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海豚”直升机往事:首次接触数控机床 | ||
www.wforum.com | 2010-12-30 18:50:5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法国“海豚”直升机。东安原总经济师郭颂铎回忆起这段历史,颇感自豪。
当时的首要难题是资料翻译的问题。很多设计员英语基础很差,法语、意大利语更是一窍不通。所以“海豚”资料的转化工作成了难题。我们办短期的学习班,每天工程技术人员翻字典“硬译”,终于完成了资料的消化吸收工作。 其次,是标准化的问题。我国航空工业是原苏联标准。“海豚”却是西方标准,要搞清资料的标准体系,就像“瞎子摸象”,难度极大。设计所吴瑞玉高工,外语非常好,许多标准化资料都能很快地熟悉,帮了我大忙。 第三,是数控加工的编程问题。“海豚”引进后,公司才开始引进数控机床,当时没有数控编程的软件,也不知道怎样使用引进的加工程序。工艺人员数控加工的程序全是手工计算刀具轨迹、制作穿孔程序卡和输入程序,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第四,疲劳试验设备的研制问题。“海豚”采用疲劳试验的方法来确定零部件寿命。在何连瑞高工的带领下,同哈工大合作攻关,终于搞出了我们第一代的疲劳试验设备。 第五,是加工工艺问题。“海豚”的直齿轮都采用修缘齿型,同以前不同。我们引进了美国红环成型磨齿机和修磨砂轮的靠模。“海豚”的热处理工艺采用的方法,当时国内根本没有这种工艺和设备。我们引进了美国索菲斯公司的可控气氛炉,经过不断的试验,达到了质量要求。 为了研制出高质量的“三轴两器”,当时我们经常夜以继日地搞攻关,经历了上千次的试验,终于攻克了很多工艺方面的技术难关,成功地通过了法国宇航公司的认证,拿到了生产许可证。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
![]() |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