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策划破坏美国西太平洋海底监听网 | |
www.wforum.com | 2025-08-16 16:24:44 讲武堂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据“防务新闻(Defense News)”8月13日发表的一篇报道,援引瑞安·马丁森(Ryan Martinson)为国际海事安全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Maritime Security)撰写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些军官建议采取一项直接针对美国海底声学监听网络的战略,因为美国海底声学监听网络被认为是中国潜艇舰队的重大威胁。 瑞安·马丁森是美国海军战争学院(U.S. Naval War College)中国海事研究所(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的教授,他指出,中国海军专家认为该海底声学监听网络在西太平洋布置面积相当广阔,因而容易进行破坏。只需要破坏足够多的传感器,就能使整个系统瘫痪,从而显著降低其效能。 要理解这种关切,就有必要介绍一下美国海底声学监听网络的结构,以及中国已经拥有或寻求研发的技术手段,无论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都是双重用途,即适用于军事领域。 美国海底声学监听网络建立在一个融合了固定传感器、舰载系统和机载平台的整体化架构之上。其核心是综合海底监听系统(IUSS),它是冷战时期海底声学传感器系统(SOSUS)网络的继承者,敷设在海底声学传感器阵列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到岸上固定监听设施。该固定传感器网络持续监听战略区域,特别是海上咽喉要道和可能的潜艇航线。 舰载拖曳式阵列系统作为其补充,例如配备在“胜利”级和“无瑕”级等专用舰船上的“拖曳式监听阵列传感器系统(SURTASS)”。这些系统可以使用被动或低频主动声纳,即使在复杂的声学环境中也能在远距离探测潜艇。美国驱逐舰、护卫舰和攻击潜艇配备了舰载声纳和拖曳声纳阵列,增强其作战能力。 机载平台则由P-8A“海神”反潜巡逻机和MH-60R“海鹰”直升机组成,它们配备了声纳浮标、吊放式声纳和反潜鱼雷。此外,该网络还得到了卫星、无人潜航器和海洋科考船的支持,它们负责收集对优化探测能力至关重要的海洋环境数据。 美国的观点则与中国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舰艇部队迅速扩张感到担忧。他们预计中国潜艇部队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65艘,到2035年将达到80艘,其中包括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以及“元”级等先进常规潜艇。 中国认为,美国日益提升的反潜战(ASW)能力已经威胁到其潜艇的隐蔽性,而隐蔽性正是其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军事艺术(Military Art)》杂志的这篇文章将美国海底声学监听网络描述为“脆弱且容易被切断”,并将指挥和控制系统视为该网络的“致命弱点”,容易遭到物理攻击或网络攻击。作者呼吁发展由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声学、磁力、光学和电子探测技术,以及能够摧毁这些基础设施的自主无人潜航器。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美国海军潜艇军官布莱恩·克拉克认为这一评估可信。他指出,几十年来,IUSS和SURTASS一直有效运行,但他承认针对特定网络节点的定点攻击是可能的。不过,他同时强调,在海上或海底定位小型传感器的难度,以及针对其作战行动的成本,将耗费大量资源,并限制中国潜艇部队在第一岛链内的行动,而他们在第一岛链以外可能更具作战效率。布莱恩·克拉克还提出了另一种潜在方案,即在冲突爆发前部署大量潜艇,使美国反潜网饱和,让美军难以同时跟踪和攻击所有潜艇。 中国已经拥有几种可能威胁这一网络的手段。其中包括2019年亮相的HSU-001型无人潜航器(UUV),它能够执行侦察和破坏任务,以及“海翼”水下滑翔机,用于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收集适合军事用途的环境数据。这些无人设备可以从军用或民用舰船上投放,包括中国庞大的渔船队,这些渔船可以执行此类支援任务。常规海军力量,如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也可以直接针对SURTASS舰船或其他美国侦察船。此外,中国的网络能力提供了另一种破坏指挥和控制的手段。 目前,中国正在研发先进的水下探测和定位系统,例如“潜龙”系列(潜龙一号、潜龙二号、潜龙三号)和“海神-6000”等系统。这些系统专为深海探测而设计,也适合军事用途。这类系统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定位隐藏、埋藏的设施,并做好了将其摧毁的准备。 在进攻方面,中国正在考虑将“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这样的科研潜水器进行军事化,这些深潜器可以潜入深海,用于投放炸药、切断电缆、破坏传感器。这可以与同时部署大量潜艇的饱和战略相结合,迫使美国分散其监听资源,并创造机会渗透到通常被美国反潜战资源覆盖的区域。 如果中国对美国海底声学监听网络进行系统性打击,其后果将是深远的。美国海军监视和跟踪西太平洋中国潜艇的能力将会削弱,这将使海上拒止和控制计划的实施变得更复杂。这可能导致美国大力投资更隐蔽、更具弹性的冗余系统,包括更多地使用自主无人潜航器巡逻敏感区域。 从战略上讲,部分或暂时失去水下信息优势,将增加美国及其盟友作战的不确定性,可能为中国在第一、第二岛链内的行动创造机会窗口。这种发展还将增强美国的地区盟友(特别是日本和澳大利亚)反潜战能力,在更加分散的监听架构中的作用,而这种架构仍将暴露在对手的反制措施之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