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建军节。
可以说,今天的解放军,不仅早已从当年的单一步兵发展为多兵种,技术装备先进的新型军队。尤其在海军方面,更是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仅舰艇的质量逐步实现了“超欧赶美”,而起在舰艇的数量少更是取得了大踏步的发展,甚至仅仅这几年中国舰艇的下水量就已经超过了日本、韩国和印度三国的总和。
不过,在这次被军迷们称为“下饺子”的造舰浪潮中,似乎有一种不好的迹象,那就是“喜新厌旧”。别说曾经红极一时的052型驱逐舰、051型驱逐舰和“现代”级驱逐舰这样的昨日黄花,即便是还属于“当红小生”的052C/D驱逐舰、093B攻击核潜艇似乎也让军迷们提不起多少兴趣。只有003航母、055万吨大驱,以及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小平顶”一直让军迷们魂牵梦绕。
其实,军迷们的“喜新厌旧”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还在不到20年前,中国军迷眼中,有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和直升机的战舰就是“先进战舰”的代表。以至于在短短的数年间,中国军迷就为几艘战舰起了各种各样的称谓,比如052型的“中华第一舰”,051B则被称为“神州第一舰”……不过,在我看来,其实另外还有一艘战舰应该被称为“中华功勋舰”,这就是舷号为105的“济南”号。
“济南”号,是中国051型(旅大I级)驱逐舰首舰。1968年12月24日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下水时舷号223,1974年改舷号为105),1971年12月31日交付海军使用,2007年时退出中国海军现役。这艘满载排水量3670吨,装备两台蒸汽轮机,航速为32节的战舰,从设计上更多的还是参照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科特林”级,可以一点都不先进。武备上也不过是“上游”反舰导弹,双联装130舰炮等,也是平平无奇。实在看不出其“功勋”何在。
但是,在这艘战舰近40年的服役时间里,却经历过2次大规模的改装。而这两次改装对于中国海军未来的发展,可以说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第一次是在1986年,为了验证舰载直升机的搭载和使用,作为中国第一艘国产驱逐舰的105“济南”号承担了此次任务。这次改造的重点是拆除了舰尾的主、副炮,深弹发射器等设备,加装了直升机起降甲板、各种助降设备以及机库、航空油料舱,油料泵仓,洗涤水仓等设施,并增加了空、地勤人员舱室。这次改造进行的特别快,到了1987年7月21日改装工程就宣告完成,到了12月24中国第一次成功完成了舰载直升机着舰试验。从此之后,,直到052型驱逐舰112“哈尔滨”号服役之前,成为中国海军唯一艘装备直升机的驱逐舰。
在让中国海军获得了宝贵的舰载直升机起降及运用能力之后,105“济南”号再一次承担起了另一项重要工作——舰载防空导弹的验证工作。1988年的“3.14海战”获胜后的中国海军,由于担忧越南的战机展开报复,不得不暂时撤离。虽然,当时的531“鹰潭”舰,表面上看也装备着红旗-61导弹,奈何这型导弹一方面性能太差,一方面根本无力给整个编队提供有效的区域防空保护。不得已,中国从法国引进了“海响尾蛇”点防御防空系统。为了验证这种导弹系统的性能,在105“济南”号的甲板上短暂的加装了“海响尾蛇”防空系统,承担试验用途。虽然这次只是短暂试验,但是为中国海军的舰载防空导弹做出的贡献绝对需要大书特书
如今,105“济南”号早已退役,而且“济南”号的舰名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先进的052C“中华神盾”舰,继续为守护中国的海洋利益而劈波斩浪。不过,与自己的前辈相比,这艘舷号为152是幸运的,因为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专业的“试验”舰。但是,不论如何变化,谁也无法否认105“济南”号曾经发挥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