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国军89师装备编制分析 | ||
www.wforum.com | 2012-01-30 00:05:10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9师是1931年以钱大钧教导第3师的一部编成,由汤恩伯出任首任师长,在汤恩伯的苦心经营下,该师很快成为汤恩伯的起家部队,到抗战初,该部队已经成为国军的主力之一,不过由于当时汤恩伯的地位还不太高,该师的装备水平不但远远低于88、89、36师、教导总队等德械师,就是比起11,1师也颇有不如,在抗战初国军中央军近40个师中实力基本在10名左右,所以只能称为中央军的二流主力师。其在抗战初的编成是这样的: 89师下辖265,267两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并且每旅还配有1个小炮连,师直属队有炮兵营、工兵营、通信营、骑兵连、战防炮连、辎重连、特务连、军医院等,计军官666人,士兵11851人。
除此之外,还拥有马匹2599匹,轻辎重车25辆,重辎重车25辆,宁造防毒面具100个,意造防毒面具100个,巩造防毒面具3000个,钢盔9000顶,6*30望远镜54架,4*30望远镜106架。 其编制和装备的优点在于,首先,装备精良,基本上每班保证有轻机枪1挺,每营有机炮连一个(4挺重机枪,2门迫击炮),每团有高射机枪连一个(6挺),每旅有小炮连1个。其次,轻武器质量很好,89师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及轻重机枪质量基本都不低于(甚至高于)日军装备的同类武器。第三、弹药也大多充足,如步枪子弹平均每支280发左右,按国军的弹药补充基数是近一个月的基数(国军每日60发,一个月份按5日计),轻机枪每挺4000发左右,合国军4个基数(国军每日按1000发,每月5000发),重机枪每挺(包括高射机枪)近13000发,合国军6个基数(国军每日按2000发,每月10000发),第四,兵种齐全,基本防护齐全,马步工辎炮各兵种,各种武器该有的基本都齐全,而且能保证每支枪都有刺刀,每个战斗兵都有钢盔,这在当时东亚也是不错的。 但这支部队也有很大的缺点,首先,炮兵太少,当时最重要的陆军武器是大炮,日军每个师团装备一个炮兵联队,而几十年前袁世凯的北洋六镇每镇也装备一个炮兵团(36门山炮和野炮),89师的炮兵只有一个营,炮兵实力还略弱于于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其次,辎重兵太少,弹药补充成问题,89师只有1个辎重连,但没有汽车,平时虽然随身带的弹药不少但一旦战役拉长,这点运输能力很难保证战场需要。第三,卫生兵太少,国军对战场救护一向不太注意,一个师就几十个医护人员,带上每团的担架排,总共战场救护人员不过200多人,根本满足不了激烈的战斗。最后,防毒面具太少,在面对动辄放毒的日本鬼子,竟只有四分之一强的人有防毒面具,大多数人没有基本的防护,确实使该师的战斗力打了个折扣。 所以,个人认为在不计空军和毒气的情况下,89师战术得当情况下在野战中可以对付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在防守中,可以防住日军一个步兵旅团(不加强炮兵),在进攻中可以打败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不一定吃掉)。 |
|
|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克什米尔上空风云突变!巴铁中式战机2打4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 |
朝鲜武库舰的隐秘:女兵上舰,美式军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