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不让许世友拱卫京师? | ||
www.wforum.com | 2010-07-04 20:16:2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许世友是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生性刚烈,为人忠勇,是天生的军中悍将。按从军历史,许世友因出身红四方面军,且曾为张国焘、陈昌浩所器重,并不属于毛泽东的嫡系。但发生在1937年的延安“叛逃”事件却使毛泽东和许世友一夜之间成为生死之交,毛泽东喜得一员忠勇猛将,许世友忠于找到一位旷世明主。
一方面,忠臣近卫并不一定就是最佳选择。毛泽东饱读史书,知古通今,对历史上篡权夺位之类的勾当了然于心,如何防范也有自己的招法。其中,把手握重兵,对自己忠心不贰的许世友放在千里之外就是汲取了历史的教训。试想,如果许世友驻防在京师,任何试图犯上作乱的人都不会幻想去策反许世友,而会毫不犹豫地考虑把许世友和毛泽东一起除掉。如果这样,于君于臣都是最危险的。而把许世友放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广州,则可以避免君臣同处险境,况且,有许世友在外,京城里的小人在行事时也会有所顾忌。就是京城真的出了事,许世友的勤王之师也会让篡权者无法过上安稳日子。 另一方面,毛泽东需要许世友这样的忠臣镇守南大门。毛泽东时代,对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因此,毛泽东继续了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国门”的做法。但毛泽东对来自海上的威胁始终也没有放松警惕,让许世友镇守在东南沿海一线,足可见许世友在毛泽东战略布局中的重要。 此外,把许世友放在南京、广州,也增加了毛泽东应付内忧外患的回旋余地,不管是因为内忧还是外患出走北京,毛泽东都可以从容南下得到许世友的保护。 君臣分据南北,可以彼此呼应,使君进退自如,安全得到了最大保障;臣拥重兵在外,既可抵外患,又可镇内忧,可谓两全。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
![]() |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