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棱镜”窥视世界:美国揭密者把世界吓一跳
www.wforum.com | 2013-10-19 02:50:3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6月5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则爆炸性新闻:据一位爆料者提供的证据,美国的一个法庭秘密命令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向隶属于国防部的国家安全局提交为时3个月的国内、国际通话记录。随后,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卫报》又报道说,6年来,在一个代号为“棱镜”的项目下,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可以直接进入包括“脸谱”、谷歌、微软、雅虎、YouTube等9家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收集公众的音频、视频、图片、电子邮件、文件夹、联系人等各种资料。

  公众电话及网络遭窃听和监控的报道,立即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质疑声和指责声不绝于耳。

  奥巴马等出来“灭火”

  6月7日,针对“棱镜”事件引发的各方强烈反应,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表讲话,为这一秘密项目辩护。他表示,自2006年以来,这些监控在国会两党的支持下再次得到授权;此项目在防止恐怖袭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只收集通话的电话号码以及通话时长,并不收集通话的内容。他说,如果国会议员与民众对该项目有疑虑,他欢迎就国家安全与隐私权的平衡问题展开讨论。他还说,美国人必须做出重要的选择:“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你不可能同时享有100%的安全、100%的隐私以及100%的便利。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随后,美国国会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也出来“灭火”。他表示,让威瑞森公司收集美国电话通话记录的做法是合法的,得到了国会的授权,而不是奥巴马政府在滥用权力。随后,白宫一位发言人称,这一做法是美国政府监视恐怖嫌疑分子的“重要工具”。

  6月8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发表声明,指责媒体泄露美国政府搜集民众电话记录及使用电脑信息的行为“鲁莽”,有关报道是不准确和危险的,具有误导性。他辩称,政府所进行的监控得到了美国《外国情报监控法》的许可。网络运营商对此是知情的。政府并非单方面从网络运营商那里得到相关数据。两天后,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言人透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已就泄露事件向司法部发去“犯罪报告”。

  作为“当事方”,谷歌公司也很快于6月8日发表声明,强烈否认该公司允许美国政府访问其服务器。声明说,美国政府“没有直接访问,也没有通过后门或者所谓‘网络储存箱’访问”其服务器。谷歌公司首席法务官多姆德表示:“政府无权访问谷歌服务器,影射我们允许政府这样做是很不对的。”一些与此事有牵连的美国互联网公司也相继做出类似的表示。社交媒体推特则称,去年他们是接到过美国政府让其加入“棱镜”项目的邀请,但该公司拒绝了这一要求。

  直到6月14日,“脸谱”和微软两家公司首次承认,美国政府确曾向他们索要用户数据。“脸谱”首席法律顾问厄尤特表示,经过谈判,政府允许该公司公布地方执法部门“索要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信息情况”,但政府不允许透露具体数字,并对“脸谱”可以公开的数据做出了严格限制,不能透露政府哪一部门针对哪一特定目标索要了多少信息等具体情况。据“脸谱”被允许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下半年,美国联邦、州及各级地方政府要求该公司提供用户信息的次数多达1万次。这些资料信息涉及“脸谱”1.8万至1.9万名用户。

  与此同时,微软也承认,在2012年下半年,该公司接到美国各级政府部门发出的6000至7000次用户资料索取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多达3.2万个用户。这些信息涉及反恐行动、逃犯追踪以及儿童失踪案件等多类法律调查。在“棱镜”计划曝光后,迫于极大的社会压力,被牵扯其中的美国公司相继向美国政府提出要求,希望允许他们更为公开地谈论相关情况。据悉,谷歌公司已致信美国司法部部长霍尔德和联邦调查局局长米勒,询问是否可以透露更多美国政府向其索要用户数据情况。

  泄密者引发激烈争论

  6月9日,也就是在《卫报》披露“棱镜”计划后的第四天,该事件的爆料人现身——他就是曾受雇于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的爱德华 斯诺登。他宣称之所以泄露这一信息,是因为想引发一场有关美国公民被监控的全国性辩论。

  斯诺登立即成为新闻焦点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也引发了美国民众的激烈争论:有人认为他是“叛徒”,有人称赞他是“英雄”;个人自由、公民隐私与国家安全等问题究竟该如何平衡?

  6月11日,美国国会众院议长博纳直斥斯诺登为“叛徒”。据悉,美国司法部正考虑对斯诺登提出“叛国罪”的刑事指控,并希望尽快启动司法程序,将目前藏身在外的斯诺登引渡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前往斯诺登父亲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住所,为斯诺登“泄密”一事调查取证。联邦调查局还调查斯诺登是否有同谋,或者是否得到了协助。

  次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称,斯诺登的“泄露”损害了国家安全局的行动能力,其结果是令美国及盟友已不像两周之前那样安全,“如果我们把追踪恐怖分子的所有办法都公之于众,他们就将得逞而美国人就将丧生”。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米勒在听证会上表示,斯诺登向媒体曝光“棱镜”计划一事完全触犯了美国法律,严重危害到国家安全,联邦调查局已展开对他的刑事调查。这是美国官方首次证实已对斯诺登采取行动。米勒称,“棱镜”秘密监控项目在搜集反恐情报方面发挥了作用,假如此类监控项目在“9 11”恐怖袭击前就存在的话,甚至有可能协助挫败这一阴谋。

  与此相反,美国众多保护公民隐私组织则强烈谴责政府大规模监视民众的做法,表示不管如何以“反恐”之名进行申辩,不管得到多少国会议员支持,这些监控项目都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此外,已有数万网民在白宫网站“请愿”,要求赦免斯诺登,还有人组织募捐,为他可能面临的司法诉讼筹款。

  美国国家安全局前情报分析员泰斯表示,斯诺登的行为堪称 “勇敢”,人们希望有更多内部知情人继续揭露政府的“不当行为”。在上世纪70年代因披露“五角大楼文件”而闻名的美国前军方分析员艾尔斯伯格,也对斯诺登的行为表示认同。在《华盛顿邮报》近日所做的“政府是否应该监控公民互联网数据”的读者调查中,85%的受访者给予“否定”的答复。

  一些美国议员、民权组织等也强烈反对政府对电话、网络的监控行为。“9 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通过了《爱国者法》,该法案允许美国情报部门在对国际恐怖主义调查时可通过监控获取所谓“相关信息”。布雷南司法中心民权活动人士戈伊坦说,现在到了重新评估反恐战争中国内安全策略的时候了。她说:“我们在继续使用‘9 11’以后实行的一些紧急反应措施,我认为我们没有对此进行深思熟虑,我们也没有全面彻底地评估这些措施有多大效果。”小布什政府原白宫发言人弗莱舍称,从为时8年的小布什政府到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这些秘密监控手段不仅没有停止,还在变本加厉,“这看起来简直就像是小布什的第四个任期”。来自肯塔基州的国会参议员兰德 保罗还怒斥政府的这种做法是“对宪法赤裸裸的践踏”。

  在“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的平衡问题上,美国公众的观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华盛顿邮报》做的一项民调显示,48%的受访者担忧政府在侵犯个人隐私方面走得太远。有线电视新闻网和《时代》杂志联手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2/3的受访者倾向于应更多地保护个人隐私。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个人隐私必须是头等重要的事情。美国“宪法权利中心”组织已决定,就政府对公众进行秘密情报收集活动起诉奥巴马政府。

  美国《福布斯》杂志载文认为,斯诺登应为揭露美国政府失信欢唿。美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政府,美国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不需要通过暗地里进入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人们私生活的方式获取情报。那种认为为了保卫人民,政府必须知晓一切的理念是不现实的。最近发生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表明,尽管作案的两兄弟已被中央情报局监视,但这并没能阻止他们。

  曾在里根总统时代担任联邦检察官的拉里 克莱曼,6月12日向哥伦比亚特区法院提起集体诉讼,要求美国政府就秘密监控给公众造成的损害赔偿230亿美元,并要求停止对民众的监控,消除所有监控记录。此前,美国民权同盟已于11日向纽约南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国家安全局的监控项目。美国司法部迄今拒绝对这一诉讼予以回应。参议员兰德 保罗也表示将就此事向奥巴马政府提起公诉。

  从内部揭开美国“黑幕”

  6月12日,香港《南华早报》刊载该报对斯诺登的专访。斯诺登表示,自2009年以来,美国对全世界进行了超过6.1万次的网络“黑客”攻击行动,其中包括数百起针对中国的“黑客”行动,攻击目标包括大学、工商业机构和官员。由于美国侵入的是中国网络系统的主干部分,因此可以进入数以万计的电脑内部系统,而无需像一般“黑客”那样逐一侵入单一电脑系统。对于斯诺登的这一揭露,包括白宫在内的美国官方迟迟未予回应。

  两天后,《南华早报》再次报道称,斯诺登提供了显示美国情报部门“黑客”攻击香港和中国内地电脑系统的文件。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上可以看出,美国“黑客”对香港电脑的攻击行动成功率达到75%。《南华早报》表示,有关文件的真实性无法得到独立证实,并说文件中仅显示美国对民用电脑的攻击行动,没有显示美国是否也对中国军方电脑展开攻击。斯诺登告诉记者,他不清楚美国国家安全局究竟要通过这些“黑客”行动找什么情报,但他强调利用技术手段进入民用电脑系统的做法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的。他说,香港和中国内地民众应该关注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是在没有任何有针对性的怀疑情况下,窃取了数以千万计的民众通讯资料,再从这些资料中寻找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情报。

  华盛顿邮报》在相关报道中说,美国一再指责中国对美国军事、工商部门进行“黑客”攻击,中国则一再申明其本身就是“黑客”攻击的受害者。应该说,斯诺登的指称对此予以了证明。美国“外交政策”网站载文认为,“每当美国批评中国‘黑客’攻击美国目标时,中国就会说自己才是受害者,看来中国政府的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该网站文章还透露,一系列信息显示,位于马里兰州米德堡的美国国家安全局,设有一个名为“定制入口组织”的秘密机构,在过去15年间,这一机构已成功渗透中国计算机及电信系统,获取有关中国的情报。

  就在斯诺登此次“泄密”之前,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提供大量美国外交电文和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机密情况的美国陆军士兵布拉德利 曼宁,刚刚出现在米德堡军事法庭上。同样备受争议的曼宁说,他“有着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良好愿望”。他的支持者说,曼宁揭露了五角大楼绝不会承认的错误。前有曼宁,现有斯诺登,均从美国内部揭开了政府的“黑幕”。

  6月15日,美联社报道称,“9 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就已更为频繁地进入微软公司,要求得到相关用户信息。在经过对数十名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技术专家的采访后,“有理由相信,与美国政府更为庞大、更具侵入性的监控举措相比,‘棱镜’计划只是冰山一角”。

  有媒体评论认为,在美国,“电子邮件是第三只眼随时可看的明信片”及“另有耳朵偷听电话”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反恐”名义下,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世界民众的个人隐私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作为“黑客帝国”的美国,不顾一切地采取这种恶劣手段,其目的就是要维护其在世界信息战略制高点上的霸主地位。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涡扇发动机成全球导弹心脏 美俄乌都要
谁是内鬼?伊朗革命卫队已遭灭顶
奇迹!朝鲜事故舰修复成功再次下水
052D降格成护卫舰?暗示下一代通驱吨位激增
福建舰与郦道元舰同框 或将有若干次的海试
中国央视近距曝光枭龙最新型号
6名核心人物被定点清除 伊朗为何防不住?
伊朗再遭重创!它为何连核专家都保不住?
俄军火药厂成废墟 200种弹药链全面崩断
中国对美国留了这一手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