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刘备是这样 嗜好吃人杀人 | |
www.wforum.com | 2012-12-23 04:55:1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本文所说的“三国”,不是陈寿等史家笔下的历史三国,而是《三国演义》,这部由些许历史事实做背景的章回小说。本帖站在一个草民的立场上,就《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文本说文本,说一下这部书中第一无耻——刘备。 说正题之前,先用寻常话题做个引子: 撇妻! 这个情节在《三国演义》中的第十四回、十五回中有。第十四回写到张飞喝酒误事,被在小沛窥伺的吕布袭取了徐州,顺带着连刘备的老婆也扔在徐州城中。张飞的误事,关羽怒不可遏,直言指斥。于是张飞羞愤要自裁。被刘备劝止,刘备当时的劝解语中引用了一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妻子”二字,在刘皇叔时代,或者说罗贯中时代,指的是妻子和儿女,不过,就“三国”这个文本来说,彼时的刘备只有老婆,还没有子女,所以呢,单论刘备的丢弃老婆这一面。 之所以说“撇妻”是个“寻常”话题,是因为这路事情太多了,文学作品、历史掌故、甚至于身边见闻里不少见。然而像书中所说的光景却不多——误用了一个不尽责的马仔喝酒误事,老婆被敌人俘虏了。更少见的是,为了安抚这个不尽责的马仔,这位刘皇叔还说了“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豪言。真个是义气深重,义薄云天。如此这样的事情也只是这个“三国”里有这一桩,别无分号。 作为一个从小就立志要提刀砍天下的次等精英——刘皇叔来说,要想大事办成,没有几个信得过的得力马仔是什么也干不成的。为了争取马仔们的忠心,在它们犯了错,犯了还不至于要了自家小命的大小错误时,要懂得为它们兜着、护着,必要时还要说些“掏心窝”的话宽慰安抚,这是很应该的——要用宽厚的义气笼络住人心么!张飞这个马仔把大哥的老婆失陷到了敌人手中了,急得要自杀。这虽不太好,但是,总还不至于要了这位刘皇叔的小命,所以很有必要劝解宽慰的。这个话虽有千万种说法,但是,无论如何的说法,不能把自家的血冷心凉的嘴脸暴露了。但是,老婆衣服,兄弟手足的话就是这么说了!看来,它这个做大哥的可以如此豁达,那么,弟兄们也要这样报答大哥了?兄弟三人都把老婆当衣服?可能,刘皇叔就是这样要求弟兄的,然而弟兄们却不敢如此这般:不信就找找刘皇叔一伙在没成气候前,关、张拉家带口地跟着刘皇叔乱跑的证据。这个证据找得到么??? 怎么说老婆被敌人俘虏都不是个好事,用人不当的责任,刘皇叔也是有一份的,尽管这不是刘皇叔自己的失手。那么,对于这份没尽到的责任,有些人味儿的人都会有愧疚感、负罪感的!可是我们在刘皇叔的“衣服”、“手足”的话里能见到么?从刘皇叔的这句“义薄云天”的话里谁能感觉到对老婆的一丝一毫的愧疚与负罪感呢???在这句话里,不但找不到什么对亲人的一丝亲情,以及由此而生的罪感,反而,还能听出其中对女性的极度的贬低与贱视!这种贬低与贱视在这句话里实实在在是不能掩饰的。就算是为了宽慰张飞的羞愤心,似乎也用不着这么绝情吧??那么,对着刘皇叔这句话中对女性的贬低与贱视追问一句:你刘皇叔贬低、贱视你的老婆,那么,令高堂不是女人么???你刘皇叔不是女人生的么?你刘使君不是女人养大的么?你贬低贱视你老婆这个女人的话中,是不是也隐含着对你母亲的极大的不尊重呢?! 当然,这是刘备说他老婆们的话,对他妈,它似乎、好像、可能、大概、应该不会这么说,但是,如果他爹和他易地而处,也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没有保护好它的母亲,让她被敌对的势力俘虏了,而他爹还是在外人面前如此这般说他妈,不知这位玄德公、刘使君听到这话后是不是也安之若素?更甚至于心中暗自钦佩:“于我心有窃窃焉?” 是否,刘皇叔的老婆们真有些什么让它不待见的缺点,让它毒辣辣地说出了这话?在《三国演义》里没找到这样的缺陷,反而找到了相反的证据,请看原书四十一回的记述: “赵云听了,连忙追寻。只见一个人家,被火烧坏土墙,糜夫人抱着阿斗,坐于墙下枯井之傍啼哭。云急下马伏地而拜。 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 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 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 云曰:‘喊声将近,追兵已至,请夫人速速上马。’ 糜夫人曰:‘妾身委实难去。休得两误。’ 乃将阿斗递与赵云曰:‘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 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四边喊声又起。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为之奈何?’ 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某家不嫌罗嗦,照抄了这么一段。这是《三国演义》中,这位糜夫人话语最多,最精彩,也是最果敢坚毅的出场,也是她最后的时刻。个人以为,这是整部《三国演义》中的“最女人”!最后的时刻想的不是自己怎么脱险,而是她之外的骨肉至亲如何安全团圆!谁能从中找得出刘备的这个糜夫人哪里差劲儿了? 老婆被俘虏,刘皇叔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糜夫人在将要被俘虏时却说:“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她还说:“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 比一下,这个“最女人”和那个吃了败仗谁也不管,只顾打马扬鞭自己熘之乎的战场低手,逃命高脚刘皇叔,哪一个更够人尺寸呢???刘使君的那句“老婆如衣服”不是太冷血,太没人味儿了么???和这个糜夫人相比,哪一个才是可扔、可弃、不值钱的破烂货呢??? 刘备?刘玄德?刘皇叔?刘使君?呸!!!死不要脸的无耻玩意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天下的关爱与责任,总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总要对自己的家人尽责的爱护开始做起,纵使你无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妻子如衣服”的冷血话也是不能说的!为了崇高目标抛家舍业的人很多了,但是,又有谁像这位刘豫州这么不要脸呢?早先有林觉民写《与妻书》,后来,我们的开国领袖更有绝唱《蝶恋花·答李淑一》传世,但是,在《三国演义》里,作为一个追逐权势的次等精英,这个刘使君/刘豫州/刘皇叔/汉昭烈本事扯淡,却把血冷心凉的话说绝了!对自己老婆尚且如此冷血,那么,对其余的天下人,又如何???真如《三国演义》文本中所说的那般仁厚么? 题外话:想起了钱谦益和柳如是。柳女士驾一叶小舟向钱先生投怀送抱时,江南一干骚人们大哗,一个被男人们玩弄,且又养面首玩弄小白脸的骚货怎么配得上???可是这位钱先生笑纳了。后来南明完蛋,柳女士劝钱先生一起自杀殉国。钱先生说:善!但是临到投河时,钱先生用脚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凉了,算了吧。柳女士怒发若狂,从此二人掰了。怎么看着,这位刘皇叔都是钱谦益一路货色。看看它投东奔西在各处讨吃要饭吃的样子,有半点骨头么?钱谦益固然不能和柳如是等齐,刘皇叔就配得上糜夫人?说人道人不如人的破烂刘皇叔! 说正题:刘备最无耻之————吃人! 刘备吃人这个情形在第十九回的开头。刘备这个逃命的高脚又被吕布打得鼠窜,一路亡命,讨吃要饭去许都搬救兵。路过某村,村中猎户刘安盛情接待,把自己老婆杀了,剔下胳膊上的肉给这位玄德公大快朵颐。玄德公问曰:何肉(味道不错!)?刘安对曰:狼肉。第二天一早,刘备启程亡命,一眼看见一妇人被杀死在厨房,臂上肉已被剔尽,于是乎惊问,刘安答曰:小人自己老婆肉已在使君腹中。这位刘使君“不胜伤感,洒泪上马。” 惊叹这位玄德公的好胃口,好心理承受能力,居然只是掉下几滴不值钱的眼泪扬长而去了! 不由得想起第十七回里,有曹操马踏青苗,割发代首的作戏。作戏自然是作戏,曹操扯出宝剑要自刎的严重后果被他的一缕头发解救了,但是,就算这样的作戏也是有代价的——头发。依着儒家的教条,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如果毁伤了,这个人不是个疯子,就是被官府的刑罚惩处过,总不是什么正经人。曹操的作戏也有将自己打入另册的示范作用,用意就是彰显自己爱民。 被马蹄踩坏的一片麦田青苗比之一个女人的生命,小的很那!但是,为了一片被踩坏的麦田,曹操要割去一缕头发,类比一下,如果那个刘皇叔愧对那个无辜被丈夫杀死,做了刘备盘中餐的惨死的生命,这位“仁德”的刘备是否要损失一些身上的零件起誓:永不???按说很应该!但是,刘皇叔只是几滴眼泪!可以说,它压根没有为这个无辜惨死的生命抱有一丝一毫歉意!罗贯中在这部书里喋喋不休地宣扬这个刘使君的仁爱与宽厚,但是,对这个无辜生命的惨死,只报以几滴眼泪这个桥段,却把这个画皮彻底的撕掉了! 这故事还有下文:刘备找到了靠山,寻到了曹操,向曹丞相要了“金百两”去犒赏刘安了!这“金百两”绝不是对死者的抚慰,而是对杀妻喂饱精英的做法的旌表!是对草民的一个暗示:对权势精英们的供养,草民们,你们都要学刘安!要有杀妻供奉主子的可贵品质与高尚精神!哈,世间居然有如此可贵、高尚的无耻!!! 想起了春秋时的易牙先生。作为齐桓公的厨子,听齐桓公说没吃过人肉,于是,这位先生就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又用自己的手艺,做出了一道美味奉献给齐桓公。齐桓公大喜要重用这人。管仲抨击道:“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人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它能忍心把自己的孩子让你吃了,他对对你的“大爱”又要大到什么程度呢?换言之,它真的很“关爱”你么?后来,管仲死了,齐桓公重用此人,此人与竖刁合力作乱,把这个齐桓公困在宫中活活饿死了。 这个叫刘安的猎户,这个杀人吃肉的刘安,从供奉刘备的方式看看,可与易牙算一路,没有半点人味道。从书上看,它还是仁义忠厚义薄云天的刘使君的忠实屌丝,它是被仁厚的刘皇叔感动了,才用一种血淋淋的方式圆了自己的屌丝梦——与偶像刘备共进晚餐。所谓,苍蝇不叮没缝的蛋,反过来说,看见了苍蝇,就可以知道附近一定有不干净的腐臭东西,更甚至于说是茅坑里的屎。那么,看刘安的冷血与残忍,那么,被刘安巴结的这个刘使君的忠厚仁义是什么样的一路货色可以知道了! 刘备,刘玄德,刘皇叔,刘豫州,刘使君………………没人味儿的畜生!!! 说一句题外话:上面的一个话题与一宗罪里,刘皇叔用作践老婆彰显自己的义薄云天能干大事;而尽心尽力供奉刘皇叔的刘安以杀妻尽自己仰慕仁义君子的“心意”。怪了,一部写英雄、说仁义的大部头,尽用女人的尸体垫高英雄和仁义者的身高……………………这部《三国演义》啊……………… 呸!!! 再看刘备一宗罪——草菅民命! 这部书第四十回与第四十一回,是最近十余年来某家最爱看的,因为这个最无耻的刘备到了最最倒霉的时候了么!不过,也是刘备最倒霉的时候,却是书中最彰显刘备“仁德”的一段描写。 在第四十回里,刘备先是拒绝了孔明的妙计——趁刘表病危夺取荆州安家抵抗曹操。拒绝的原因是刘表对它有恩德。这么做不厚道。用它的话“吾宁死,不忍做负义之事。”看起来仁义啊。后来,刘备又拒绝了伊籍的高招——以去襄阳吊丧为名,诱出僭越的刘琮杀之,取代为荆州之主抵抗曹操;原因同上:顾念刘表的恩德与托付。看起来就是仁义啊。不过,现实的曹兵铺天盖地而来,是必须想法抵挡的。所以,它问计于孔明。书上原文照抄如下: “正商议间,探马飞报操兵已到博望坡了。玄德慌忙发付伊籍回江夏整顿军马,一面与孔明商议拒敌之计。孔明曰:‘主公且宽心。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惇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便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既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 书中明言,孔明又要点火烧人了,但是,这次的大火不是博望坡的树木草丛,而是新野城的民居,百姓的家园!被烧了家园的百姓就是流民,流民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苦楚是寻常人绝不愿接受的,但是,刘皇叔的接受与默认证明,刘皇叔也是很赞成的,它也同意要把新野城当战场了,当火场了!为了能抵抗曹兵,百姓们做流民无家可归是应该的!好个仁义的刘皇叔! 百姓是无可奈何的——因为榜文中的最后写的明白“不可自误”,也就是说,不管你走不走,这个新野城也要成为一个战场!曹兵来了你们会死的!就算你们不信,想留下来做曹操顺民,那么,为了不走漏放火烧城的消息,不好意思,我先“做了”你们!这就叫“不可自误”!你们自己看着办!这杀气腾腾的“不可自误”! 何其狠毒的孔明!你不是用兵如神么?你的能耐哪里去了???狗日的孔明! 好仁义的刘皇叔,默认孔明的安排,心肠一样歹毒如斯的刘备!!! 皇叔刘备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忍夺“同宗”的基业,不去尝试突袭荆州和襄阳,但是,它却能硬着心肠火烧百姓的家园,把百姓的家园做了战场、火场!倘若你刘皇叔有能耐杀回来,那么,这个火烧新野“暂避樊城”,也是将就着可以做一下的,但是,这个刘皇叔做的到么???倘若新野城里的百姓在你来这之前,都是家徒四壁。而你刘皇叔来了之后,打了土豪,灭了劣绅,把土豪劣绅的家财分给了百姓,那么这个火烧新野“暂避樊城”,也是可以做一下的。也许,分了土豪劣绅家财的百姓还会做民兵一起帮你打曹兵呢!然而这个刘皇叔这样做了么???书上哪儿写着呢???你对百姓没做任何好事情,就要烧房子作战场,把安居的百姓变成罹难的流民,你有人味儿么???刘表对你有恩德,可是你刘备在新野城里刮粮收税吃的是谁?喝的是谁?这不算恩德???这些被毁了家园的百姓,流离失所会有多少生命亡故???你的“同宗”就那么值钱?百姓就那么的下贱???什么杂种么!这位刘皇叔是如此这般的“仁义”! 呸!!!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徐庶辞回,见了曹操,言玄德并无降意。操大怒,即日进兵。玄德问计于孔明。孔明曰:‘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玄德曰:‘奈何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刘备总算顾念那些不值钱的草民了,但是,何其的虚伪!你烧了他们的家园,流离失所的他们在哪里不是个死?你的顾念不嫌太晚了么?真的顾念,为什么要烧他们的家园?!就算你不要百姓跟随,可是这些百姓失去了家园,怎么着也要找你这位刘皇叔/刘豫州/刘使君/汉昭烈帝讨个说法吧?你想丢下不管,坐实了害民的臭名声!可是跟着你做流民,有活路么? 恐惧会传染的,刘备的马仔晓谕新野草民,也吓坏了樊城的草民:远方来的外乡人们,带来了恶魔追逼的消息,现在这些外乡人又要继续躲避战乱了,这个追逼他们的曹操是不是很可怖?为什么我们不跟着跑呢?我们难道比他们更聪明么? 羊群效应啊,樊城的百姓也跟着跑路了! 失去家园的百姓跟着毁了他们家园的刘备寻找新的他乡,来到襄阳城下。襄阳固然没进去,反而,恐惧像瘟疫,传染到襄阳城里,城里的百姓也跟着出逃。对于刘备的“诸将”来说,这些人是大累赘,耽误了它们急取江陵对抗曹操。但是,刘琮早已投降,蔡瑁等人把囤积荆州大半钱粮的江陵也送给了曹操,你们去了那里不是被痛殴的下场???不要说什么关、张、赵云勇冠三军,江陵既然是囤积钱粮的要紧地方,就一定是个城高池深的坚城。这个地方,无需什么虎将,只需一个谨守门户的狗才就能让刘备诸将们无可奈何!急取江陵?看来是一路上没饭吃,饿得胡说。 书中说的明白,这位最仁义的刘皇叔放着三条“妙计”不用,甘愿护持着十数万百姓,以每天十几里的速度缓缓向江陵进发……………… 真的最仁义?可也未必!更可能是个更大的阴谋成型了!怎么说? 其实我们从书中交代的十数万百姓的下场,和刘备最后的胜利大逃亡就可以比对得出!是十数万百姓是遭了大难的,被曹兵屠杀生命、抢掠财物,可是那护持百姓的刘皇叔那一干人在哪里呢?是不是挡在百姓身前,为护卫百姓与曹兵血拼到底,一个不剩呢?没有啊,根本没有,刘皇叔和它的主力马仔都一个不落的在长坂桥的另一头躲难呢!一个“七出七入”的赵子龙只是为寻刘备的老婆和孩子在搏杀,哪一个肯为遭难的百姓浴血???书中交代的明白,很多曹兵都被将官引领着抢掠百姓,顾不上追杀刘备了!那么,这十数万百姓的作用不用多说了,就是“人肉盾牌”!用十数万百姓做人肉盾牌,把曹丞相的追兵阻挡一时,换得刘皇叔们重新聚合继续亡命的时间!这也是个很不错的法子啊!十数万百姓挡住了曹丞相的追兵,刘皇叔的七千人马混杂在百姓中,你刘备想让曹丞相怎么办呢??? 刘皇叔的算计:如果你曹操一心要追杀我刘备,那好,你要想杀了我,在百姓人堆里把我揪出来,那么,我会跑在百姓前头,让身后的百姓挡你追杀我的道路!在你驱赶百姓开路追杀我的在混乱之中,伤及无辜百姓那是肯定的。这样,就坐实了你的屠夫名声,人心不再,民心失望,你要夺天下,难上难!杀百姓开路揪出我来你也要费时间的,我是可以有时间跑的!有分教:“猪尿泡打你,你吃不着肉,也惹一身骚”! 如果你曹丞相要顾及民心人心,放了百姓,那么,混在百姓堆里的我刘备更是可以从容脱逃的! 怎么样?饶你曹操狠似狼,也难斗我刘备毒如蛇蝎!不信你就试试看! 可是,曹丞相统一大业看得紧,为了消灭刘备这个统一大业里的最不安定分子,顺带着屠杀百姓也顾不上了,为了切除肿瘤,没有病变的健康肌体也是要被手术刀划破的,也是要失血的,这叫做无可如何! 十数万百姓罹难! 朋友之中难觅知音,对手里头不乏知己,对于曹丞相,这位刘皇叔应该是他的“知己”:史上的曹操就以凶残出名,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更是出了名的残暴——为报父仇砍徐州,沿路上“杀戮人民、发掘坟墓”,这个在第十回里写着。所以,刘备的法子实际上是真正的好法子,脱身的好法子,坏曹操名声的好法子!事实也证明了的,百姓们喋血荒野的时候,长坂桥的那一头,刘备和它的马仔们不是都没事情么???十数万百姓,从新野城开始,就无奈的丢弃了家园,被刘皇叔裹挟着,一路来到这个叫长坂坡的屠场,用自己的尸身、血肉、和随身的财富为这个寡廉鲜耻的仁义刘皇叔筑起了一道阻挡兵锋的血肉城墙……………… 简言之:最无耻的刘备,最血腥的《三国演义》,处处都透露着一个信息:精粹与糟粕并存的中国文化有一个高抬精英,贱视民命的劣根传统!《三国演义》恰是这样一个好教材。有人说: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帝王的家谱。照某家看来:这样一部“家谱”,更是蘸着草民的血水写成的!正如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所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诚如斯言!连接近底层民众的小说也忠实的秉承了这个“传统”,可见国史中糟粕流毒泛滥至广、至深。这路糟粕,如果处处用一个草民的立场去看去想,是不难发现的,这个立场很难找寻么??? “三国”刘备最无耻!
|
|
|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克什米尔上空风云突变!巴铁中式战机2打4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