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美媒唱衰中欧关系:中俄走得近 欧洲转向日本和印度
www.wforum.com | 2022-05-02 16:35:4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加强与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之际,欧洲在亚洲把目光投向了印度和日本。”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政客”新闻网欧洲版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拿俄乌冲突中的中俄关系说事,唱衰中欧关系发展前景。作者的思路很简单,他认为俄乌冲突的爆发打破了欧洲对华政策的平衡,欧洲认识到中俄关系或将威胁到现有秩序,因此转而寻求加强与印度和日本的关系。

  实际上,西方媒体类似说辞不是第一次出现,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事情或许并非如其所愿。

  “政客”新闻网的这篇文章称,有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证实了日本媒体的一篇报道,称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预计将于下周前往东京,共同主持一场欧盟-日本峰会。这将是俩人就任后首度共同对日本进行访问。

  文章注意到,就在上周,德国总理肖尔茨同样开启了任内首次亚洲之行,然而与前任默克尔不同,他没有访问中国,而是前往日本。

  类似的事情还有一些,比如将于6月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捷克,计划举办一系列与印太地区有关的活动;冯德莱恩也在4月初访问印度时,明确对中俄“无上限”的伙伴关系发出警告。尽管印度并未明确支持西方对俄立场,但仍被美国视作关键的战略伙伴,冯德莱恩、英国首相约翰逊前后造访印度,毫不吝啬对印度的赞美之词,并承诺要加强双边贸易合作。

  以上种种,都让文章作者认为,欧洲转向了。

  为什么呢?文章声称,俄乌冲突成为了欧洲改变政策的“分水岭”。

  作者坦承,在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洲把中国市场视作利润的引擎,很大程度支持本国企业进入中国,而对美国方面渲染的中国负面议题敷衍应对。

  但俄乌冲突打破了这种平衡。

  美国总统拜登和冯德莱恩先后对中国发出警告称,倘若中方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将面临“严重后果”和“声誉风险”。

  肖尔茨表示,德国企业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是十分必要的,避免依赖单个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文章作者臆测,这句话正是说给中国听的。

  欧盟前驻华大使史伟(Hans Dietmar Schweisgut)则称,“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友谊是无上限的,他们承诺共同努力改变国际秩序……让人们意识到,日本、印度和欧洲之间更紧密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奢侈品。人们觉得它比以前更不可或缺了。”

  实际上,借俄乌冲突唱衰中欧关系,美国媒体此前就这么干过。

  比如《纽约时报》4月15日就曾以“俄乌战争影响欧洲对华立场,中国外交政策面临挑战”为题发文,认为中欧因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不同,双方关系将变得困难重重,颇具离间意味。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美媒恐怕要失望了。

  得益于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强劲需求,中国在2020年至2021年超过美国成为了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欧去年货物贸易额达82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两个月,中欧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同比增长14.8%,达到1371.6亿美元,欧盟一跃成为前两个月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尽管从第一季度看,东盟最终还是反超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欧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仍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商务部4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欧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厚的合作基础,经济互补性强。今年一季度,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20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中欧产业融合持续加深。

  “短期内,就算中欧贸易将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香港《南华早报》援引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亚太项目副研究员王爵(Jue Wang,音译)表示,如果说中欧贸易受到俄乌冲突影响,那是因为铁路运输中断、技术和后勤保障问题以及能源供应的因素。

  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所(Asia Global Institute)代理所长邓希炜则指出,鉴于中国仍是电脑、家用电器和手机等制造业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俄乌冲突并不会“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由此看来,美媒居心叵测的论调,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宣布:摧毁巴空军13架军机+1组红旗-9
中印对峙五年后的班公湖,有一个重要变化
为何在实战中击落预警机如此困难?
拒绝法国查战机残骸 阵风真相正被印度活埋
官媒披露福建舰重大信息,歼-35上舰试飞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宣布:摧毁巴空军13架军机+1组红旗-9
中印对峙五年后的班公湖,有一个重要变化
为何在实战中击落预警机如此困难?
拒绝法国查战机残骸 阵风真相正被印度活埋
官媒披露福建舰重大信息,歼-35上舰试飞
多国导弹运抵菲律宾 中方南海反包围开始
北方四岛响起枪声 日本为何此时“走火”?
向边境增兵只是幌子 莫迪这回不打巴基斯坦
网传清华海归博士“以死明志” 背后真相惊
埃及最耻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