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苏德对"坦克独立成军"的选择为什么不同?
www.wforum.com | 2013-03-11 19:32:5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早期的坦克并不是什么战无不胜的东西,最早使用坦克的英国,坦克的作用只是协助步兵突破敌人的防线,它本身虽然看上去跟个钢铁怪兽一样,但在实战中,德国人很快就发现了它的不足。它基本没什么机动性,不仅远程火炮可以轻易摧毁它,就算步兵冲到它跟前,也可以很轻松地搞掉它。用手榴弹,炸药包,甚至是酒瓶里装上汽油点燃,一样可以轻松搞掉一辆坦克。这种情况直到二战时仍是如此。因此,坦克必须有步兵保护才能冲向战场。

     早期坦克还有许多问题。比如,早期坦克没有无线通讯系统。车内的几个乘员,是靠动作来通讯的。为什么有驾驶员,有炮手,还有个车长呢?就是早期坦克留下的问题。车长坐在最高的位置,可以方便观察,它指挥坦克乘员的行动,指挥的方式,就是用脚踢下面的几个车手。踢驾驶员的左肩膀,就是往左,反之则相反。用脚踩住驾驶员的头顶,就是停车。驾驶员的视线非常差,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块,所以,离开车长,他就没什么用了,只能瞎跑一气。如果车长用脚踢下装弹手,他就装弹,踢下炮手,它就开炮,而瞄准是由车长进行的。这是车内的情况。坦克车与车之间,也没有无线通讯,直到二战后期才实现车与车之间的通讯。车与车的通讯,早期是通过指挥车实现的。指挥员站在车顶上,露出头与上身,用手势下达命令。打起来,就只能听天尤命了。但是,有步兵班或是步兵排的配合,坦克车队的效果就不同了,车与车之间的通讯会很方便,并且步兵能对车辆提供相当的保护。二战后期,从库尔斯克战役时,德国才实现了车辆之间的通讯,不过只有指挥车上有无线电,每个连一个指挥车。就是说,只能是营以上单位给各连用无线电下达命令,而连长要指挥其他车辆,还得冒生命危险露出上半身去比划。

     当时的步兵,看到没有步兵跟随的坦克,其实一点都不担心,那是活靶子,屁用都没有。

     当时车内的环境非常差。夏天时,车内温度高达六十度。以前有人问,为什么坦克车乘员在大夏天还穿那么厚的皮衣皮裤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防止被车体烫伤。不仅从炮管里退出来的弹壳能烫伤人,车内任何一个部件都可能烫伤人的。夏天时在车体外面煎鸡蛋只是小菜一盘。冬天,车内温度跟外面差不太多,不过走起来后,还是有暖风的,比夏天可强多了。那时的步兵一点都不羡慕坦克车里的人,许多人宁可在外面战死沙场,都不想再进坦克车里受那份活罪。

      当时坦克的机动性还非常差。玩过坦克世界的知道,德国车和苏联早期的车,拐弯时速度会下降得很快。原因是,它们当时的转弯,是通过对两侧车轮分别用不同的力量来刹车实现的。坦克驾驶员的两个手柄是离合器,右脚是油门左脚是刹车,要拐弯时,踩下刹车的同时,用双手分别控制两个操纵杆对应的两侧车轮的离合器,使两侧车轮转速不同,来实现转弯。所以拐弯本身就是刹车,当然得掉速度。德国坦克一直用这个技术用到二战结束。而苏联人刚进行了改良。T34坦克是最早采用独立悬挂减振器的坦克车,每个车轮是独立的,用弹簧和扭杆式减振器悬挂在车体上的,所以它可以非常快地前进。而德国坦克没有这个技术,所有车轮都是硬连在车体上,走快了车体和乘员受不了,所以德国坦克不太追求机动性,不用太快,而是追求稳定性和装甲的厚度,以及火炮的准确性。同时,苏联改进了转弯技术。我们国家后来的T3485型和T59都采用他们发明的转弯技术。却转弯时不用再踩住杀车。它的操纵杆也不是普通的离合器。当扳动一侧操纵杆时,它不是简单的离与合,而会牵动几个卫星齿轮,使动力传动到几个卫星轮上去,实现动力的空转,这样这侧轮子上就得不到动力,或是得到的动力减少了,要减掉多少动力,看你扳杆的力度如何,力量越大,便多的卫星轮将被带起将更多的动力传走。这样,转弯不仅不用刹车,反而需要加大油门。这样一来,拐弯时不仅不掉速度,反而会增加速度。这就是二战中后期的苏联坦克在机动性上大大的胜出。

      看到这些,估计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坦克不能独立成军的问题了。

     当时有两个国家在研究坦克独立成军和坦克战法的问题,一个是苏联,一个是德国。不过苏联方面坦克战专家图哈切夫被枪毙了。

     当然,不仅苏联的坦克独立成军及战法的研究被中断,德国也差一点,至少是没被重视。曼施坦因的研究长期是在一些人的私下支持下展开的,并不受重视。只有到后来受到希特勒的青睐。实战中作用很大,但他们的第一个对手是波兰。波兰也有坦克,不过都分散到各步兵分队中。而德国将坦克集中起来,不是把坦克分到各步兵分队,而是将步兵分队配备到坦克群中,这样一来,迅速就战胜了波军。而对苏联的进攻也是如此。

     坦克独立成军,并不是这一支部队只有坦克,而是科学配置步兵与坦克的关系,将步兵配属给坦克分队,而不是传统上的将坦克配属给步兵。将大批坦克集中起来,步兵所占比重变小,以坦克攻击为主,步兵只负责保护和通讯联络等使用。这种战法需要将步兵用车装起来走,因为步兵跟不上坦克。所以组建坦克师坦克军,需要全部队实现摩托化,这需要相当大的工业基础和后勤保障。

     苏联国土太大了,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而是以国土防御为主的军事模式,装备这样的机械化军实在是没什么必要。所以为了减轻后勤压力,使他们的兵役制的,没受过严格专业化训练的步兵能迅速形成战斗力,他们主张部队骡马化,所以坦克独立成军一直不被重视。而德国想要从较小的国土上打出去,并且有着庞大工业基础为后盾,所以他们最终实现了坦克独立成军的想法。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巴方首曝与印空中对峙细节:三军协同反制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反炮兵雷达一秒锁定 印巴炮兵几个月不挪窝
全球仅此一架?图-119可绕地球飞行80圈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