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激战兰州痛击马家军雪前耻 | |
www.wforum.com | 2012-06-29 23:43:20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1949年8月20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和第十九兵团进抵兰州城郊,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兰州城,敌人就是老对手青海马家军。 此时的兰州是一座不择不扣的坚固堡垒。作为甘、宁、青、新四省枢纽,兰州的防御工事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又大规模兴修加固,主阵地全部浇筑了钢筋水泥进而形成环环相扣的碉堡群。阵地外斜面上,均有一至两道环形人工峭壁,高6~10米,且峭壁半腰还暗藏机枪侧射火力点。人造峭壁下面立足地方狭窄,又挖了一两层3~6米深的外壕,并在壕与壕之间掘有暗壕和工事。在不消灭守军和炸毁这些峭壁之前,要想攀爬峭壁是极为困难的。此外,阵地前沿的地雷和铁丝网也布设得相当密集,用青马士兵的话说,“蚊子都飞不进去。”马步芳敢于在短期内把部队撤至兰州设防,敢于吹大牛说兰州是座“铁城”,其底气就来自该城之坚固城防和南北高山中间黄河之险要地势。 最严重的考验还是马家军部队本身。这是一支以家族世袭统治和宗教控制为特点的封建军事集团,士兵本来就是一些边地的游猎闲汉。僻野蛮荒,胸无点墨,好勇斗狠,嗜杀成性。加上长期以来受反共教育和所谓“汉人共军打回民”的民族仇恨煽动,以及“杀死一个共军死后能升天”的宗教迷信影响,那种野蛮和残暴更是无以复加。尤其是青海马家军的战斗力和凶悍,邪邪乎乎更胜宁夏马家军一筹。 这一切预示着兰州之战必然是一场恶战。但遗憾的是,处在1949年8月的人们,早已憧憬着新时代的曙光,认为对手都已不堪一击了。 久经沙场的彭大将军从不贸然下达攻击命令。在最后的攻击令下达之前,他照例来到兰州外围观察敌军布防情况。 当时西北战场上,我军战线已迫近兰州,进入敌人腹地,群众基础谈不上,地下内线基本没有,少了这两条,单凭到前沿用望远镜观察几回,就定下决心和部署兵力,彭德怀心中实在是不踏实。而当时彭德怀还接到两份情报:一是兰州守敌准备撤到酒泉和西宁,一是马家军正抢运粮弹进城,宁马方面的6个师随时准备驰援兰州的青马。哪个更真实?彭德怀宁可相信后者。 在非常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现实只能允许彭大将军走唯一途径:只有付出血的代价,先以4军、6军、63军和69军抽出9个团的兵力对敌人作一次试探性攻击!顺利的话,就这么一路打下去,如果首次失利,则给全军普遍存在的轻敌思想敲一记警钟。 1949年8月21日,攻击令下达,兰州顿时枪炮声大作,变成血与火的世界。 初战结果:“一野部队抵达兰州外围的第二天,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向古城岭、营盘岭、狗娃山等几个兰州外围阵地发起试攻。敌军充分发挥了兵力火力,第一野战军攻城部队在外围攻击受挫,并有不小的伤亡。” 攻击的失利,使得一野全军上下头脑冷静下来。彭德怀给各军3天时间,迅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彭德怀亲自到担任主攻皋兰山的第6军参与总结,要求各部队干部战士要面对现实,勿搞花架子,承认马家军的战斗力在国民党军队中属于佼佼者。他的讲话被迅速下发各军。 8月23日,中央军委来电:“集中3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指示王震所部切断兰州通往西宁和新疆的道路,严防马步芳退至新疆。并强调一野部队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次不行用两次、三次歼灭敌人,再占领兰州。 在青马方面,负责镇守兰州的马继援则飘上了云端,一时间兰州西宁弹冠相庆,向早已狼狈不堪、一路转进的中央政府摆功邀赏的电报连连不断。他们哪里想到,这几天的解放军已经不声不响地接近皋兰山前沿阵地,并在每条壕沟底下埋下了成吨的炸药。 8月25日凌晨2时,随着两发红色信号弹直升夜空,震天动地的巨响几乎同时在皋兰山两侧各个阵地前沿响起,那些带着温热的土坷垃像雨点一般的铺天盖地落下来,四面群山万炮齐鸣,炮弹夹杂着战士们的怒火如冰雹一般的狠狠砸到青马士兵们阵地上,整个兰州外围主阵地成为爆发的火山。 青马守军从睡梦中惊醒,在最初的10分钟内一片呆傻,措手不及,眼睁睁看着峭壁处处垮塌,壕沟不断被落下的土石填平,工事敞开一个又一个豁亮的缺口。随着督战队军官的嚎叫声响起,青马士兵们醒过味来,又像疯子似的扑上去与解放军对射、砍杀。 最激烈的战斗集中在皋兰山主峰营盘岭。打头阵的就是彭德怀战前亲临过的第6军17师50团。当主攻营冲至第一道峭壁时,因炸药量不够,突破口没被炸开,全营堵在阵地外过不去。这时,敌人的一处暗堡突然开火,猝不及防的主攻营战士们倒下一大片。在此危急时刻,该营7连指导员曹德荣一跃而起,身子紧贴青石崖壁,双手举起炸药包紧紧按在崖壁上,毅然拉响导火索。只听得“轰隆隆——”天崩地裂一声巨响,暗堡和敌人的身体碎块飞上了天,青石崖壁上赫然出现一个大窟窿,曹德荣的英魂也随之化作滚滚浓烟而去。 7连连长陈金奎和全连几十名战友双眼喷火从缺口中飞奔而入,奋不顾身向山上冲去。途中不断与敌作战,红旗手刘玉才腹部中弹,肠子外流,鲜血瞬间染红军装。刘玉才一手托着肠子,一手拄着军旗,踉踉跄跄往上走,身后留下长长的血迹。及至皋兰山主峰,全连仅剩10人。 天渐渐亮了,山上山下能见度极佳。在这种条件下射击搏杀,几乎都是百发百中。所以,敌我双方的伤亡都在成倍增加。也许地面的搏命太过残酷,以至人们已经无暇顾及天上飞过的敌机。我军勇勐冲锋,青马士兵拼命顽抗。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有你无我,有我就无你。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拼杀,使得兰州战役成为1949年最为残酷的战役。皋兰山阵地就在敌我力量消长中不知不觉动摇了。 所有青马士兵占据的阵地在我军优势兵力、火力和高昂的士气之下,象拔钢钉似的被一个个突破。4军首战沈家岭主阵地上下狗娃山,下午6军又攻克了兰州南北最高峰营盘岭下之主阵地三营子。与此同时,63军也攻克敌人另一主阵地豆家山。65军于黄昏时刻占领古城岭、马架山。 至此,兰州城四面制高点全为一野官兵掌握。 血色黄昏中,新一轮的拼杀又开始了。每一条壕沟、一道峭壁、一个小阵地,都必须经过反复争夺。白刃格斗,刺刀见红,短促的杀声,惨烈的喊叫,,以及金属叮当与带血的刃面在夕阳余晖中闪动着灼灼光芒。 在硝烟弥漫中,青马守军的地盘越来越小,预备队已经用光,援兵毫无希望。马步芳马继援父子不由地感慨,今日之共军已非昔日红军。马继援像霜打的茄子,再也没有几天前的狂妄,他不再理会部下疯狂的求援,停止向山上增加一兵一卒。 8月22日,王震所率一野第1兵团突然出现在临夏,截断青海甘肃联系,彻底粉碎了马步芳父子妄图依靠兰州西宁两座城市互为犄角,称霸大西北的梦想。 8月24日,马鸿逵的宁马部队已决定不去兰州。其他的求援电报也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马步芳大失所望。 在兰州的马继援度过30岁以来最恐怖、最无着落的一夜。在将指挥权交予彭铭鼎后,便离开兰州。 24日午夜,我军各部队向兰州市内进攻,与青马守军展开激烈巷战,同时争夺市内黄河大桥。 巷战打得非常解气,一野官兵将几日以来积郁在心里的怒火来了个彻底释放。一时间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穿街越巷,杀得敌人尸体遍地,哭爹喊娘,狼狈逃窜。青马士兵彻底被打趴下了,残兵败将丢弃武器弹药,拼命往黄河大桥拥挤逃生。 一野第3军的一个连以最快速度赶到桥头,架起4挺机枪、3门小山炮和8支冲锋枪,瞄准桥上蜂拥而至的青马士兵一齐开火,顿时,密密麻麻的敌人犹如割麦子一般成片成片倒下。 残敌疯了,人挤马踏,车辆横塞,有辆载重汽车干脆开足马力朝人群中唿啦一下开过去,一时间,黄河大桥顿成十八层地狱。 我军的这个连队最终被马家军冲垮,连长死于乱军之中。这伙亡命徒兼二杆子与我军后续部队在桥头又展开殊死白刃格斗,但我军已牢牢巩固了桥头阵地,并以强大的火力控制了整座铁桥,残敌见大势已去,不得不举手投降。 8月25日天大亮时,兰州城内的巷战尚未完全停止,城防司令部三爱堂打出一面白旗,几十名青马部队军官耷拉着脑袋出来等待解放军受降。 “天动了,地摇了,兰州人民解放了!” 8月30日,第一野战军举行隆重入城仪式,兰州市各界举行了热烈的欢迎,整个兰州城沸腾了。 兰州战役歼灭马步芳部队主力2.7万余人,横行西北数十年的封建军阀马步芳及其部队,受到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第一野战军也一雪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之耻。随着一野占领西宁,展开对马家军余部的瓦解、追剿,青海马家军逐渐就此走向灭亡。
|
|
|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
![]() |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