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全力保护宋庆龄 | |
www.wforum.com | 2014-01-10 20:27:5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1966年夏,一场史无前例的“红色风暴”由北京开始席卷全国。
年逾古稀的宋庆龄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百思不得其解,她苦闷、困惑和忧心忡忡。这位曾在白色恐怖年代保护过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一代女杰,如今也面临着“红色恐怖”的冲击。 她父母在上海的墓地被捣毁;中山陵矗立的孙中山铜像被移走;在大陆仅有的表妹因不堪忍受非人的折磨而自尽;昔日的同事、亲朋好友被扣上种种罪名受到迫害;连她心爱的鸽子也不能幸免,被当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勒令除掉……更有甚者,“革命小将”们以“出身剥削阶级”、“与蒋介石有亲属关系”等借口包围宋庆龄的住宅,在她寓所的围墙上贴满了大字报,甚至向宋庆龄发出警告信,勒令她改变发型,剪成齐耳短发…… 苦撑危局的周恩来闻讯后,立即出面制止红卫兵的莽撞和无知行为,对与中共合作几十年,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宋庆龄加以保护。他先是严厉批评了有关人员,并当即拟定一份在“文化大革命”中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其中第一名便是宋庆龄。然后又亲自来到红卫兵当中,苦口婆心地告诫他们:“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孙中山的功绩,毛主席在北京解放后写的一篇重要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肯定了的。他的功绩也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南京的同学一定要毁掉孙中山的铜像,我们决不赞成。每年‘五一’、‘十一’在天安门对面放孙中山像是毛主席决定的。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有功绩,也有缺点。他的夫人自从与我们合作以后,从来没有向蒋介石低过头,大革命失败后,她到了外国,营救过我党地下工作的同志,抗日战争时期与我们合作,解放战争时期也同情我们,她和共产党的长期合作是始终如一的,我们应当尊重她。她年纪大了,今年还要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她出面写文章,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到她家里贴大字报不合适。她兄弟三人姊妹三人就出了她一个革命的,不能因为她妹妹是蒋介石的妻子就要打倒她。她的房子是国家拨给她的。有人说:‘我敢说敢闯,就要去’,这是不对的,我们无论如何要阻止。” 这样,在周恩来竭尽全力保护下,宋庆龄才在“文化大革命”中幸免于难。这期间,她深居简出,惴惴不安地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为周恩来一人苦撑危局、四处救火的局面深感忧虑。 自20世纪20年代与周恩来相识之后,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直至建立新中国,宋庆龄几度与中共和周恩来合作共事,对周恩来超群的才智和过人精力深深折服,更为中共凝聚了一批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这样的民族精英感到敬仰和羡慕,她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也从未为此感到半点犹豫、怀疑和后悔。然而,现在她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一个用成千上万人鲜血换来的好端端的共和国搞乱,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那些浴血奋战、大难不死的开国元勋打倒在地,置于死地。 有时,宋庆龄一人在家,望着荧屏上拖着病体四处奔波的周恩来,两眼呆呆发愣,这难道是当年英俊潇洒、神采飞扬的周公吗?她发自内心地祈盼:周总理多多保重!引导国家躲过暗礁,绕过险滩,化险为夷。 她辗转托人捎去珍重的问候,并将从院内湖中捉到的一条23斤重的鲜鱼和精心积攒的鸽子蛋送给总理补养身体。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带着未竟的心愿辞世而去了。宋庆龄不顾八十高龄,眼含热泪到北京医院为安卧在鲜花丛中的总理送行,回到家中,她经常一人悲伤的叹息到:“唉!国家少了一个好帮手,一个好帮手啊!” 可以告慰周总理英灵的是,宋庆龄终于看到了阴霾散去、历史重写的那一天,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战友们的率领下,10亿中国人民又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征途。 |
|
|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克什米尔上空风云突变!巴铁中式战机2打4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 |
朝鲜武库舰的隐秘:女兵上舰,美式军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