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为何自杀?卷土重来不行吗 | |
www.wforum.com | 2012-07-18 20:46:1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绞尽脑汁崇祯何尝不想跑,众叛亲离思宗只剩树一棵 明熹宗朱由校有过三个儿子,均夭亡。在临终前,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带位,即崇祯皇帝。这年朱由检十八岁。 明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朝亡国之君,年号崇祯。 一年过去了,明朝内部人民起义仍在持续发展,对后金的战争依然节节失利。他想把实权都紧紧抓在自己手里,首先在服侍自己的宦官中选拔亲信、心腹,培植私人势力,利用东厂,锦衣卫这一整套庞大的特务系统,进行暗无天日的恐怖统治。 到了崇祯末年,内库空虚,外强中干。宦官当道,奸党横行。民间吃观音土、父子相食、人肉档口随处可见。老百姓流连失所,赤贫千里。各地的起义队伍,此起彼伏,纷纷举起造反旗帜。灾民们一唿百应,夺城掠地。势如破竹,直逼京城。而这时的崇祯,再想独挽狂澜,已是力不从心。 中了敌人的离间计,明思宗在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将袁崇焕逮捕入狱。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行刑那天,袁崇焕毫无惧色,他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袁崇焕卒年四十七岁。(《石匮书》)。 袁崇焕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崇祯杀掉的不仅仅是袁崇焕,也杀掉了所有将领对明朝的最后一丝幻想。他用人不察,听信谗言,错杀袁崇焕等爱国将领,导致众叛亲离,孤立无援。 几年之后,松锦大战中的失利已经令明朝皇帝仿佛看到了末日的霞光。而陕西李自成也进入河南,此时崇祯帝想到了议和。所以密另陈新甲与满清议和。谁料人算不如天算,崇祯的心腹陈新甲把他与崇祯的秘密和议很随便的就放在了自家的桌子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情败露,群臣哗然。崇祯当时火冒三丈,把陈新甲拉出去喀嚓了! 这时,明朝最出名的将领纷纷弃暗投明,首先是四藩王: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然后就是祖大寿、洪承畴、续顺公沈志祥、义王孙可望、孟乔芳,就连额驸李永芳也看不过眼而降清。 还远远不止这些,很快又有马光远、孙得功、金砺、鲍承先、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祖可法、祖泽远、张存仁、李国英、刘武元、陈锦、刘芳名、左梦庚、田雄、马得功、张天禄、许定国、刘良佐、赵之龙。。。。。投降。除了人家不收的,除了走不动的,其它都纷纷投向大清投降,或向起义军投降。 本来京城还有2万兵,不知怎地,说没就没了。实在是没辙了,明朝拿出了看家本领。三月初,一只由近四千名太监组成的城防军浩浩荡荡开上了北京的各处城墙。太监们没学过打枪放炮,所以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前3天,太监们还在学习瞄准和放炮的技术。
|
|
|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
![]() |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