:“不要去领,我那辆还可以坐,不用换。”

  他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也非常严格,立下了不少规矩。他说:“吃了人民的小米,不能辜负人民对你们的希望,将来一定要为人民做事。”孩子们从学校回来,全部到大灶同工作人员一起吃饭。他和夫人陈琮英的衣服穿旧了,就改一改给孩子们穿。他教育孩子要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不能养成大手大脚的作风。他还用毛笔写了“随手关灯”的字条贴在开关旁边,让孩子们注意。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6名核心人物被定点清除 伊朗为何防不住?
伊朗再遭重创!它为何连核专家都保不住?
俄军火药厂成废墟 200种弹药链全面崩断
中国对美国留了这一手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