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曾公然反对四渡赤水,要求彭德怀取代毛泽东 | ||
www.wforum.com | 2010-10-14 21:30:1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为纪念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胜利75周年,首届“四渡赤水论坛”9月26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隆重举行,10多位开国元勋后代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四渡赤水的历史过程、地位、意义及影响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
他说,现在对四渡赤水的评价,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而作的总结。当年,红军将领并不是这样认识的。他们对四渡赤水在军事指挥上的运用之妙,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初是很不理解,甚至公然反对。为什么召开苟坝会议?就是经过遵义大捷后,部队求战情绪异常高涨,不愿意再无休止地绕着大山来回穿插地走了。因此在第一天的会议否决了毛泽东不能攻打打鼓新场的正确意见。 为什么要开会理会议?也是因四渡赤水以来,部队的指战员对老走路、不打仗怨言不少。因此,林彪提出走“弓背路”还是走“弓弦”的问题,并给新三人团写信,建议由彭德怀取代毛泽东任前敌指挥。 这两次会议所以召开,就是因为不赞同或不理解毛泽东的主张的领导人和负责人不是个别的,所以需要统一思想。 红军将领转变认识,真正“服”毛泽东,是在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根据地,站稳了脚跟,进行历史反思,回过头来看,才深深感到四渡赤水在军事指挥上是个转折点;才承认毛泽东的军事谋略在党内无以出其右。不仅知识分子出身的领导者们服了,连行伍出身、什么仗都打过的军事指挥员们也服了。萧华写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对毛泽东自遵义会议后指挥红军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总结,反映了经历过长征艰难困苦的那一代人发自内心的由衷感佩。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
![]() |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
![]() |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
![]() |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