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政府前段时间上蹿下跳,一头反复操弄涉台议题,另一头又与乌克兰眉来眼去,甚至还在边境移民问题上同白俄罗斯较劲。
一己之力,同时惹毛中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三个国家,别的不说,一句“浑身都是胆”还是当得起。可惜只有胆子没有脑子,那叫有勇无谋,不仅成事不足,还败事有余。
对抗白俄罗斯,结果美国一纸制裁令,要求立陶宛配合制裁,停运白俄罗斯钾肥,导致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失去了四分之一的货运量,而立陶宛克莱佩达港货物吞吐量则将下降30%左右。外交部长、交通部长差点双双“下课”。
对抗中国,很快立陶宛各大企业就叫苦连天,说中国合作方开始取消订单,德国、荷兰等国也向立陶宛发出警告,称因为一些“不可抗力”,他们无法从中国获取原材料,如果不想办法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那么就将关闭投资在立陶宛的工厂。
对抗俄罗斯,害怕陷入俄罗斯的“能源陷阱”,不肯签订长期合同。结果最近欧洲陷入天然气荒,气价一度暴涨800%,一直以现货价格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立陶宛,首都不到60平米的民居,一个月气费就要150欧元,等于1000多块钱人民币了。
经济、民生,这些都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当经济产生了震荡,民意也必将受到影响。
果不其然,当地时间12月28日,立陶宛民调机构Vilmorus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该国政府12月支持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17.3%,仅剩不到两成,不信任度却从39.6%升至47.8%。
反对党“立陶宛农民和绿党联盟”主席卡尔鲍斯基斯在脸书上发文,怒怼现政府,称他们的行动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人们的情绪和计划到对企业的投资。
“任何市场经济都不可能承受中国的制裁而不产生巨大的损失,更不用说需要外国投资和出口市场的立陶宛。”“我们将蒙受数十亿的损失,(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却在华盛顿被某些人接见,立陶宛在哪里以及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好处?”
他还表示,他会在近期同中国沟通,“现政府疯了”,但希望中方“不要因此惩罚所有立陶宛人”。
然而,中国怎么做,还是取决于立陶宛做了什么。无论反对党的意见是什么,或者立陶宛现任政府疯没疯,只要本届立陶宛政府还在执政期间,还在坚持现有政策,从国际关系层面而言,就代表着立陶宛的对华态度。
再说了,立陶宛现在的执政党,难道不是“所有立陶宛人”一起选出来的吗?
立陶宛政府倒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最近被舆论架在火上烤,他们也焦头烂额。作为欧盟成员国,当然最先就是找欧盟诉苦。
然而遗憾的是,在多次向欧盟求援之后,欧盟委员会委员辛克维丘斯终于明确表态,他理解立陶宛的经济会受到严重打击,但到目前为止,欧盟委员会只能在评估中方行动且各成员国达成一致后才会提供援助,这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欧盟总共有27个成员国,要达成一致,立陶宛政府需要说服的剩下的26个国家——包括前段时间不断在欧盟对华议题上“一票否决”的匈牙利。
此前立陶宛经济学家伊兹戈罗丁也给政府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理论上立陶宛可以求助世界贸易组织(WTO)寻求解除制裁,但麻烦的是,WTO的法律程序非常长,可能需要3到5年时间,在诉讼过程中制裁造成的实质损害已经发生。
俄罗斯《真理报》近日刊登了一篇题目为《立陶宛玩砸了》的文章,言辞犀利地评论称,“立陶宛主动挑起与中国的外交争端,这件事可谓2021年最蠢的国际丑闻”。
“他们希望欧盟能和立陶宛保持一致,但从眼下来看后者并未表现出任何支持迹象。”“欧盟对此讳莫如深的原因只有一个:除了立陶宛外没有人希望和中国搞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