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国空军头盔告别傻大黑粗:补齐的不仅是格斗短板
www.wforum.com | 2018-07-18 20:52:0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天曾经荣获“金头盔”的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副旅长李凌,驾驶歼-11B进行自由空战训练的画面,因为其全新的行头而引人关注。

  其实早年间苏军的苏-27飞行员的行头,也与大家的日常认知不同,因为那时候他们用的还是跟米格-21后期型、米格-23等飞机相同的Zsh-5飞行头盔,它不仅比Zsh-7还笨重一些,而且连头瞄架子都难装,使得R-73空空导弹的大离轴攻击性能难以彻底发挥。

  所以一换ZSh-7+KM35,大家自然心欢喜。在俄罗斯这边,由于解体后的种种影响,无论是自用型还是外销型的“侧卫”系列,都使用ZSh-7的各种改进型混过来了。直到最新的苏-35,飞行员的行头也还是ZSh-7APN+KM35+“舒拉-K”头瞄这一套。

  而在我军这边,早期引进原装机那自然用原装盔+原装氧气面罩了(甚至还搭配用过一阵老式的KM34面罩);后来国产化、尺码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TK-12A头盔和YM-8面罩服役后,不仅在歼-11B之后的国产“侧卫”系列上使用,还在部分苏-27/30部队替换逐渐到寿的俄制头盔面罩,一直到歼-16也是如此。

  时间长了确实容易厌烦,所以很多人看着笨重的TK-12A,经常把它也和“慎之又慎”联系起来。从科学上说,头盔和氧气面罩都是飞行员个体防护救生系统的一部分,需要和飞机整个座舱环境控制系统匹配设计。

  比如既然仿制了世界顶级的K-36D弹射座椅(国产型为HTY-8),那么飞行头盔的抗荷调压能力就得和K-36D/HTY-8的工作环境相匹配;比如使用工作性能相近的电台,头盔抗阻性能也就得差不多。。。。。。再加上出于方便部队从苏-27/30改装歼-11B/16的考虑,所以TK-12A也就这么一直用了好多年。

  从“金头盔-2017”开始,空军自由空战考核中增加了2对2近距空战项目。这种能让不同三代机型“拉平”到视距内,进行如同“电话亭里的格斗”般的残酷较量,提升了飞行员的配合默契程度,促进了飞行员对空战战术原则的深入理解,使得飞行部队又掀起一轮钻研技术的热潮。

  而随着霹雳-10空空导弹的服役和参加对抗,理论上应当改变过去演练中,国产飞机装备的霹雳-8B面对苏机的R-73时难以发挥优势的情况。但由于无论是歼-10部队使用的TK-10A还是歼-11B部队使用的TK-12A,均没有使用视场更大、捕捉更快捷的头盔显示器的能力,即使能够模拟使用霹雳-10参演,也没法发挥其出色的大离轴攻击性能。

  听起来是不是和当年还在使用Zsh-5的苏军苏-27部队很像?特别是随着东海方向上的对手已经实现了AAM-5格斗弹和JHMCS头盔显示器的组合,我军与之对抗的主力——“侧卫”系列重型战斗机部队,急切需要强化近距空战能力,防止在从近距对峙突然转为擦枪走火——这一必然以格斗开始的作战类型中吃大亏。

  然而虽然早在2012年左右,网上就不断传出国产头盔显示器的研制消息,但仍然长期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咱们前面也说了,这套东西不光是格斗时的“威力增强器”,更是飞行员救生系统的重要终端;因此在飞机总体环控指标不可能变化太大的情况下,就得靠头盔自个儿去适应座舱。

  所以,头显及其配套的新一代头盔,对减重(降低飞行员大过载下的颈部负担)、强度(保持和原有弹射救生系统的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慢工出细活”一些,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回到开头那张图,这个相比TK-12A明显轻量化的新型头盔,表面带有多处为固定头盔显示器(必要时也可固定头盔瞄准具)而留设的开孔和悬挂点。这表明这种新型头盔确实是为了兼容头盔显示器而设计的。

  作为空军最早换装歼-11B的部队,“东北虎”首个曝光开始使用这种新型头盔,本身也有验证其使用效果是否与飞机、飞行员和机载武器系统匹配,以期对其进行改进后再换装全军的侧卫。

  值得注意的是,李凌副旅长除了佩戴新一代头盔之外,还穿着新一代飞行服和背带。

  根据飞行科目和飞行高度,给飞行人员配备如下氧气装备:

  1。 高度在4000m以上的任何飞行都要配备氧气设备,并备有跳伞供氧器

  2。 飞行高度12000m以下,可以不穿代偿服,不戴密闭两用头盔,但必须佩带TK-11等保护头盔和YM-6等加压供氧面罩,必须穿KH-7等抗荷服

  3。 飞行高度16000m以下,可以不戴密闭两用头盔,但必须佩带TK-11等保护头盔和YM-6等加压供氧面罩,必须穿DB-1/2等高空代偿背心

  4。 飞行高度16000m以上或作战飞行时,必须同时穿DC-4/6代偿服,以及佩带TK-4/1密闭两用头盔

  ——《航空供氧防护装备生理学》

  然而我军“侧卫”系列飞机的飞行员,在公开报道中却很少照此穿着,只有当初对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杨永飞曾任旅长)的报道中,不乏该部飞行员使用BKK-15K高空代偿/抗荷一体化联合救生服的画面。

  在军改前,很多部队的“侧卫”空勤装备都没发放到位。很多已经引进了的,原本应该配给飞行员的空勤装具,甚至一直堆在仓库里,连报废了都没人见过……而“东北虎”开始在空战训练中按照规定穿着新一代飞行装具,这也是空军按新训大纲施训的一个微小的体现。

  毕竟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人型高达实锤了!机枪手穿戴外骨骼现身
下一个乌克兰要诞生了?俄放话军事行动
9.3阅兵!东盟6国齐聚北京+4国仍没动静
东风-100,世上最危险的巡航导弹?
武器装备被严密包裹 北京中山公园有数处军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人型高达实锤了!机枪手穿戴外骨骼现身
下一个乌克兰要诞生了?俄放话军事行动
9.3阅兵!东盟6国齐聚北京+4国仍没动静
东风-100,世上最危险的巡航导弹?
武器装备被严密包裹 北京中山公园有数处军
华为此举 意味着芯片方面不再被卡脖子
潜艇里60张床挤100人 抱着鱼雷睡觉最香?
谷爱凌发生意外 发文:人为事故,非常可怕
美中为何如此和平? 专家曝3原因
危险赌局?日本公开中国东海开火的政治算计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