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自卫反击战三十多年后,越南人如何看历史?
www.wforum.com | 2014-05-16 18:47:24  人民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里,“中国历代王朝侵略、占领越南的记载”和“二征夫人、赵夫人、梅叔鸾、杨廷艺、陈兴道等越南民族英雄领导人民抗击中国汉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军队的英雄故事”图文并茂、展物丰富,彰显了借此弘扬越南民族自豪感的用意。在越南各大城市中,上述民族英雄的巨大雕像比比皆是,有些是在交叉路口的环岛中,有些是在以这些人的名字命名的纪念公园内。雕像的举止神态大多是面容威严、一身戎装、手持武器在奋勇抗敌。

  不少越南人、包括一些越南史学家,对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一直都是耿耿于怀。他们往往从中越两国现实仍存在的领土争端的立场出发,认为不但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而且要“以古鉴今”,“时刻警惕越南周边的安全环境、防范历史重演”。

  这种抛开历史和现实的根本差别进行无根据的类比,主观上混淆历史和现实的做法,十分不利于越南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不利于两国人民建立应有的信任。笔者曾问过一名越南大学生对中越历史纠葛的看法,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教科书,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侵略和统治越南,对越南人很残暴,而越南民族在反抗中越来越坚强,所以越南民族是不惧怕任何外来侵略的。”

  对于中越之间那段“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友情年代,现在60岁以上的越南人都是见证者,他们中的不少人谈到那段岁月时都对中国的无私帮助深有感触,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加强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越南当代的年轻人来说,那段历史在越来越远去和模煳,受到青年们欢迎的一些当地媒体不惜用大篇幅来炒作中越在南海地区的主权争议,却很少提及两国曾经并肩战斗的历史。相当多的越南青年将中国视为经济上的强者,同时是与越南争夺海洋权益的对手甚至强敌。

  他们往往从中越两国现实仍存在的领土争端的立场出发,认为不但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而且要“以古鉴今”,“时刻警惕越南周边的安全环境、防范历史重演”。

  中国驻河内的大使馆建筑富有南国风格,黄色琉璃瓦与绿树相衬,灰白色的墙体、蓝白相间的窗户显出格外庄重。平常,偶有越南民众驻足使馆门前拍照留念,使馆的中国工作人员每每看到这一幕,心底会冒出一丝欣慰。

  只是,近来这里的气氛正在变得紧张,使馆外驻守的越南军警开始增多,6月12日,几十名年轻的越南大学生高举越南红五星国旗,声嘶力绝地喊着口号,聚集在中国大使馆外,他们手举“坚决保卫长沙(即中国南沙群岛)和黄沙(即中国西沙群岛)”的标语,抗议“中国侵犯越南在东海(即南海)的主权”。

  这是一群吃着汉堡包,听着HIPHOP长大的越南年青一代,逐渐淡忘了美国、法国上世纪对自己的侵略,反而对曾经帮助他们获得民族独立的中国恶语相向。此前的6月5日,数十名越南民众同样在中国大使馆前举行了示威。

  这一幕幕,在中越交往过程中十分罕见,当然是令中国人为之痛心与需要深刻反省的。

  不过,与此同时,就在距离示威地点不足1公里的胡志明博物馆里,正在举办一个包含中越友好历史内容的图片展,不少越南参观者在当年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亲密交谈的珍贵图片前久久驻足。

  越南人对中国的态度显得十分矛盾。两国既有“同志加兄弟”的亲密时期,也有短暂的刀兵相向的年代。但总体而言,不少到过越南的中国人都能感觉到,越南人对中国人不那么友好,常有戒备心理。

  时刻准备着与中国“再战”

  历史上,越南曾受中国的直接统治达千年之久,直到公元十世纪越南才脱离中国而独立建国,而仍与中国维持一定的藩属关系。直到19世纪末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才正式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历史上,越南爆发了许多次反抗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起义和战役。翻开越南的历史教科书,相当多的篇幅是有关民族英雄抗击“北方(即中国封建王朝)侵略”和“残暴统治”的内容。

  在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里,“中国历代王朝侵略、占领越南的记载”和“二征夫人、赵夫人、梅叔鸾、杨廷艺、陈兴道等越南民族英雄领导人民抗击中国汉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军队的英雄故事”图文并茂、展物丰富,彰显了借此弘扬越南民族自豪感的用意。在越南各大城市中,上述民族英雄的巨大雕像比比皆是,有些是在交叉路口的环岛中,有些是在以这些人的名字命名的纪念公园内。雕像的举止神态大多是面容威严、一身戎装、手持武器在奋勇抗敌。

  不少越南人、包括一些越南史学家,对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一直都是耿耿于怀。他们往往从中越两国现实仍存在的领土争端的立场出发,认为不但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而且要“以古鉴今”,“时刻警惕越南周边的安全环境、防范历史重演”。

  这种抛开历史和现实的根本差别进行无根据的类比,主观上混淆历史和现实的做法,十分不利于越南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不利于两国人民建立应有的信任。笔者曾问过一名越南大学生对中越历史纠葛的看法,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教科书,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侵略和统治越南,对越南人很残暴,而越南民族在反抗中越来越坚强,所以越南民族是不惧怕任何外来侵略的。”

  有意淡化文化中的中国色彩

  这名大学生的历史观是偏颇且极端的,但是却在越南年轻人颇有代表性。事实上,中越两国历史上除了短暂的战争,更多的是经济和文化交流。例如,现代越南语从发音到词汇含义受中文影响的因素就很多;越南的天干地支、十二属相、春节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都来源于中国;越南人对中国的孔子敬重有加,很多城市都建有供奉孔子的文庙,学生在重要考试前都要到文庙祭拜孔子,以求考试成功。

  每年农历春节的庙会期间,书法家书写汉字对联的摊位前往往都被顾客挤得水泄不通。而中国的古典名著在越南也非常普及,很早就被翻译成了越南语。笔者认识的一位在越南《人民报》工作的老编辑说,他从小就爱读中国的《三国》、《水浒》等名著,那时常常因为看得入迷而忘记吃饭。虽然已过去了几十年,但他至今还能详细地复述这些名著的精彩章节。

  然而,越南国内一些人,甚至是一些职能部门却认为不应该让国人太多地感受到中国历史和文化对越南的影响力。比如,2010年是越南首都河内建城100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越南拍摄了一部名称为《李公蕴—到升龙城之路》的古装电视剧,内容是关于越南李朝开国君主李公蕴的生平事迹。公元1010年,李公蕴建立李朝,并将国都从宁平迁到了升龙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内,标志着河内建城的开端。但该剧却没有在河内千年庆典期间如期播出,有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该剧的大部分外景在中国拍摄,剧中的宫殿、寺院以及演员的服饰等道具不够“越南”而太像中国,审查部门要求剧组剪掉那些“看上去过于中国味”以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镜头。

  也许,正是由于历史原因,中越两国的文化如此相通,这反而使一部分越南人认为应该通过“去中国化”来保持民族本色。尤其是在越南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越南高层一直在强调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和爱国精神,刻意淡化越南文化中的中国色彩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学习中国却心有不甘

  在历史以及文化上,越南对中国的抵触夹杂了不少情绪,但是在现实的交往中,越南人出于利益的考量,尤其是其国内经济发展的紧迫性,他们乐于跟中国发展经贸关系,不仅如此,他们还毫不掩饰地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

  越南商人阮鸿军因为生意上的需要经常往来于中越两国之间。他曾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我同中国人做生意已经十多年了,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的建设成果让世界瞩目,也给越南的发展提供了样板。”

  正如阮鸿军所言,越南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做法正是参照和借鉴了中国的成熟经验。越南高层领导曾公开表示,越南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情相似,在治国理政、加强党建、抵御西方“和平演变”等许多方面都有着相同的任务、面临类似的问题。越南高度重视中国的成功经验,认为这些经验是比较符合越南国情的,对越南的发展很有帮助。

  据说,越南高层要求,只要中国出台了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政策,越南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将政策内容整理、翻译出来,供越方高层参考。事实证明,中国党和政府有关“三农”问题、国企改造、完善社会保障和环保等方面的重要措施一经出台,越南媒体就会迅速加以报道和解析,而以这些措施为样本的适合越南国情的政策也会在不久后出台。

  在学习中国的同时,越南很清楚自身的发展水平与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国力不同,政策实施效果有差距。事实上,越南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逐渐拉大。近年来,越南的经济增速低于中国,而通货膨胀水平却远高于中国,民众的生活压力增大。不仅总是跟在后面学习中国,而且成绩还不那么理想,这让不少越南人感到些许自卑和无奈。于是,一些有关中国的负面新闻往往引起越南人更多的关注和兴趣。当地一些媒体对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负面新闻经常进行大篇幅的报道,有的还加以大肆渲染。

  学习中国而又不甘心总是学习中国,这就是相当多越南人的矛盾心态。也许正是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在拿自己和中国做比较时,心里总是酸酸的。

  心存“强邻须警惕”

  越南人常把中国称为“强大的邻国”,这个称呼里有双重含义:“强大的依靠”与“强邻须警惕”。众所周知,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对越南的抗法和抗美斗争给予了巨大和无私的援助,为越南最终打败侵略者获得民族独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此,越南领导人曾多次表示:“越南人民的胜利是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有力支持和巨大援助分不开的。越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的慷慨支援。”“越南人民将永远珍视由胡主席和毛主席悉心培育起来的越中友谊,决心尽力使这种伟大的友谊世代相传。”

  对于中越之间那段“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友情年代,现在60岁以上的越南人都是见证者,他们中的不少人谈到那段岁月时都对中国的无私帮助深有感触,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加强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越南当代的年轻人来说,那段历史在越来越远去和模煳,受到青年们欢迎的一些当地媒体不惜用大篇幅来炒作中越在南海地区的主权争议,却很少提及两国曾经并肩战斗的历史。相当多的越南青年将中国视为经济上的强者,同时是与越南争夺海洋权益的对手甚至强敌。

  在中国使馆外举行抗议示威的越南民众,他们对曾经侵略过自己国家的美国已没有仇恨,甚至连反感都谈不上。而对于中国,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却认同“强邻须警惕”的说法,甚至成为“中国威胁论”的赞同者。

  “为什么越南年轻人会有这样的心态”?越南大学生小阮说,“越南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来自北方的侵略,因此时刻提防‘北方大国’威胁的意识被许多越南人世代传承。现实的南海主权争议给越南人的印象是,近在咫尺的中国比远隔万里的美国更具威胁”。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6名核心人物被定点清除 伊朗为何防不住?
伊朗再遭重创!它为何连核专家都保不住?
俄军火药厂成废墟 200种弹药链全面崩断
中国对美国留了这一手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