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寡人也是被逼的啊 | |
www.wforum.com | 2012-07-02 20:36:1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刘家世代为农,在地里刨食。刘邦混上了小亭长,小是小了点,但好歹也是皇差,刘家老爹嗓门大多了。老刘嘛虽不能吃喝全报,但偶尔也能用公权换点小酒喝,自是对秦始皇感恩戴德,不会想着日后造他儿子的反。 端人家饭碗受人管,吃皇粮就得给皇帝老子干活,甚至卖命。这不老刘就遇上了后来陈胜吴广遇到的同样的问题,为了保命,刘邦只得选择了流浪,带了一班流浪汉,走到了始皇的对立面。 始皇死了,陈胜等人举起了义旗。老刘在萧何、曹参地鼓动下,把百十个流浪汉拉回了家。“文无害”萧何忽悠老刘:按秦法,你老刘是死过几次的人了,所以杀县令造反的罪名扛着也无妨。老刘只得公开革少东家的命了,寄人篱下,把脑袋拎在手上干,终于有了一块地盘。可项羽看他总不爽,不买账,把他打发到了巴蜀。拳头大的是老大,有什么法子?从草根混成大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张良出了个“烧绝栈道”的主意很不错,正中老刘下怀,“躲进小楼成一统”,先过几天快活日子再说。 大王宝座还没捂热,韩信(后来的韩王信)就不识趣地揭了老刘的疮疤,“王独居南郑,是迁也”。你真把你当成大王啦,是项羽贬你耶!老刘的老脸漆黑。萧何也不省事,把另一个卷铺盖跑路的韩信追了回来,还帮他跑官要官。居然红着脸让老刘在“长王汉中”和“争天下”中作选择,老刘只好表态“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乎久居于此?”这些人诚心不让老刘舒心。韩信一番忽悠,老刘又踏上了战车。 老刘苦头吃尽,小命几次差点玩丢,才签了和平协议,有了大半个天下。撤吧,老刘知足了!张良、陈平又不干了,劝老刘斩草不能留根,莫要养虎遗患,非要把项羽彻底打歇菜。老刘只得硬着头皮再上,差点先被项羽干掉。 革命不是单打独斗,光靠几个铁哥们秀一下肌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乃书生之见。老刘是不信这一套的。萧何、韩信、彭越等人,哪一个不是黑道高手、玩黑名家?疑人不用,能用谁呢? 韩信先叛项羽,到汉中又炒老刘的鱿鱼,图的是什么?老刘自然清楚。玩大了,他甘当小弟,玩栽了,他说不定会反戈一击、落井下石。能受胯下之辱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指望他替你卖命,门都没有!老刘数夺韩信军,等他有了点本钱,就全部没收,防其做大。但老天总是难如人意,韩信还是自称齐王,弄了一大块地皮,有了和老刘讲条件的资本。在固陵,老刘只得先预支了项羽的楚地,把它分给韩信和彭越。“老子现在是为你们抢地盘,知道吗?”老刘胡子发抖。灭了项羽,老刘第一时间解除了韩信的武装。跟老子玩黑! 老刘起事不久,雍齿率丰地反叛。根据地丢了,老刘大病一场,一辈子耿耿于怀,但为了笼络人心,不得不听张良的主意,还先封他为侯。 刘邦这个草根,不是天生的帝王,也从未立过“鸿鹄之志”,有关他的美丽的传说有他发达后自我宣传的成分,但大多是后人杜撰的传奇,他的功业更多是在被逼无奈中成就。
|
|
|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克什米尔上空风云突变!巴铁中式战机2打4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 |
朝鲜武库舰的隐秘:女兵上舰,美式军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