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缺乏整体作战意识是最致命的弱 | |
www.wforum.com | 2012-07-24 21:23:5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不要说蒋介石一点本事也没有,至少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除了陕北的共产党,各派势力都收在国民政府的麾下,首领都给封了司令或者委员啥的头衔。咋一看国军兵多将广,但是蒋介石骨子里排除异己的毛病一点也没改变,最常使用的就是借刀杀人之计,管他是日本鬼子还是共军的刀,部队打没了我就给你撤销番号,甚至露骨到不加任何掩饰,以至于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所以,蒋介石教会了,或者说逼会了国军将领保存实力。什么同敌军交战,什么主动寻找战机,保存实力才是硬道理,没有实力你就啥也不是。 无论是同日军作战,还是同共军作战,国军将领考虑更多的是保存实力,而不是更多地消灭敌人。由此而产生各个友军之间相互不信任,因此也就谈不上紧密配合,为了保存实力而见死不救,或畏葸不前,贻误战机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是张灵甫的74师,如果一开始各路国军拼死援救,相信华野的结局除了跑路再无其他,谁让张灵甫恃宠傲物,让其他同行心生嫉妒,生死之间看笑话。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物极必反,多得让人不知从何说起,惨胜的台儿庄战役,如果不是几条鞭子抽打汤驴,不知道又是个什么结局,国军作战总是让人揪心不已,坐过山车就是这种感觉。 再看看共军,红军时期就此略过,只把东北战场上的民主联军,8纵黄永胜歼灭49军的战例特别提出。 1947年9月15日,黄永胜部在独立师的配合下,我军将敌二十二师堵在旧门附近,前后夹击,敌暂编二十二师除少数逃脱外,全部被歼,我军俘虏了敌暂编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苏景春、少将参谋长宁坚以下2560人,毙伤敌人1000余人。
9月17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陈诚,又派出了刚从苏北调来的四十九军,由锦州经虹螺岘,向江家屯、杨杖子进犯。当我军把王铁汉的援军诱至杨杖子,侦察报告是两个团。一打,打不动。再侦察,是两个师。刚从地方部队升级的8纵,熟悉的是扒铁路,炸桥梁,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况且,一口吃掉两个师,过去连想都未想过。 类是这样的表演,下层指挥员扑捉战机,调动上层全面协调,各部积极主动配合,全歼国民党军的好戏比比皆是。除了黄永胜的代表作,像李作鹏、钟伟等等四野名将,都有过类似上乘的表演。 “枪声就是命令”,什么命令,战斗命令。林总给四野指战员制定的战术原则,是建立在具有积极主动地作战意识的基础上,否则枪声就不再是战斗命令,而是逃跑保存实力的命令。这条战术原则,国军学也学不会,教也教不会,只能是共军的永久专利。廖耀湘精锐的西进兵团,在黑山地区被10纵拼死堵住后,被我军穿插分割并包围在辽西地区。我军多个建制的部队,在同廖耀湘兵团打乱仗时,正是贯彻林总这条战术原则,不分建制归属,没有上级命令,哪里有枪声就扑向哪里,直至廖耀湘兵团轰然倒下。 至今有许多人不解,抗战胜利后的国军,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要美援有美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咋就几乎是瞬间灰飞烟灭了呢? 装备再好的军队,如果没有杀伐决断的积极作战意识,那就是一支替人家保管军事装备的辎重队,别说是遇到什么强敌,就是顽强一点的江湖部队,也能大获全胜而斩获颇丰。 究其根源,缺乏作战意识还是来自于上层,最高统帅蒋介石就是小肚鸡肠,唯唯诺诺,患得患失的不称职领导,你还能让底下的人怎么样?这样的军队如果还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岂不是咄咄怪事?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预示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不是地球要停转,就是中国以外全部沉没。
|
|
|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
![]() |
克什米尔上空风云突变!巴铁中式战机2打4 |
![]() |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