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曝核潜艇封舱作业,官兵舍命堵漏? | |
www.wforum.com | 2025-08-01 17:54:23 地球编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7月31日,央视军事纪录片《攻坚》首次曝光中国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内部影像,这一画面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核潜艇作为国家“深海核盾牌”,其隐蔽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这次影像的公开,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潜艇官兵在深海中执行任务的真实场景,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肩负的使命与付出的牺牲。 正如片中那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所说:“我们走得越远,潜得越深,祖国离和平就越近。” 核潜艇是现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核心装备。 作为“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核潜艇凭借其隐蔽性和机动性,能够在深海中长时间隐匿航行,成为难以侦测的“水下幽灵”。 在关键时刻,它可以发射潜射弹道导弹,对敌方构成强大的战略威慑。 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部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全球打击能力。 从“092型”到“094型”,再到正在研发的“096型”,中国核潜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目前,中国现役的“094型”战略核潜艇(北约称“晋”级)是中国核潜艇力量的代表,它可搭载“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达到8000公里,具备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 而未来的“096型”核潜艇将搭载更先进的“巨浪-3”导弹,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基核力量的技术水平。 这些技术进步不仅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然而,核潜艇的强大背后,是潜艇官兵难以想象的付出和牺牲。 在深海中,核潜艇官兵需要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长期航行,面对极端的孤独和心理压力。 每一次任务,他们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纪录片中提到,在执行任务时,为了保持绝对隐蔽性,潜艇会进入“静舵航行”状态。 此时,全艇的一切可能发出声响的操作都会停止,包括造水、餐食供应等。 这种极端的生活条件对官兵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 更为严峻的是,在突发险情中,潜艇官兵往往需要作出巨大的个人牺牲。 例如,管损处置中的封舱操作,意味着部分舱室内的官兵可能无法生还。 这种“舍小我保大局”的精神,是核潜艇官兵的真实写照。 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撑起了国家的“深海核盾牌”。 从国际视角来看,核潜艇的存在不仅是军事技术的竞争,更是战略博弈的关键。 近年来,美英澳的“AUKUS”核潜艇合作计划以及俄罗斯频繁的核潜艇演习,凸显了国际核潜艇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核潜艇力量的每一次进步,都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首次披露!解放军新型潜艇执行远航任务画面 |
![]() |
福建舰电磁弹射曝光 歼-15T冲出甲板瞬间刷 |
![]() |
一项黑科技曝光 中国攻克“维度魔咒” |
![]() |
伊朗干了一大事:开走5架波音客机 |
![]() |
中国激光武器已具备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