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弹工程:几十万人参与研发 仅百人知道计划 | ||
www.wforum.com | 2011-02-11 18:47:4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70岁的陈国泉是个石头收藏爱好者,他家里放着1200多块石头。 “这石头像毛主席,披着大衣视察;这块像鲁迅,这块像居里夫人……”说到一块像蘑菇云的石头时,他提高了音调,“这块石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在爆炸的地方捡的”。
1964年夏天,刚从浙大物理系毕业的陈国泉,被选入核工业部,成为核弹开发人员。“几百个毕业生,最后就选了2个,到了北京才知道是去核工业部。这是国家机密,谁都不能说,我父母去世时都不知道我是研究核弹的。” 当年8月,他来到罗布泊,“全国几十万人参与核弹的研发,只有我们总体部分的一百来个人,知道核弹的整体计划。”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陈国泉站在远方看着蘑菇云流下了热泪,“有的人激动得摘下墨镜,眼睛当场就瞎了。” 为了研究差点弄瞎眼睛 在研究核武器的16年里,“为了保密,我没有一张照片,所有的设计思想、原理、结构、特点、数据等,都必须记在脑子里。”陈国泉跟随着邓稼先院士,完成了核武器试验图的绘制。 研发氢弹时,他和同事打开一个密封罐,结果巨大的压力冲破了密封罐。“我反应快,马上用水冲洗,保住了眼睛,但现在也不能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怕光。我同事迟了两三秒,双目失明了。” 制作浙江第一张人口生命表 1981年,陈国泉回到杭州,本打算去大学当物理老师,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请他去做人口普查与经济研究工作。 “1982年,刚好赶上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制作了浙江史上第一份人口生命表。”同时,陈国泉还写了1949年到2050年浙江人口定量预测报告和论文,被政府采用并发表。他说,“我当时发现,一胎化政策会导致老龄化问题。另外,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数量同样重要。”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克什米尔上空风云突变!巴铁中式战机2打4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